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來看看韓國GPS畫面!


ccyang45 wrote:

之前聽過的一個說法,如果有知道詳情的人還煩請指正。

日本的'圖資'是政府提供的,也就是說哪裡開新路,哪裡變單行道之類的資訊都是政府在維護,廠商要做的事情就是跟政府買這個圖資,如此一來各家的地圖本身都一樣準,接下來畫面,導航邏輯等等其他的東西就是各個廠商自行發揮了。不像台灣,各個廠商都要養自己的人去做路調,把實際GPS開過的路線看現有的地圖比對,真的很辛苦也很耗費人力。再加上銷售量實在是少得可憐,要賺錢真的很難。(恕刪)


其實我們台灣的公家機關裡面有一個大家耳熟能詳的機關
叫做交通部運輸研究所
有關交通道路的高度, 長度方位等資訊...
這些工作是不是由他們在做的啊?
還是這幾年政府機關效率改善之後
現在他們不是權責單位了?
還是地圖資訊這部份已經變成BOT了?
感覺太久沒聽到運研所這個名字
aaron-tsai wrote:
韓國那個畫面算什麼....(恕刪)


好個X101...
看來還有得等喔我看XDDD
基本上看下來覺得大家有點吃米不知米價........

在台灣,要維護一組好的圖資,其成本代價甚為高昂

Garmin 可以在台灣不賺錢,因為它已經在別的地方賺了很多錢了,可以跟你玩break even就好,可是別的公司有辦法嗎? PAPAGO? 跟Garmin完全是 小蝦米V.S大鯨魚 阿


台灣的圖資原始資料來自於"運研所","中華電信"等地
原始資料就正確性超低的了,得要自己路調路堪來修正,你要養三個人來路調,還是十個人? 二十個人?
養人對公司來說,負擔有多大各位知道嗎?

沒那麼容易啦......
政府根本就採放任政策,台灣的導航很難有什麼進步的.......
說實在話,圖資這種東西,不要說日韓市場比較大,
市場大但是人家圖資相對更多,
說到這個,我昨天用我D2上的PAPAGO X3,
想說之前都是在車上用,今天把導航設定成機車,
然後看他導航的路線,(從市民大道河堤邊到新店)
還好我住台北,他竟然規畫我走忠孝西路(會經過火車站那條),
我印象中,那邊不能騎機車吧...還是有改...
反正...圖資仍有進步的空間...
只要有利益的因素在~~~
台灣的路永遠也不會直~~~永遠都會變來變去~~~

在台灣!!
圖資~~~只要準就很棒了~~~畫面不用華麗~~~只要叉路分清楚就好
依台灣的土地開發狀況~~~會更新到死~~
ccyang45 wrote:
之前聽過的一個說法,如果有知道詳情的人還煩請指正。

日本的'圖資'是政府提供的,也就是說哪裡開新路,哪裡變單行道之類的資訊都是政府在維護,廠商要做的事情就是跟政府買這個圖資...(恕刪)

這種說法我相信,美國應該也有單位統籌所有建物資料
我不知道美國影集Flashpoint裡面每次有刑案發生,特警隊就能隨時調出建物內部3D圖是否為真
不過將街道圖數位化,若任何道路挖掘、修繕都須按規定報備,應該早已行之有年,政府會擁有極為正確且精密的資料庫,賣給GPS業者使用更是綽綽有餘
台灣應該也有做這個動作,但在「報備」與「建檔」這兩個程序上,從來沒有貫徹執行過
所以政府留存的圖資正確性與精密度實用性就值得懷疑了
建議圖資公司可以跟郵局發包來跟新各地地圖!
因為辛苦的郵差先生應該都對當地的地形比圖資公司還來的清楚~也可以增加郵局的功用!

越看越覺得台灣的這些廠商可以努力的空間還很大,

台灣的不只系統爛..

也不只地圖爛...

連畫面都輸人家...
韓國的GPS跟日本比還差很遠

這只是幾張"截圖"而已....


日本的先天條件就強大太多了
1. 政府支持
2. 市場開發早

如果真要這樣子比,也可以去看一下日本的手機的介面早在五年前就發展成什麼樣子了

那宏達電為什麼還能賣那麼好?? NOKIA是在混飯吃嗎??

這些真的是一言難盡阿........


回歸正題,GPS最重要的還是精確導航的本質,就炫麗的畫面本身是半點幫助也沒有的

除非真的能搞到像日本那種水平,有用過的就知道,那種街景的真實還原度,以及3D狀態下的行車擬真度

確實是難以想像的超高水平 (無敵高!!)

精確的圖資對日本純種導航來說已經只是基本中的基本而已了......

台灣....圖資跟現在的TMC一樣,政府不支持,民間亂搞,永遠很難有真正成熟的一天........

這不是光靠"業者"就能弄的出來的東西阿......


再說了....."連"畫面都輸人家?!

哩賣鬧阿,那些3D 的資訊,絕對必須是來自於圖資的,這是包含在圖資之中的資料庫阿

不知道的就不要亂講啦

引擎輸韓國? 有嗎?
圖資輸韓國,你怎麼知道?
畫面輸韓國,這倒是千真萬確,但是"美工設計"的畫面並不存在於此討論串列之中唷
有個感想
台灣確實是市場小,
各行各業的RD均攤與維護成本太難平衡甚至是賺錢<----這是誰都算得出來的
(再加上業者多短視, 為搶眼前客戶而砍價不手軟, 造成做一攤就收的現象百出)

跟世界各國的廠商比
台灣廠商會相形弱勢、格局難放大
除了上述, 最重大的差異就是"政府"

在歐美日韓港(未來+中)等國的廠商很多生意與商機
其實是只要運用+整合公部門開放資源即可的
以GPS言
國土調查、衛星圖資、城鄉山川水文圖資繪製等基礎資訊
絕大部份由國家來做
也由國家來決定資訊的開放度(為國防安全)
後續的更新也由國家繼續做
廠商是跟著政府更新的

啊!! 台灣政府做了什麼....??
問廠商最知道啦

結論是
台灣廠商難成氣候
80%是因為沒有個會幹事的政府囉
我知道01不談政治
但有些問題是出在政府應做未做的(甚至還不知道要做.....)
咱消費者整天幹廠商
也不可能改善問題呀(更遑論超韓趕日囉)

想想
其實現在替代役不都盈盈沒事幹
跑步送醫
曬太陽昏倒
不如國防部結合相關部會、廠商
合開個"台灣國家地理圖資研究中心"
令替代役乖乖在裡面畫1年的地圖(不是健康教育那種畫地圖)
也讓替代役終於能對國家有所貢獻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