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蘭設治紀念館
GPS 位置 (mem, 度.分數): E:121.749777 N:24.755549
網址:http://www.ilccb.gov.tw/history/memorial/
小弟今天要介紹的並不是這個紀念館的展出內容, 而是這個紀念館的環境. 這並不是說它所展出的內容不值一提, 而是因為他的環境與建築讓我起了很大的感動, 這種感動遠超過了實際的展出...
從網頁上的說明各位可以得知這個紀念館原本是宜蘭縣長的官邸, 實際走訪發現它座落在一個巷子裡面, 一個寂靜, 樹木蔽天的小巷子, 住家味十足

紀念館所在的巷子, 一到這兒, 整個人的心都沉靜了下來

大門跟舊式住家的大門沒兩樣

一進大門, 就是由一大片碎白小石所構成的造景
如果要問我對這個紀念館印像最深刻的地方, 我想大概就是由數量, 密度及高度都相當驚人的綠色植物, 及顏色, 氣味質感都令人讚嘆的檜木建築混合搭配營造出來的靜謐氛圍吧, 佔地八百坪的園區上空幾乎全被濃密的綠蔭遮蔽, 就算是盛夏的午後也不怎麼感覺得到暑氣, 事實上, 由它的網頁介紹可以發現, 這個紀念館本來就是以保護老樹為引子才誕生的.

回來之後看照片才發現, 嘖嘖嘖, 對比之下這棵樹真的相當驚人

由綠樹及檜木建築所構築的 "住家", 想住這兒的請舉手...

觸目所及都是綠色一片
說起主體建築嘛, 與其說是參觀紀念館, 倒不如說是參觀一個心目中的 "超級完美住宅"吧, 至少對小弟來說是如此. 以小弟五年七班的資歷來說, 小時後住過不少日式建築, 包括日式的公家宿社等等, 所以對於傳統的日式木造建築相當神往, 由於這個紀念館原本就是由住家改建而成, 所有的格局配置也都是住家的規模, 當我望著這棟木造建築的一瓦一木, 記憶中的質感, 氣味, 木頭的紋路全都湧了上來, 進了大門, 甚至還產生了莫名的暈眩感...

紀念館建築的入口

入口的另一個角度, 站在這兒就可以聞到濃濃的木頭香味

建物另一景, 這種木造建築的質感令我神往

一個兩面皆窗的房間, 外面全被茂密的綠蔭所覆蓋

各位可以想像一下住在這兒的感覺
至於建築物內部嘛, 很抱歉, 由於建物內部禁止攝影, 所以...., 不過館內告示有解釋為何禁止攝影:1.怕閃光燈害 2.展出物某些圖片有版權問題, 所以小弟就在 "不違反這兩點" 的前題下拍了幾張, 主要是拍出內部建築的感覺啦, 一句話, 能住這兒多好...

寂靜的室內走廊

走廊另一角, 事實上, 屋裡的檜木氣味還讓我產生輕微的暈眩感
這兒也很適合帶小朋友來喔, 小女看到門口那一大片白石子就蹲在那兒半天不肯走, 原本活潑好動的她進到這兒就整個安靜下來了, 末了還跟一隻貓咪來了一場 "人貓對話"

小女在這兒一蹲就是老半天...

小女:看! 妳的背後是什麼
貓:驚! 啥...(急速回頭,什麼也沒有)...
小女:


貓:


貓:耍我, 不理妳了, 逃~~
小女:別這樣嘛, 再陪人家玩玩...
貓:好貓不與女鬥, 快閃...
結語:
說實在的, 這裡對一般遊客而言並不是什麼了不得的景點, 差不多就是到此一遊的程度而已, 所以人不多, 若非碰上團體參觀, 就算週末假日也是門可羅雀. 不過也因為如此, 這也是屬於那種 "只要心情的頻率對了, 就可以產生莫明感動" 的地方, 重點是, 它就靜靜的躺在鬧市的一角, 門票只要 30 元, 而且沒有時下一些景觀餐廳, 造景庭園的嘈雜與商業化, 下次來宜蘭時, 何妨懷著一顆靜謐的心, 到這兒來走一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