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8

WBT-201 一個不只是藍芽 GPS 接收器的 GPS 接收器

jack456 wrote:
試用兩天,發現. "未移動或移動速度太慢" 飄移非常嚴重.(恕刪)


因為每次gps定位都會有一個誤差範圍存在..
如果是未移動或移動太慢(兩次記錄的實際位置很近)
那他兩點間的誤差有可能是0~2倍誤差範圍
所以感覺他在亂飄吧 ^^||

解決的方式可能就是
把低速的記錄時間拉長.高速的就把時間設短
我的設定是速度自動調整模式(機車)
低速以下 0~2km 5秒 (或更長吧)
低速 2~10km 3秒
中速 10~60km 2秒
高速 60km~ 1秒

速度的範圍可能要依不同的交通工具去調整吧
交通平均平均的速度比較適合落在低速或中速度
今天繼續測試 SONY GPS-CS1 與 WBT-201(昨晚將 WBT-201 放在窗台放一整夜,201 顯示是一直接收衛星訊號),從和平西路與南昌路口出發,步行一小段走到羅斯福路與和平東路口的 starbucks 招了一輛計程車,沿著和平東路往新生南路方向前進,然後在新生南路左轉往北走,接著在信義路右轉往建國南路走,然後在建國南路左轉上建國高架,當中有一段不知道怎樣,兩支機器都沒有訊號,車子到微風廣場,接著步行至忠孝東路與復興南路口,再由忠孝東路與復興南路口搭計程車回到出發點的和平西路與南昌路口。

201 抓訊號的速度比 CS1 快很多很多,而且在計程車上我將兩顆機器都放在窗戶邊,遇到一些遮蔽物如行道樹或高樓時,CS1 很快地就顯示抓不到訊號,201 還能繼續抓到。

在軌跡圖上的 CS1 是深藍色,201 則是其他幾種顏色,可以看到,於和平西路與南昌路口步行時,201 抓到的訊號甚至飄到福和橋,甚至是跑到永和環河東路去了,讓我覺得很誇張,經過大安森林公園旁的新生南路及信義路那段,軌跡線直接從和平東路與新生南路口拉至建國南路與信義路口,然而記錄檔上的 waypoints 還是有路行在新生南路與信義路這兩段的資料。

最後回到和平西路與南昌路口時,計程車速度降下來,會看到 201(紅色)亂飄的情形再度出現。

附帶一提,我將 WBT-201 記錄設定模式設定為「時間間隔記錄模式」,時間間隔為5秒,最低速過濾為1(公里/小時)。

未來一週我會繼續測試,如果大家有什麼 201 設定上的建議,請告訴我,謝謝。

http://www.gpsvisualizer.com/display/1177769079-30691-125.225.79.87.html


(此圖點下去可以看到大圖)
使用WBT-201,透過 TimeMachineX 產生的資料會發現分成 track 與 waypoint 兩種資料,我想知道 WBT-201 右邊那顆 TRACK 是不是用來產生 waypoint ? 還是用來產生其他種資料?

我這兩天使用 WBT-201 完全沒按下 TRACK 按鈕,卻發現我的 WBT-201 資料放在 gpsvisualizer.com 網站上產生出來的圖會有一堆紅色的 mark 標示 waypoint 點。



透過 gpsvisualizer.com 網站的 CONVERT 功能,我將資料轉為 plain text,看到四五百行像以下這樣的資料(轉貼其中的幾行),W 比 T 多很多。

type latitude longitude altitude width name desc
W 25.0245766 121.5221450 159.0 ***Start 07/04/28 03:41:11 Alt=159m***
W 25.0245733 121.5221533 159.0 Point 1. 07/04/28 03:41:12 S=3Km/h Alt=159m
W 25.0245266 121.5221833 159.0 Point 2. 07/04/28 03:41:53 S=0Km/h Alt=159m
W 25.0245416 121.5221699 159.0 Point 3. 07/04/28 03:46:53 S=0Km/h Alt=159m
W 25.0245699 121.5221333 160.0 Point 4. 07/04/28 03:46:58 S=3Km/h Alt=160m
W 25.0245599 121.5221316 161.0 Point 5. 07/04/28 03:48:34 S=0Km/h Alt=161m
W 25.0245716 121.5221166 161.0 Point 6. 07/04/28 03:48:39 S=1Km/h Alt=161m
準建築人手札 wrote:
使用WBT-201,...(恕刪)


你是把KML檔還是GPX檔上傳到GPS Visualizer呢,
如果是前者的話我想問題大概不是出在WBT-201,而是因為KML檔的關係。
因為在Google Earth中沒有「顯示航跡點」的功能,
allai他們為了讓使用者可以自由選擇想要顯示出哪一個航跡點,
是把「航跡點」全部轉成KML檔裡的「航點」,然後設定只顯示起終點和特殊點。

所以GPS Visualizer會把他們全部轉出來,
你如果想知道WBT-201紀錄的模式,最好的方法是用記事本打開GPX檔,

「航點」是紀錄作:
<wpt lat="25.0813220" lon="121.5130580">
<time>1989-12-31T00:00:00.000Z</time>
<name>重慶北路四段與重慶北路四段49?口|台北市士林區</name>
<cmt>04/21/2007 08:30</cmt>
<desc>04/21/2007 08:30</desc>
</wpt>

「航跡點」是紀錄作:
<trkpt lat="25.0347140" lon="121.4757980">
<ele>30.998159</ele>
<time>2007-01-29T09:58:35.003Z</time>
</trkpt>
1.小弟想要在爬山時拍照做紀錄,然後加入座標
請問我要怎麼設定記錄模式?一秒記一點嗎?

2.如果選擇關閉記錄模式,是不是就只記錄起、終兩點?那兩點間軌跡還會記錄嗎?

3.另外,軌跡和記錄點到底怎麼劃分?軌跡又是怎麼記錄的?一秒記一次然後連接起來?

4.130000點指的是可以顯示在google earth上記錄時間數度的點還是?

5.用time machineX讀出來的點是記錄點還是軌跡?

請各位大哥解惑阿!
m680404 wrote:
1.小弟想要在爬山時拍照做紀錄,然後加入座標
請問我要怎麼設定記錄模式?一秒記一點嗎?
2.如果選擇關閉記錄模式,是不是就只記錄起、終兩點?那兩點間軌跡還會記錄嗎?
3.另外,軌跡和記錄點到底怎麼劃分?軌跡又是怎麼記錄的?一秒記一次然後連接起來?
4.130000點指的是可以顯示在google earth上記錄時間數度的點還是?
5.用time machineX讀出來的點是記錄點還是軌跡?


「航跡」(Track)是由依照設定模式自動紀錄的「航跡點」(Track point)連接而成的,
「航點」(Waypoint)則是獨立於航跡之外另外在自己想紀錄的時候紀錄,
這些當然都是可以讀得出來的。

所以有多少航跡點是看你設定幾秒一次還是多遠一次,他們就會自動組成航跡,
有多少航點就是看你按了幾次按鈕輸入。

所以通常「航跡點」會比「航點」多很多,跟容量比較有關係的就是這個。
用了二天的WBT-201, 我覺得跟GPS-CS1比起來大致上好很多, 不管是抓衛星的速度, 還是定位的精確度, 還有, GPS-CS1在高架橋(和Wintec公司平行的那個)下是一定收不到的, WBT-201在高架橋下還是都收得到, 不過精度差了些...

不過還是有些小缺點:
1. 最大的問題...在室內收訊雖然很不錯, 像我家地下二樓停車場, 開進去5公尺都還能收到...但是, 有時候還漂得真遠呀...昨天我在桃園市(室內)...軌跡然漂到鶯歌去了...


2. GPS-CS1利用不平衡的機身, 有一點向上傾斜, 所以如果是掛在身上, 從室內走出來, 而沒有把WBT201先拿平的話, GPS-CS1好像比較能定位到...當然, 把WBT201先拿平的話, 是WBT201先定位到...

3. mini-USB的蓋子真的很不好開...其實我都放在車內, 或掛在身上(孔朝下)...真的很想把它切下來...不過我猜, 多弄幾次, 它就會自己掉了...

4. 是不是請al lai大下一版Time Machine X可以考慮把轉KMZ的檔, 不要每段軌跡分開轉...現在我都是把一天的行程用single GPX存, 再用G-Packer轉KMZ...有點麻煩...

另外, 有個關於Time Machine X R12的小問題請教...GPS setting頁面裡的NMEA設定裏有GLL, VTG, ZDA選項, 請問如果選了, 是不是紀錄軌跡點會變少? 它們又代表了什麼呢?
感謝廠商提供一個成熟的產品WBT-201,讓我忘卻前一代WBT-100痛苦的使用經驗.
TimeMachineX軟體寫的很棒,使用起來很順手.
可否作個建議.
在 "照片整合Google Earth" , 選擇相片,按 "加入照片" , 能將圖檔的IPTC中的註解(Caption)欄位,自動寫到圖片描述的位置.
因為圖檔在作管理時,會將拍攝的資料寫到IPTC中的註解(Caption)欄位,方便說明.
如果自動帶入到圖片描述的位置,就節省重新keyin的時間.
謝謝.
tom2531 wrote:
感謝廠商提供一個成熟的產品WBT-201,讓我忘卻前一代WBT-100痛苦的使用經驗...(恕刪)

我還在承受WBT-100的痛苦經驗(真怪,前一段時間大家還讚不絕口)
不過請教一下,WBT-201和WBT-100比起來是哪個部分比較成熟?
收訊和漂移似乎都沒有改進太多(依站友反應),和SirIII還是有段差距.
還是因為有新的軟體?
如果是後者,廠商應該也可以針對WBT-100提供類以功能的軟體吧!
有點無法接受Time Machine 無法支援WBT-100這件事.
而且WBT-100還強調可以更新韌體,應該還有改善空間(而且價格還比較貴)

PS:我想Wintec應該會再出下N代WBT-X01吧!到時用SirIII的晶片,然後就會變成更"成熟"的產品了.
不過allai大大的努力真是有目期睹的.
BabyWolftw wrote:
「航跡」(Track...(恕刪)


「航跡」(Track)是由依照設定模式自動紀錄的「航跡點」(Track point)連接而成的,
「航點」(Waypoint)則是獨立於航跡之外另外在自己想紀錄的時候紀錄,

再請教一下,
1.請問航跡(Track)和航點(Waypoint)都可以顯示在google earth上嗎?

2.如果要把座標匯入照片,是不是需要把記錄方式改成每秒一次?

3.如果設為5秒一點,那照片拍攝時間介於兩點之間時有辦法自動匯入嗎?還是要手動加入?

不好意思問題很多

  • 6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6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