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個人也覺得手機將會瓜分導航的市場, 不過應該在手持機的市場.
也就是用 PND 的用戶, 部分將會被手機內建GPS的方式取代掉. 我目前就以這種方式替換.
但是並不表示 PND 就沒有市場. 在廣大的手機用戶來說, 買一台PND來解決現有的問題比較快.
但是長遠的眼光來說, 慢慢的~手機都內建GPS的情況下, 市場將會萎縮, 而 PND 只有走大尺寸來跟手機抗衡.
但是我無法同意文中的 "車機" 夾殺的論調, 而且日本市場不足以借鏡. 因為日本的演進過程沒有 PND 的存在. 日本一開始就以 "車機" 為市場導向. 可是放眼全球, 除了日本, 哪裡容的下車機? 而且日本車機也開始被 PND 的侵入而開始漸漸改變.
日本的車機研發可說是獨步全球, 所以才會有其市場性. 可是他的高單價又不容易安裝的問題, 也限制了市場的成長. 更重要一點, 就是圖資的問題, 這也是他走不出日本的原因之一. 想要在全球其他區域導航, 非有地圖不可.
樓上也有些人真的小看地圖了, 地圖的重要性, 就像是買字典, 要看是誰編的. 地圖人人能做, 可是路網之大又豈是簡單之事. 我們不說用抄襲別人資料, 那是違法的. 那路網要由哪裡取得? 不外乎衛星圖/空照圖, 這些圖當然是跟人買回來, 你還得買 1/5000 比例的圖, 你可知道這些要多少錢? 接下來還要數位化, 這下子大工程來了, 就算先用 OCR 識別道路, 但是有太多的線條並不是道路, 這也是為何有人開到田埂/河川等, 因為會誤判.
也有人乾脆直接用 GPS去路測, 這的確是個好方法, P牌車機的路網聽說就是這樣測的, 聽說台灣的路網就搞了兩三年更別說之後每年還要去路調. 而且只用GPS 路調, 可是沒有路寬/車速/道路等級/水紋/等高線等資料
另外再加上 POI 的資訊, 那就得花更多的人力與時間去收集與維護. 而無論路網或者 POI 都是活的~必須不斷的更新.
哪天如果有免費的圖資, 網路上大家貢獻的航跡資料, 加上每個人自建景點... 可是依然需要龐大的人力來維護資料庫... 否則圖資可能是很難變成共享的資訊.
最後~文中夾殺的 GPS 業者中, 似乎對 Garmin 以及 Tomtom 的背景沒有詳加了解. Garmin 就算是 PND 市場吃鱉, 可是它專業的運動/航海/航空等區域可是無人能敵... 只是目前看起來, 最大的手機市場只有 NOKIA 全力槍攻 GPS 應該會造成不小的殺傷力吧.
Nokia Makes Losers of TomTom, Garmin in Bidding War
果然, 這篇編譯省略了不少, 又自己改了一些詞. 看起來感覺差了不少.
我是認為這個編譯的人該打屁股啦
我認為他已經有點斷章取義了. 因為他刻意強調原文的某個部份.
建議大家看原文的吧, 別看這篇
Haily wrote:
這個議題我之前就有在...(恕刪)
我同意这位大大的意见,图资的建立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如果有那么好做的话,全世界不会只有2家公司(Navteq,TeleAtlas)有提供图资的能力,Nokia也不是傻瓜来着,白白掏81亿美金收购这个公司。
Navteq在被Nokia收购前,花了近10年的时间和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来建立他的图资,而且在这之中Navteq几乎破产,也就是近几年才开始被人看好。
所有的导航提供商都是向这2家厂商购买图资,包括通讯服务商或者Google所提供的LBS服务也是一样。
刚才在GARMIN论坛看到的,引用一下:
Garmin在11/19宣佈,無意自行建立圖資,仍然會持續跟Navteq合作開發新一代的精密地圖
外界估計如果Garmin要推出自有圖資的話,可能需要耗時十年,投入資金超過百億美金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