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yenms wrote:其實是有味覺感測器(電子舌、味覺分析器)這東西。 電子舌、味覺分析器等只是把味覺給量化才有的如酸度, 辣度, 甜度, 鹹度等等但卻不能理解軟硬, 黏稠, 酥脆, Q彈等等特性甚至是綜合起來俗稱"多層次口感"之類的感覺要取代人類還很遠換言之廚師的雙手與思考可能可以因機器與AI而解放但舌頭並不行
只要再串接,買菜機器人、傳膳機器人、喂飯機器人,整套流程就完善了這才是科技的意義當然智慧農業的,耕地機器人、播種機器人、灑肥除草機器人以及收割採摘機器人都是不可少的。後段清潔機器人、丟垃圾機器人、廢物處理機器人等等都是以此類推,不用多做解釋,徹底解放人類的勞動力
阿臭丸 wrote:連這個都能扯上AI....哈哈哈…搞不好以後會有一大堆AI產品喔AI炒菜鍋AI抹布AI碗筷組AI衛生紙哈哈哈…管它是什麼!通通叫AI啦 明明是"智能xxx"或"Smart xxx",通通叫AI唯有叫AI,售價至少可加25%智能炒菜機是好產品,菜譜+炒菜program品質穩定性一定比廚師好能夠小型化,一次4菜可進入家庭再加上照顧機器人,外勞要失業了
cruiseton wrote:這只是雛形當人形機器人幫你炒各種菜的時候就是真正的 AI 了==賴清德都能扯 AI, 別人不行?要先天下人之憂而憂 有點走火入魔了 這樣的人生快樂嗎? 獨立思考的中間人越多 對台灣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