中國 新型 模擬矩陣運算晶片 一分鐘搞定數位計算一天的工作量

北京大學人工智慧研究院孫仲研究員領銜、聯合集成電路(積體電路,下同)學院合作開發的研究團隊,成功研製出一款基於「阻變記憶體(ReRAM)」的高精度、可擴展模擬矩陣運算晶片,首次在計算精度上達到可與數位計算相媲美的水準。該晶片在大規模訊號偵測等運算中,效能比現有GPU提升百倍至千倍,相關成果於10月13日刊登於《自然·電子學》。

《光明網》報導, 該芯片(晶片,下同)在求解大規模MIMO信號檢測等關鍵科學問題時,計算吞吐量與能效較當前頂級數字處理器(GPU)提升百倍至千倍。

孫仲指出,傳統數位晶片需將資料轉換為「0與1」的符號串,而模擬計算則可直接以電壓或電流等連續物理量來表示數值,無需轉譯,效率更高。他以生動比喻稱,「在數位計算中,數字『10』要被轉譯為『1010』,而模擬計算可以直接用十伏的電壓來表示,省去轉換過程。」

模擬計算在十九世紀三十至六十年代曾被廣泛應用,但因精度不足而被數位計算取代,孫仲團隊此次研究的關鍵目標,正是要突破「算不準」的瓶頸。他解釋,這款晶片整合了運算與儲存功能,省去數據轉換與傳輸環節,大幅降低能耗與延遲,實現真正的「存算合一」。

在技術層面,該團隊在32×32矩陣測試中,其算力超越高端GPU單核心,當擴展至128×128時,吞吐量更比傳統處理器高出千倍。孫仲表示,傳統GPU要計算一天的任務,該晶片一分鐘就能完成。

對於未來投入實際應用,孫仲認為,模擬計算將成為AI運算的重要補充,尤其適合機器人、人工智慧訓練等高能耗場景,「CPU作為通用總指揮,因其成熟與經濟性而難以被淘汰,GPU則專注於加速矩陣乘法計算,我們的模擬計算芯片,旨在更高效地處理AI等領域最耗能的矩陣逆運算,是對現有算力體系的有力補充。」
2025-10-26 10:36 發佈
高精度類比AI ASIC晶片的概念? 主要用在矩陣運算?

實驗室到實用到量產要多久?
simonni

傳統數位晶片需將資料轉換為「0與1」 這個也很扯,已經是數位然後在轉換 0與1,0與1 不就已經是數位嗎,然後數位轉換成數位,這到底在扯啥東西阿?你這一篇文有很多在瞎編,AI 寫的嗎?

2025-10-28 0:01
cruiseton
cruiseton 樓主

誰不會 assembly?資料庫2維陣列=2維矩陣? 一個是電腦一個是數學, 搞清楚名詞再說. 誰跟你說0與1還要轉換? 相關文章自己去對岸查一查.中文能力太差,腦羞成怒用難聽字眼罵人了?不再奉陪.

2025-10-28 2:38
中國的東西⋯⋯看看就好

吹牛和灌水成分居多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