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ai wrote:
碰到的問題不只這些...
有時後我不想改介面的原因是因為
多國語言之故
當國外的客戶
幫我們翻譯好介面語言之後
之後我又改
那又要在麻煩一次
....
這種其他語言的介面與說明書問題,
確實是讓人很頭痛的問題~~加油。
剛剛跟我們工程師討論這個問題
或許不用另一支程式直接整合到TMX也可以
我想盡量以最方便的方式做做看(若工時過長或要改很多介面,可能下一版再說了)
其實你說的也對
使用者在Google 上編輯就可以了
再寫這支程式似乎也是多此一舉
我實在有點混亂
容我再釐清一個問題
你是要把報告的分析圖的照片也要嵌入KMZ當中嗎?
這有些矛盾與衝突
像tonylee5405兄所說的
某些網路照片並不支援下載該照片的KMZ
所以當其他網路相簿的照片的網址要嵌入KMZ中時
使用者還是要自己撰寫關於照片的描述
那這樣又變的如你所說的要作一些重複性的工作
或許 我這邊只要把KMZ轉好 但要符合google 地圖的格式即可
其他的請使用者自行在Google Earth中編輯
這樣可以嗎? 還是您有不同的想法?
我原先的想法只是把從picasaweb產出的A.kmz當作一個中間媒介,
讓使用者可以不用去作這些重複性的工作,
而TMX要做的就是去解析這個A.kmz檔,
把那些照片的連結網址當作資料來源來產生報告,
並不是要把那些分析圖表也放到kmz裡。
不過我想這方法應該是要重新更改介面。
其實,目前的作法已經可以符合我的要求了,
很方便也很快,只是沒有比較好的方法表示高度、速度而已,
通常我只是要分享照片+軌跡,所以現在已經OK了^^
不過,這些對於單車或登山者可能比較不足,
因為他們應該蠻在意高度&速度的。
總之,不用太在意我的意見,我也沒有比較好的idea,
畢竟不是每個網路相簿都可以產出kmz的~~~
當初購買 WBT-201 時還真沒想到 TimeMachineX 會這麼好用哩。
(而且我第一個就試試北緯 25.0 度的 bug... 果然改掉啦~

因為實在沒什麼時間出遠門遊玩,
看到新版如此強大又心癢癢...
靈機一動,就給他拿來看我上下班騎車有沒有"不小心"超速啦!
能看到用不同顏色的線段來表示時速,真是好棒啊...
可惜不能把這張圖和 google maps 結合哩,
要上下兩張圖對照又因為比例不對而不容易對照,
同時轉成報表之後那張速度圖還不能放大細看哩。
(產生報表的方式還真是有點不直覺阿... 我摸索了一陣子才知道怎麼用說。)
(可能是產生報表和結合照片的功能混在一起的關係?)
(但... 一回生二回熟啦!多點愛,不就會發現 TimeMachineX 的美好之處?

不過阿,編輯軌跡的功能終於比較好用嘍!
可以在軌跡圖和紀錄點列表之間交互查詢真是方便!
不知道正式版還會不會改些什麼?
我覺得目前的 beta 版就很好用了說... 哈哈。
angeltear wrote:
另外,想請問allai,如果要從kmz檔案產生報告或html檔案是不是會比較簡單一點?
如果要的是從KMZ檔產生HTML,小弟倒是有個小工具可以一試:
[自製] UrKML / UrGPX照片軌跡整合線上地圖的小工具
使用說明以及範例應該還算完整,一些自訂選項跟排版也很容易用記事本修改。
allai說的「若都在maps.google.com呈現感覺比較沒有自己的風格」
其實就是這方面啦,有個HTML可以改排版是比完全依靠Google自由一些。
另外透過friendly.flickr還可以支援選擇高度、日期時間、攝影參數、照片描述等等資訊的寫入。
當然這還是有一些問題,例如不吃KMZ只吃KML,沒有圖形介面,
中文的支援上需要手動改一下編碼,
flickr/picasaweb以外的相簿做起來還是大工程。
(當初picasaweb還尚無轉出KMZ功能呢,不過現在就快多了)
但是這是我半年前還沒開始工作前做的,
現在大概沒時間增加任何功能囉。
BabyWolftw wrote:
如果要的是從KMZ檔...(恕刪)
謝謝BabyWolftw大大,
這篇文章我很久以前就已經拜讀過,
無奈當時越看越覺得麻煩,
(對我來說啦...要產生個東西需要用到多種軟體,有些還是自己不熟悉的,
此外還要準備不少txt檔及文字編碼問題...)
所以就沒有嘗試啦~~~
加上當時Picasaweb英文版已經可以地圖檢視了,
所以就決定等中文版的Picasaweb也有地圖功能再說....
(為了分享旅程卻要累死自己,實在不是我這懶人的作風

當然,我這麼懶的人,也沒立場去要求一些差異化啦...
對我來說(只有網路相簿、沒有blog),這類的東西,有就好了^^
現在,Picasaweb中文版有線上地圖檢視了,
Time Machine X也蠻好用的,
只是兩者的結合還沒達到懶到最高點的完美境界,
所以才會問allai大大有沒辦法~~~~
有看到此文的網友,如果你不像我這麼懶,
又想要有美美的html軌跡+照片等旅程顯示的話,
BabyWolftw大大的UrKML是蠻不錯的選擇喔

airwolf56 wrote:
請問可不可以在"軌跡編輯"內,於左邊軌跡圖放大時,刪除其中一點後,不要將軌跡圖縮回預設大小,否則要繼續刪第二點時,還要再重新放大 & 找軌跡點,有一點麻煩.還有,可以一次選取多點後再一起刪除嗎?謝謝!!
我也覺得每刪除一點之後,
略圖不要回到「顯示全圖」的大小而是保持「刪除前的放大程度」,
這樣編輯上會方便許多,尤其是目前要設計成「選取多點一起刪除」好像比較困難時。
另外目前設計成選取的點變成紅色顯示通常還算清楚,
但有時候會被旁邊的藍色點蓋住而顯示不出來,
尤其是放大比例不夠時(所以說刪除一點後變顯示全圖不太方便)。
可以考慮加兩個checkbox選擇「顯示十字標記」或「移動地圖使選取點自動居中」,
(不過這樣就得修改介面考慮翻譯了,或者做個小圖案示意呢?)
不然也可以固定顯示十字標記或至少設定確保選取點在最上層不被別點蓋住。


BabyWolftw wrote:
「修正軌跡」的略圖長寬比例不太正確,
南北向拉長太多,尤其是愈放大差愈多,這樣放大編輯時很困擾,
而「製作報告」的略圖則是東西向拉長太多。
這兩者對照GoogleMaps都可明顯看出,建議修正成每一公里一樣長,
否則至少修正成每一度一樣長,勉強在低緯度地區如台灣時不要差太多。
後來我才發現原來這兩處的長寬比都是可以手動調整的,
預設值雖然不準確,但手動依照xy軸上的標記調整後就不會差太多。
不過製作報告的每一張圖長寬比都會同步,這樣似乎不太好,
因為軌跡圖應該要維持正確地理比例,而高度速度統計圖表通常會比較長。
如果軌跡圖(包括修正軌跡跟製作報告)預設就是正確的地理比例,
也能夠在畫面一角加註公里/公尺的比例尺,會不會比較好呢?
我已經在不動版面的情況下新增製作照片連結的KMZ或KML檔
只要在製作報告那一頁再以新增標記區中按右鍵,即可製作成符合Google Maps所支援的KMZ或KML檔
預計明後天再釋出
BabyWolftw wrote:
可以考慮加兩個checkbox選擇「顯示十字標記」或「移動地圖使選取點自動居中」,
(不過這樣就得修改介面考慮翻譯了,或者做個小圖案示意呢?)
不然也可以固定顯示十字標記或至少設定確保選取點在最上層不被別點蓋住。
我也覺得每刪除一點之後,
略圖不要回到「顯示全圖」的大小而是保持「刪除前的放大程度」,
這樣編輯上會方便許多,尤其是目前要設計成「選取多點一起刪除」好像比較困難時。
另外目前設計成選取的點變成紅色顯示通常還算清楚,
但有時候會被旁邊的藍色點蓋住而顯示不出來,
尤其是放大比例不夠時(所以說刪除一點後變顯示全圖不太方便)。
可以考慮加兩個checkbox選擇「顯示十字標記」或「移動地圖使選取點自動居中」,
(不過這樣就得修改介面考慮翻譯了,或者做個小圖案示意呢?)
不然也可以固定顯示十字標記或至少設定確保選取點在最上層不被別點蓋住。
這些工程比較大...看情況了啦
DeNiro wrote:
晚上剛剛拿到WPL-1000也稍微的測試了一下TMX,他的許多功能真是相當的方便,
但是請問一下能不能像MAP SOURCE一樣在 PUSH LOG的地方特別標明出來啊?
(我知道可以用TK3去看),謝謝。
這個我在想辦法加入看看
請問我有一些軌跡點的高度是-9605左右的高度,但是用"刪除低於此高度的點"設定0/-50/-100meter為何都無法刪除?
不好意思
這是我的BUG啦
下一版會修正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