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ckLee wrote:
插花一下~
個人認為大大們忽略了一件重要事情,
假設Garmin所有演算法修改到符合台灣路況,
如果有人加買國外圖資,那麼到了國外建議路線是不是會變得很離譜呢?!?!
下次到米國華盛頓的時候 我可以share 一下我的使用經驗
因為Seattle downtown 有蠻多地方的路都是單行道 可以看看米國的圖資 好不好用
不過一年去不到三次 花個一萬左右的錢 來買圖資 真是肉痛啊~~~



Asimo118 wrote:
而且,路徑規劃的邏輯,或許在國外其他地方很適用,在台灣不適用罷了。總不會叫這些公司還要為台灣特別去研究一個適合台灣專屬的導航邏輯然後放棄掉其他的國家吧?!再者,如果開了先例,每個國家都要一套自己的導航邏輯,那Garmin也不用活了。一套導航系統的誕生是需要多少的人力物力的投資,可不是隨便說說就可以出現的。
levis501tw wrote:
所以可以把一些紅綠燈很多,車很多的道路,權值設低一點,再加上不同的時間給予不同的權值。例如中山路一段在7:00~9:00車多,雖然道路限速是60,但實際上跑完大概平均只有30公里,那麼這條道路在7:00~9:00時,規劃的權值就是30而不是60。
像國道1號跟3號,限速都是100。權值一樣,但某些路段可能國道1平均只能跑80(車多路段),國道2卻可以跑110,這樣就差了30公里,在計算上,權值應該為一個80,一個110 較為合理。
一些小路巷道,可能沒有標明速限,Garmin可能依據等級而給予50的權值,但實際上在小路巷道只能跑30,那麼權值就應該是30。
光是更動權值,應該就能大大的增加路徑規劃的合理性。
TOM CHENG wrote:Haily wrote:
倒是紅綠燈的時間計算應該只要改程式, 因為路口的資訊本來就有, 只要把路口數量加起來乘以時間, 比如一個路口1.5分鐘, 這應該可行吧
這麼重要 ( 立刻提高產品差異性 ) 又不難搞的功能,為甚麼就是沒有一家廠商願意做呢~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