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大家來討論看軟體改版速度的問題


superlee wrote:
但是大家反過來想,PaPaGO如果像IC一樣,搞一次得兩個半月以上還看不到咚咚,會不會被既有的消費族群所接受?

大家不要忘了「區域性質」完全不同的咚咚,如果要這樣比較的話,立基點在哪裡?PaPaGO是消費性產品,消費者每天都會遇到,晶片呢?非常上游的咚咚,消費者完全接觸不到,兩者間遇到問題的急迫性自然就不同了!


我舉 IC 的例子只是想要說
軟體商有可能因為沒有成本壓力而疏忽了程式的完整性
急著推出...沒有做好 debug 的工作
當然不能和 IC 一樣的時程...
debug 是廠商的責任...不是 user...
沒錯!這也是我想要說的,匆忙推出只是更加顯示廠商的不負責任而已!以這次的V7來講,照理說PPG都有3D了,PC版的卻要等到 V7.2 才推出,這不就是告訴了消費者,我先用Pocket版的先出來搶錢,pc版的等好了再出,而不是說兩個一起推出。
當其他家軟體公司推出導航軟體新版本,或是更新新圖資之 日,恰好Papago也會推出新版本。



coPsong兄說的沒錯

我也是程式設計人員,一個時常在修改的程式一定有問題
(1)因bug而修改:測試不確實,或是為了要趕出貨而敷衍測試
(2)因技術不成熟而修改:技術未成熟而急著出貨,先上車後補票
(3)產品規劃出錯或根本未詳細規劃:有需求才有產品推出市場,而需求就要廣泛的收集調查,要百分百的符合當然有困難,但是定出一個多數人都能接受的不至於做不到
(4)其它

其中第(3)很重要,一個有制度的軟體公司,功能定案後是不能亂改,所以專案分析師、系統分析師的角色職責很重要。時常有網友罵程式設計師摸魚,以組織規劃來說,其實程式設計師很無奈,因為他無權主導軟體功能,他只是把決定的東西給實做出來,好不好那是分析人員要擔的責任。但是往往分析人員從缺或不受重視,所以常常公司"高層人員"、業務提出一個想法,然後就丟給程式設計人員,程式設計師就要想辦法生出來,校長兼撞鐘,長期下來不出包才有鬼(例如人員的離職會造成技術中斷)。

屁了一堆,累了
我對PaPaGo V7的改版有著跟開版大的類似的感覺。
就一個「產品」而言,小的認知是有產品經理、系統分析師、系統設計師(不見得每一家公司都會有)、程式設計人員、測試人員等角色來讓一個產品走完一個週期。每一版本的推出都要走完一個以上週期。
除了程式設計人員必須本著程式設計者的責任完成單元測試之外,測試人員應該做完一個好的整合測試,其中得要設計出不同的情境去測試產品是否能夠達到預期的出貨水準。
但研勤給我的感覺卻是僅做到單元測試之後就在市場開放了。強調產品行銷的意圖大於強調對產品責任的態度。
另外就是產品定位的議題,小的認為PaPaGo的最初的需求是定位在電子地圖的查詢,而導航是附加功能。因此在以空照數位化描圖之後,就可以符合地圖查詢的需求。但後來導航需求開始成為主要需求時,以實地探測的地圖變成是迫切需要的,而這也正是研勤地圖的最大包袱。但不管研勤如何最後的成長,還是期望研勤能對產品多盡些責任。
事實上, 一個收費的軟體, 所以他在出版之前, 是有義務需要提供一個穩定的環境給使用者, 至少在沒有穩定之前, 不應該再收取守任何費用.

而一旦主程式穩定之後, 就不會很快再改版了...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