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最新消息)日本sony會考慮在台灣投入導航的行列

To MoonBear

先澄清一下,敝公司非開發WinCE Base導航機,而是車機廠商
以車機來說,雖然POI的增列比較保守,但相對的也比較可信賴

POI易增不易減
有時候就算連經濟部商業司也不會有最正確的資料
一切都要靠路調,恐怕多養多少人都不夠
許許多多都是政府政策,垂直整合的問題
身在台灣,就認命吧
MoonBear wrote:
那請教一下,景點錯誤...(恕刪)


關於這點.............我只能說路調設施非你所想如此簡單~設施何其多阿~有燒香就有保佑~有人反應~就會更改~沒人反應~除非路調人員有看到或是剛好發現~不然應該還是沿用舊的路資~連道路的規制都有可能常常變了~更何況是設施遷移或是更改名稱呢?就以台中為例以前台中火車站前的中正路原本還是單行道~後來換人執政又改為雙向~又或者某一家餐廳因為生意好原本的店舖位置不夠大要擴大店鋪~從馬路左邊搬到馬路右邊~然後導航的使用者不經意得經過這~是不是又會說設施竟然是點錯位置~很多諸如此類的事~在我參與過路調之後~我都覺得錯誤是理所當然的........
蔡建明 wrote:
關於這點.........(恕刪)


這是從Google Earth裡的空照圖~一條台中市的道路

看到許多01的大大們,討論S牌有可能將導航產品引進台灣一事。
個人有許多感慨!
20多年前台灣還是盜版王國時代,有很多人甘冒風險去COPY別人的東西。
但在一群有抱負心的人眼裡,寧願多花些心思及毅力將別人的產品研究一番。
來創造自己的優勢!當然也帶給台灣富裕的經濟!
現在我們卻在談些未發生的未來(事)?
不管開版的人給我們任何訊息,只要彼此能激發新的思維。
這都是好事,相信線上也都有科技人在觀網也參加筆戰中。
說不定線上訊息更能傳達及引發相關產商的危機觀念?
很多不可能可以讓人產生激盪,而創造出新的產品及發展新的產業!
希望在01各項論壇中引發許多科技業者的思維,我想這也是好事一件吧。



無法預測未來事,希望能創造未來式。
恕我直言, 回顧 P 牌在台灣開發的歷史來看: 要等待 S 牌的加入, 除非他已經暗暗的做了很久了. 否則...可以先買一些別的可攜式用到爛, 再說吧

系統中文化, 中文輸入法, 還要導航在地化...授權圖資, 轉換圖資到可用...授權 POI ...整個開發時程沒有想像的短, 而且耗費的資本也大.

如果想年底有東西, 現在應該是大張旗鼓的廣告, 給代理商/車商/後裝市場試用...
所以只是高層的興趣, 到落實成產品, 最少一年(可能還太短). 但是如果拿國內已有的產品來授權, 那就另當別論的, 可是就失去意義了, 直接買台製品.

S 牌切入車機, 只是跟 P 牌瓜分市場. 之前也有一套 N 牌的, 主要是 Pre-Install, 非後裝市場. 而手持式導航不是日系的強項, 在日本也都以車機為主. 此時會不會為時已晚?

國內手持式導航廠商, 目前產品線也都往車用導航移動, 這種簡單安裝就能用的產品, 已經強力壓縮這種需要專業安裝的車機市場.
樓上有些人說 Gxxxxn/Mxo 沒有車機的慣性導航機制, 所以無法與車機一較高下. 這可能只有對一半, 應該是對這種(小量)市場沒興趣吧!? 其實某些GPS廠商, 已將車速線+陀螺儀的慣性導航功能實作出來, 可是受限於市場, 還要想辦法對應各種車款. 如果賣個 5百? 1千? 1萬?, 大概連開發費都沒辦法攤平... Sony 真的要慎重的考慮呀...

Sony 要來真不錯, 可是如果你不願意花 5萬塊裝一台 P牌, 那麼 S牌如果剛上市, 會讓你多掏錢出來買? 除了也許畫面更美(P 牌也有呀, 在日本)...可是導航可不能光靠美麗的外表!?

(後續)
每次經過黃色3C, 看著一排導航機呈列, 感覺台灣很幸福. 知名大廠紛紛加入台灣的導航市場, 本是可喜可賀的事. 可是一塊餅就這麼大, 這麼多人搶著吃, 一定會有人餓死. (我不希望死的是台灣人).

Haily wrote:
(後續)
每次經過黃色3C, 看著一排導航機呈列, 感覺台灣很幸福. 知名大廠紛紛加入台灣的導航市場, 本是可喜可賀的事. 可是一塊餅就這麼大, 這麼多人搶著吃, 一定會有人餓死. (我不希望死的是台灣人).


Haily兄講到了一件一定會發生的事.....是的. 會有廠商很慘, 而且絕不只一家..

除了百家爭食GPS大餅之外, 還有就是, 滿多參與者根本不夠認真..
A類型: 用公板主機板就算了, 連軟體的功能都不願意多規劃, 永遠只是GPS+MP3功能, 更別提工業設計差,
省模具費了..
B類型: 接當國外的OEM單, 國內就改個外殼上市, 同上, 軟體功能跟使用者界面也不夠用心, 更別提在市場
上消失後, 消費者要找誰服務了.

這好像已經是台灣業界的常見現象, 講白一點, 就像蛋塔, 看到有人做成功了, 就一窩瘋模仿,. 也沒去研究
人家如何成功, 也不想在材料, 口味上下工夫, 就純粹拼價格; 最後一堆店倒光. 連當初辛苦經營的都受波
及, 這怪誰呢??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