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見這樣一篇報導:
加拿大麥吉爾大學的一個調查發現,如果車主依賴導航系統GPS)找方向,鍛煉腦部的機會大大減少,可能易患老人癡呆症。研究人員指出,人們一般採用兩種策略找方向,一是“空間導航”:利用路標為視覺線索,然後建立認識地圖,知道自己在哪裡,接下來要去哪裡;二是“刺激後反應”:也就是經過不斷重複試驗,知道從A到B那條線路最有效。研究 發現 ,那些沒有用導航系統,而且是靠空間導航方式找方向的人,他們的磁共振圖像顯示,腦部控制記憶和方向感的海馬部分更活躍。而使用導航系統的人,他們找方向的策略會變成“刺激後反應”,這意味不需要動用到 海馬 部分,造成海馬部分萎縮,導致老人癡呆症。
醫學研究已證實,老人癡呆症患者的 海馬 會最先受到影響。但研究人員 發現 ,經常使用空間記憶,也就是記憶中負責記錄環境信息和空間方位部分的人, 海馬 部分的功能有所增加,這表示人們應該減少依賴機器,以預防腦部功能退化。
腦神經專科:大腦如肌肉不用會萎縮 本地資深腦神經專科醫生蕭華強說,研究結果有一定的根據,腦部的 海馬 部分,猶如手的肌肉一樣,沒有使用的話,功能會退化,因此應該確保腦部保持活躍。
PS.
另有一則報導,這則報導也曾在電視新聞中看見:
倫敦大學學院日前所作的一項研究表明,衛星導航系統會讓人的大腦變得遲鈍。
研究人員對35名男性計程車司機和公交車司機的腦部進行了掃描。結果發現,所有計程車司機大腦中海馬區的中後部都比公交車司機大,腦灰質也比他們多。由於計程車司機要記住大量道路資訊,他們腦細胞的數量也較多。
這一研究首次證明,成年人的腦部會因特殊的需要而生長髮育。此前人們就知道,兒童學習音樂或語言會促進他們腦部發育。
這項研究的負責人、倫敦大學學院的埃莉諾·馬圭爾說:“全球定位系統可能會對腦部產生重大影響。”
馬圭爾說:“我們希望他們不要使用衛星定位系統。我們認為計程車司機腦部海馬區的腦灰質之所以會增加,是因為他們要記住大量的資訊。”
如果一個人很會找路也不怕迷路,
你覺得他會買GPS嗎?
大部分這種人會認為去買本299的地圖+嘴巴就OK了,
何必花錢去買一台笨笨還會指錯路的機器,
像我弟就是這種人,
而有些人明明去過好幾次的地方,還是會走錯路,
理由是白天跟晚上看起來不同,之前是從這邊過去,
這次是從那邊回來,方向不同看起來就不同,
我就是這種人,所以我買了GPS,
不需要GPS的人,大部分天生就很有方向感,
腦子裡對3D的模型很有感覺,
像我雖然在同一個地方,但只要有高架跟平面的分別,
我就會有點搞混,而我總是覺得路是直的,
但事實上路是彎來彎去的,所以很多地形我都會連不在一起,
都要適應很多次才會習慣,所以報導上說了,有用跟沒有用GPS的人,
很明顯他們對方向的感覺已經有很明顯的不同了,
當然實驗的結果更證明這點,
這個實驗我認為不過是證明,為什麼有人需要GPS有人不需要,
人的能力雖然可以訓練,但本能就有個極限,
方向感很差的人再訓練,頂多只是不會把地圖拿反了而已!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