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底去了一趟北海道, 在美瑛、富良野區域租車逛整個美景區, 發覺以前就看過很多不同品牌的車機導航都是駕駛直接以遙控器操作, 這次在實際使用下更是讚嘆軟體完全以方便操作為考量, 整個最基本會在駕駛中操作的功能以不發生危險的直覺式動作來減少事故發生的可能, 當中更還有設定 FM 電台以接收最新路況的資訊以便建議改道, 不過因台灣還沒提到這種服務, 所以完全陌生的情形下也不知道如何運用.
回來後肖想 - 可能買到日系附遙控器的車機嗎? 台灣號稱 GPS 大廠卻都偏向觸控銀幕, 可是如果要請後座的人幫忙查找 POI 就麻煩了, 或者女性駕駛手短一些就得偏離方向盤去點銀幕, 總是感覺離日本人性化設計還離太遠咧! POI 或電話或住址查找就等圖資公司慢慢扒各位的皮, 反正圖資更新一次就讓他們賺一次, 也沒人管, 至少硬體考慮不要在畫面放太多的東西, 或者觸控去點那種縮小範圍的觸控點更是操作過遙控器以後最大的感慨A.
另外一個問題就是日本人做任何事都很仔細,所以要弄圖資應該從政府就調得到資料,我們的圖資據說政府給的空照圖與圖資廠商的圖版本都很亂,路又常改來改去,道路規劃又不是完全四四方方的棋盤式,所以只有靠用戶回報路況.
至於車機使用遙控器...台灣目前似乎都是不得已才這樣做的ex:進口車使用原廠螢幕整合導航系統,原車螢幕當然沒有觸控式,所以只好用遙控器.
個人看法最好是觸控與遙控併行,各取優點.
像我用過有遙控的是親戚的Volvo 原廠與Garmin合作的車機,使用遙控器....
唯一的感想就是 非常不好用,
應該是軟體設計不良,要拿遙控器上下左右在螢幕中找字,開車時當然不可能邊操作,要部就是上路前按完,要不就只能停在路邊使用,且常常搞很久都還搜尋不到目的地,不像現在使用的PDA加軟體,唯一的缺點就是螢幕較小且要拆拆裝裝的,但至少要查詢要修改路線等等...都點個幾下就好,不用用遙控器在那裡左右點來點去找選項,缺點當然是只有副駕可協助設定後座就只能看了.
至於您提到的即時路況....大概也要政府支援吧,無論是系統建置補助或是相關執照之類的...
除了日本,歐洲也非常方便,我同事在德國的高速公路使用租來的車上的GPS,大概是很多路段沒速限的關係,所以特別有此需求,幾乎高速公路所有的可變資訊顯示板上的路況會同步顯示在車機螢幕上(可惜德文看不懂^^|| )遇到前方有車禍、大雨、施工之類的高速公路沿線的看板會先預告是幾km後,車機上也會顯示,然後導航會問你是否要避開(重新規劃替代路徑)....
這真的要政府來做,要不然廠商哪來的即時路況資訊?
台灣的即時路況幾乎都是靠在路上跑的人回報給警廣建檔,無形中浪費很多時間失去時效性.
個人覺得以科技大國來說,我們的快速道路、高速公路上的可變資訊顯示板很不即時,還常顯示一堆沒用的宣導標語或是幾個小時前的路況....殊為可惜.
Uber輸入介紹碼5120b搭車享優惠. https://www.uber.com/invite/5120b
導航時前方多遠要轉的方向, 變換的道路番號 - 這點台灣一定要改進, 用道路編號看路標還真的比較快, 老外也輕鬆一些 - 語音提示相當清楚又沒台灣語音連接的怪腔, 聽不懂日語? 那就換成英語語音, 一般有能力在國外開車的, 聽個 left/right 應該還沒啥困難吧?!
至於路況真的要政府出面提供了, 台灣如虎口般的路況雖需民眾幫忙, 但是及時更新也是政府的責任! 樓上大大看到標語式的路況代表那些領我們的稅金卻上班去買菜的 "雇員" - 絕對是, 看太多了 - 不知能不能立法請這些人包袱款款A走路, 找工讀生可能還更有效力.
優點是軟體功能強大,搭配大尺寸的車內螢幕,易看易操作,它內建陀羅儀搭配車速線訊號,即始一時GPS斷訊也能繼續使用導航功能。
缺點是只能車上用,大大增加被竊的機會,而且價位相對的偏高,這類產品裝到好,通常在四萬元左右。
那些長久以來享有諸多權利的人,忘了這是由許多人犧牲奉獻換來的。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