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AI對付詐騙

數位發展部(簡稱數位部或moda)於2022年8月成立,主要職責是推動臺灣的數位發展,強化國家數位韌性,並促進數位轉型。

AI 說

數位發展部是「打詐國家隊」的一員,在行政院「新世代打擊詐欺策略行動綱領」中,數位部主要負責「防詐」工作。
一名網友於社群平台「Threads」發文表示,日前和先生、家人搭乘郵輪前往日本鹿兒島旅遊,因為要處理公事,便花費8000元購買郵輪提供的網路方案,連上網路本來一切正常,後來卻發現登入Gmail時,收到一封來自交易所的驗證碼郵件,察覺不妙後便用手機登入交易所App,就發現帳戶中8000USDT加密貨幣(約新台幣24萬元)全數歸零,查看Google安全性時,也發現駭客自己新增一項「密碼金鑰」這項進階登入方式,這項登入方式可以繞過身分驗證直接登入交易所帳號。https://www.storm.mg/lifestyle/11053660
mozxcv
mozxcv 樓主

全世界都在詐騙,不只是台灣

2025-07-20 18:27
假冒親友詐騙手法翻新 AI變音換暱稱誘騙長輩
The Central News Agency 中央通訊社
2025年7月20日 週日 下午4:30

(中央社記者劉建邦台北20日電)刑事局今天表示,詐騙手法「猜猜我是誰」又翻新,歹徒利用AI變聲仿冒民眾親友聲音及改成同LINE暱稱誘騙長輩。民眾可與親友建立通關密語或以其他方式聯繫確認身分,加以防範。

刑事局透過新聞資料表示,通訊科技快速演進,詐騙老梗也進化,近期傳統詐騙手法「猜猜我是誰」出現變形版,歹徒主要詐騙目標還是鎖定年長者,但會使用AI仿冒其小孩或親友聲音,並偽造相同LINE暱稱,藉此進行詐騙。

住中部的陳姓婦人6月間接獲顯示號碼的陌生來電,對方開頭就稱是未同住的兒子,並告知因手機遺失已重辦門號,要求被害人從LINE搜尋新帳號後加好友。

警方說,陳姓婦人起初覺得來電者聲音與兒子相似,加上帳號LINE名稱相同,未求證後依對方指示加好友。沒多久,歹徒主動聯繫稱因急需資金付裝潢費,希望先匯款新台幣39萬元應急。

未查證的陳姓婦人後續赴銀行匯款,對方事後又來電稱資金仍不足,要陳婦再匯另筆款項至另組銀行帳戶,陳婦照辦,赴銀行時被行員發現收取費用的帳號被列警示戶,提醒陳婦可能遇詐騙,被害人才驚覺遭詐騙。

刑事局表示,假冒親人借款的詐騙手法都以年長者為主要目標,歹徒除掌握被害人親友完整姓名,並濫用AI技術變音或偽冒LINE暱稱,讓被害人誤信來電是其親人而掉入陷阱。

刑事局說,可與親友建立通關密語當成聯繫時驗證身分的方式,若對方聲稱因換手機號碼要求重加LINE或提及要借錢,務必透過其他方式再次確認身分,切勿輕信單一管道。https://www.cna.com.tw/news/asoc/202507200127.aspx
mozxcv
mozxcv 樓主

這個更厲害了,用上AI變音,讓人分辨不清。

2025-07-21 6:53
未來幾年後應該會有
現在可能還太早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