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三千多公尺高山有40多座,登山山友很多,經常發生山難,日前山友(林松蔚)罹難事件,救難人員花了10多天才尋獲遺體,因此花蓮消防局長顏新章打算與中華電信合作,利用山訓時間,讓隊友攜帶GPS發報器到深山林間,測試GPS定位功能,未來也希望推動山友攜帶GPS發報器登山,以確保安全。(劉敏娟報導)
今年6月花蓮發生登山客林松蔚失蹤事件,搜救行動持續十二天,派出360人次,還出動二隻搜救犬,以及多架次直升機,確定攀登太魯閣清水大山的林松蔚失足墜落砂卡礑溪谷,最後費盡九牛二虎之力,將遺體從山區溪谷運出,這起事件,讓花蓮消防局長顏新章體認到GPS對於救難工作實在非常重要。
因此顏新章呼籲各界能捐贈GPS衛星定位儀給花蓮,同時打算與中華電信合作,到花蓮各處山區測試GPS的定位功能與效果,未來希望山友入山都能攜帶GPS發報器,不過這項政策需要中央大力支持。
顏新章表示:我們要動員許多人力救援,一趟下來浪費許多國家資源,因此我們正在大力推廣GPS,尤其前一陣子山友林松蔚山難事件,他是在6月5號失蹤,找了十幾天,包括消防局、太管處、救難協會、巡山員等出動360多人次,還出動了十多架次直升機,每次動員的人力,時間都非常耗大,到6月17號才找到,如果有GPS,就可以很快找到,因此我們打算與中華電信配合,利用山訓時間,讓隊員攜帶入山,測試山區發射點的定位狀況,我們希望把成果告訴中央,希望中央能夠花一些錢,建置相關系統購買相關設備,讓未來的山區救援任務更加快速便利,也能確保山友安全。(攝影:劉敏娟)
1.不確定新聞報出來的內容有沒有斷章取義,
2.如果新聞講的話沒有問題
3.與其帶GPS還不如帶無線電。
3-1、是否了解其GPS的座標系,抱錯了會差一座山頭。
3-2、就算知道了,也只能當電子地圖。
3-3、受傷了,沒有無線電或手機就沒有辦法通報,只能等死。(除非這個發報器可以方便求救)
所以登山注意事項:
1.建立留守機制,幾點沒有出登山口回報,啟動救援機制。
2.發生意外,利用手機、無線電向外求援,利用GPS或紙本地圖說明事故地點。
3.千萬別一個人登山與落單。
帶GPS上山只能預防迷路而已。
一個是AGPS利用基地台定位
一個是GPS利用衛星定位,
大部分都是AGPS定位,這個時候沒有三個基地台收訊就陣亡了。
而GPS也是需要三顆衛星,定位速度較慢
一般來除非專用機(登山用或是腳踏車定位用)
對於雲層的穿透性很差,所以不容易定位。
再來就是座標系,發生山難一定要講座標系,不然絕對找不到,直升機看下去每個人比螞蟻還小。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