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潛艇在水面下航行如何測定自己所在位置的座標?
http://www.mnd.gov.tw/division/~defense/mil/mnd/mhtb/%E7%A9%BA%E8%BB%8D%E5%AD%B8%E8%A1%93%E6%9C%88%E5%88%8A/552/552-6.htm
mosaicowrote:
我想...
1. 先在水面上找個定位點(本身的接收器再配合參考點)後,記錄下來...
2. 到水下後..使用電子羅盤(陀螺儀)的運用..
3. 輔以本身的航向;航速;下潛及上浮的角度等..
4. 導航電腦綜合以上資料運算得知..
這樣....
差不多是這樣了
潛艦在水下沒有辦法接收GPS信號定位,所以下潛前應會定出最後一個精確船位,而潛艦上的電羅經功能就相當於GPS車機裏的陀螺儀,可以確認潛艦對地的真航向,水下計程儀提供船速資料,加上下潛及上浮角得紀錄等,這些資料進入計算機後就可以得到推算出的船位,這種航行法應該叫做Dead Reckoning (DR)吧
所以是可以用上述方法導航一陣子,但是因為海流的關係很快的位置就會不準,所以基本上不可能一直這樣導航。
怎麼辦呢?其實很簡單,潛艦雖然潛在水下,但是有潛望鏡和天線桅這些東西可以伸出水面,利用潛望鏡可以做目視定位或天文(觀測日月星辰)定位,利用天線桅則可以接收GPS信號定位,或者是用雷達定位(但是一般而言除非必要雷達定位潛艦是幾乎不用的),所以定位是沒問題的,得到了新船位,潛艦又可以收起潛望鏡或天線,繼續待在水裏,
其實基本上在前後左右都看不著陸地的茫茫大海裏,船位差個兩百公尺甚是一兩海浬都是可容忍的,尤其是在以前沒有GPS的時代,橫渡大洋,船要定位全得靠老天!
不過話說回來,其實GPS導航的原理不也源自天文導航嗎?從前要定船位,最少也要三個恆星的位置線,才會有較準確的船位,現在GPS不也差不多,當然對於路上使用3顆衛星可能還是不夠準就是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