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耗電量可以撐多久?
想像一個 GPS Logger 的經典應用場景:
某老婆要知道老公的行蹤, 於是在晚上把 WBT-100 偷放在後窗的面紙盒裡面. 因為後窗沒隔熱
紙, 所以應該會收訊不錯. 又因為只要記大概的行蹤, 所以間隔 5 分鐘就夠用了...
車子是停在車庫裡的.. 因為不能讓老公發現, 所以前一天晚上老婆偷偷的拿著 wbt-100 放到車
子裡面... 但也因為如果車子是停在車庫裡的..把 WBT-100 放到車上時自然也沒辦法做冷定
位... 那麼.. 這台 wbt-100 會不會放到明天早上就沒電了.. 根本沒辦法使用?
有辦法可以解決這種應用的方式嗎?
WBT-100 能智慧的啟動搜尋功能嗎? (例:開機後,隔一段時間才掃瞄一下, 有一丁點衛星訊號
才啟動搜尋, 以免徒耗電力...) 或是, 可以外接電池嗎? 或有其他的徒徑?
many thanks~
就我用WBT-100的經驗
紀錄和電力消耗沒直接關聯
一開機就算沒有定到位或記錄到
也會耗電....
不過WBT-100 還算滿會撐的
在不開藍牙純紀錄軌跡上
用原廠電池 (3.7V 不知幾mAh),試過14小時 還有電
如果去買 6108或3650 手機用電池
雖然比較厚 (後蓋用橡皮筋固定)
但如買到3.7V 1000mAh的電池
因該可以撐更久

但要我測試~哪天再說

另外,與其用時間來記錄軌跡
還不如用距離來記錄
只要他還再一定範圍 (最小範圍 10m)內
如停車不動,就不會紀錄
而移動一定距離,就會紀錄
這可以減少很多紀錄點數
(之前紀錄14小時,跑了453.95km,只記錄了5653筆紀錄點,離極限25360筆還很遠呢

至於兩點間休息多久
等由WBT-100 抓下軌跡
於Google Earth 上觀看時,就會有時間顯示
然後看時間顯示,就可以知道兩點間停留多久了
今天更新了新的韌體 3.31.6230.R40 及 G-Tool V2.80
定位方面還沒有測試
但G-Tool 目前發現新增的
Command 頁籤裡的 混合記錄軌跡模式 及 Track頁籤 裡的3D立體軌跡
有點疑問

其實明天後測試幾次大概就知了,但還是想問清楚點
首先 混合記錄模式,共分為時間、航向、速度、距離
其關係是?
如選擇 時間、航向、距離
是只要一個成立 (過5秒或航向改變10度)就會紀錄,或三個都成立才會紀錄?
如航向不變,距離(50m)還沒到,但時間過5秒,假設記錄了
那下一秒距離到了,或航向改變了,會在紀錄嗎?
另外時間、航向、速度、距離
是由哪裡設定參數(左側的相關條件格子嗎?)
那速度是跟 速度自動記錄2 條件一樣嗎? (同理航向跟 航向自動記錄1 條件一樣嗎? 但這引響不大)
而速度自動記錄模式
速度為0不紀錄
10公里以下 2秒記錄一次
40公里以下 5秒記錄一次
70公里以下 8秒記錄一次
100公里以下 10秒記錄一次
100公里以上 20秒記錄一次
這一點在混合記錄模式時,會跟時間(如5秒)有改變嗎?
會變成就算40公里以上,也會5秒紀錄一次??
另外3D立體軌跡
我試著用舊紀錄轉換後,在到Google Earth 上看
確實整個軌跡都依高度變化 飄浮在半空中
但一但用Google Earth 的立體地形,軌跡還是漂浮在 立體地形上
原本的軌跡在立體地形上還可以看出爬山的情形,現在飄在空中

目前想不到有啥用途 (一個閃光~協助建立立體模型用????)
Timber Wolf wrote:
那是不是這樣講
如果以WBT-100,200,201這3台來講
100==>算是功能最多(多電子羅盤),可塑性高(可更新韌體)
201==>收訊最好
因為也想買WBT-100,但還在觀望中
謝謝!!
WBT100原廠的定位引擎效能對要求很高的朋友可能沒辦法滿足,但可塑性比較高,所以有些朋友的要求,我們也盡量滿足大家
WBT201,容量是13萬筆資料但目前並無更新功能(說句玩笑話,要還有更新功能,我不幹了...因為大家的慾望有時後真的很難一一滿足...開玩笑啦︿ ︿,其實你們在網上的鼓勵,對我們研發人員很重要),因為效能好很多所以..希望到時大家能多給我們指教。
kcchow2005 wrote:
小弟已更新版本,發覺在冷開機時只需 3 分鐘,而在空擴地方定位時間亦好象加快了,但是在窗邊時仍無法定位,當時的訊號強度是 3 支在 35 以上,另加 4 支在25 - 35 之間,定了約30 分鐘仍然未完成,但其他兩台同時開始接收的第三代接收器只需一兩分鐘已完成 3D 定位,
請問新版本是否有改善接收功能及定位時間或條件?
這樣的測試是OK,但冷開機的話是不公平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為WBT100的擷取信號靈敏度是-142dBm,SIRF III我記得是-146dBm,那表示信號若低於-142dBm,當然會無法定位。
說到這兒 容我跟大家介紹何謂擷取信號靈敏度與追蹤信號靈敏度有何不同。
擷取信號靈敏度:信號從很弱慢慢加大,直到接收機可以接收到的信號的那一剎那的信號感度
追蹤信號靈敏度:信號從很大慢慢變弱,直到接收機收不到信號的那一剎那的信號感度
SkyLuke wrote:
WBT100的GPS與電子羅盤相互校正功能配上 Papago R12 PC 版 , 我覺得很好用 , 因為車的行進方向可以固定 & 靜止停車時小車車就不會轉不停了 , 不過這版軔體在軌跡記錄模式下設為定時記錄時 , 這個功能就不能正常工作 , 預設的自動記錄模式(速度)是 OK的 .
我請我們工程師注意一下,目前WBT100已經請另外一位工程師負責,這次新版的韌體與G-TOOL就是他負責的。
hanjie wrote:
WBT-100 有沒有可能再增加紀錄的點呢,或是否可利用USB連接到任何一台沒有安裝G-Tool及GPS Receiver Virtual Com Port 等驅動程式的PC後,直接就可像一般隨身碟在系統上看到WBT-100並存取log data,將data以email寄出備份後,即可清除WBT-100內資料再繼續紀錄?
我會請該工程師再將容量加大的測試版韌體釋出,但是先說明這個出問題我不保證...不過應該不會啦,最主要的原因,讀取軌跡的時間會很久
leedashone wrote:
再請教一下.. WBT-100 若做為單純的紀錄器使用.. 將間隔設為 5 分鐘左右,
大概耗電量可以撐多久?
想像一個 GPS Logger 的經典應用場景:
某老婆要知道老公的行蹤, 於是在晚上把 WBT-100 偷放在後窗的面紙盒裡面. 因為後窗沒隔熱
紙, 所以應該會收訊不錯. 又因為只要記大概的行蹤, 所以間隔 5 分鐘就夠用了...
車子是停在車庫裡的.. 因為不能讓老公發現, 所以前一天晚上老婆偷偷的拿著 wbt-100 放到車
子裡面... 但也因為如果車子是停在車庫裡的..把 WBT-100 放到車上時自然也沒辦法做冷定
位... 那麼.. 這台 wbt-100 會不會放到明天早上就沒電了.. 根本沒辦法使用?
有辦法可以解決這種應用的方式嗎?
WBT-100 能智慧的啟動搜尋功能嗎? (例:開機後,隔一段時間才掃瞄一下, 有一丁點衛星訊號
才啟動搜尋, 以免徒耗電力...) 或是, 可以外接電池嗎? 或有其他的徒徑?
WBT100嚴禁使用於感情不睦之情侶或夫妻,使用者,本公司並無任何保固與精神賠償.....

充飽電把藍芽關掉,應該可以記錄15小時左右
你的建議....可以考慮 我在研商看看
Mattjo wrote:
今天更新了新的韌體 3.31.6230.R40 及 G-Tool V2.80
定位方面還沒有測試
但G-Tool 目前發現新增的
Command 頁籤裡的 混合記錄軌跡模式 及 Track頁籤 裡的3D立體軌跡
有點疑問
其實明天後測試幾次大概就知了,但還是想問清楚點
首先 混合記錄模式,共分為時間、航向、速度、距離
其關係是?
如選擇 時間、航向、距離
是只要一個成立 (過5秒或航向改變10度)就會紀錄,或三個都成立才會紀錄?
如航向不變,距離(50m)還沒到,但時間過5秒,假設記錄了
那下一秒距離到了,或航向改變了,會在紀錄嗎?
另外時間、航向、速度、距離
是由哪裡設定參數(左側的相關條件格子嗎?)
那速度是跟 速度自動記錄2 條件一樣嗎? (同理航向跟 航向自動記錄1 條件一樣嗎? 但這引響不大)
而速度自動記錄模式
速度為0不紀錄
10公里以下 2秒記錄一次
40公里以下 5秒記錄一次
70公里以下 8秒記錄一次
100公里以下 10秒記錄一次
100公里以上 20秒記錄一次
這一點在混合記錄模式時,會跟時間(如5秒)有改變嗎?
會變成就算40公里以上,也會5秒紀錄一次??
另外3D立體軌跡
我試著用舊紀錄轉換後,在到Google Earth 上看
確實整個軌跡都依高度變化 飄浮在半空中
但一但用Google Earth 的立體地形,軌跡還是漂浮在 立體地形上
原本的軌跡在立體地形上還可以看出爬山的情形,現在飄在空中 有點難看
目前想不到有啥用途 (一個閃光~協助建立立體模型用????)
這位朋友,感謝您這麼細心 讓我為您一一道來
1.混合模式是01上朋友建議的,只要任一條件成立就記錄,並再由記錄那一點的的資訊來做下一個成立條件的基礎
2.要進皆設定自動模式的值,點選距離模式輸入的方塊在按F10即可設定,基本上應是任一條件觸發即可,假設你時間設定一秒,那速度模式也變的沒意義...
3.另外3D立體軌跡,事實上你也可以不用,你知道嗎,許多地方在GOOGLE EARTH上,明明是高樓,但卻整個平坦,所以高度可以讓我們感覺到實際的位置,另外向我回老家經過雪山隧道,這時候3D的軌跡就可以穿過,當然在外國我有些朋友他們玩跳傘,可以透過這樣的方式實際看到高度的狀況....
allai wrote:
WBT100原廠的定位引擎效能對要求很高的朋友可能沒辦法滿足,但可塑性比較高,所以有些朋友的要求,我們也盡量滿足大家
WBT201,容量是13萬筆資料但目前並無更新功能(說句玩笑話,要還有更新功能,我不幹了...因為大家的慾望有時後真的很難一一滿足...開玩笑啦︿ ︿,其實你們在網上的鼓勵,對我們研發人員很重要),因為效能好很多所以..希望到時大家能多給我們指教。
WBT201 容量可到13萬筆資料~

這樣如果使用距離模式,並且20m紀錄一筆
13萬 * 0.02km=2600km 繞完台灣兩圈都有剩
設定成10m紀錄一筆
13萬 * 0.01km=1300km 台灣繞一圈還可以晃北海岸一趟

allai wrote:
這位朋友,感謝您這麼細心 讓我為您一一道來
1.混合模式是01上朋友建議的,只要任一條件成立就記錄,並再由記錄那一點的的資訊來做下一個成立條件的基礎
2.要進皆設定自動模式的值,點選距離模式輸入的方塊在按F10即可設定,基本上應是任一條件觸發即可,假設你時間設定一秒,那速度模式也變的沒意義...
3.另外3D立體軌跡,事實上你也可以不用,你知道嗎,許多地方在GOOGLE EARTH上,明明是高樓,但卻整個平坦,所以高度可以讓我們感覺到實際的位置,另外向我回老家經過雪山隧道,這時候3D的軌跡就可以穿過,當然在外國我有些朋友他們玩跳傘,可以透過這樣的方式實際看到高度的狀況....
老大,這種密鍵也不早點說

當然馬上打開看
點選距離模式輸入的方塊,在按F10 ~會出現自動記錄1&2 的設定模式
點選時間模式輸入的方塊,在按F10 ~會出現SBAS 模式開關 (可惜這目前沒啥用

不過我沒有更改,直接按下Get Setting
怎麼跟你之前說的 速度自動記錄2 的條件不一樣(自動記錄1 看來是 5km/h以上時 航向改變10度紀錄一筆)
之前說的是
速度為0不紀錄
10公里以下 2秒記錄一次
40公里以下 5秒記錄一次
70公里以下 8秒記錄一次
100公里以下 10秒記錄一次
100公里以上 20秒記錄一次
但直接抓取WBT100設定值時,卻是
速度為0不紀錄
1公里以下 2秒記錄一次
10公里以下 5秒記錄一次
40公里以下 8秒記錄一次
70公里以下 10秒記錄一次
100公里以上 20秒記錄一次
不過看在你提供密鍵的情形下,就不在追究

這下反而要想怎樣設定 速度自動記錄2 的參數了
速度為0不紀錄 (如沒有電子羅盤支援,一直飄的情況下,看來可以忽略)
5公里以下 15秒記錄一次 約20m 紀錄一次 (假設一直前進)
10公里以下 10秒記錄一次 約27m 紀錄一次
40公里以下 2秒記錄一次 約22m 紀錄一次
70公里以下 1秒記錄一次 約19m 紀錄一次
100公里以上 1秒記錄一次 約27m 紀錄一次
這樣也不錯 (在測試看看)
再加上使用混合紀錄模式,和航向自動記錄1 結合
這樣就算70km/h 過彎,也可以畫出漂亮的弧形了

不過不過 混合紀錄模式 中 使用距離(50m) 和 航向自動記錄1 (5km/h 10度)
記錄下的Track 還是有些怪
這是理想中的紀錄,而不是斜線或直角
下面是有點問題的
下面使用時WBT100都盡可能水平放置固定
(幾次使用下來 WBT100如放置有斜度或垂直時,會引響電子羅盤,Track紀錄也有些偏差)
來回過同一個彎道,航向自動記錄1模式就有時沒觸發
在過平交道時,有一點看來和距離模式沖到了
出地下道後左轉
出地下道 10秒後~航向自動記錄1模式才觸發
不過考慮到地下道的引響 (遮蔽約50m)
GPS追蹤信號的靈敏度算可接受範圍
不過已經畫的很漂亮了,畢竟是有一定高速下
我覺得在這種價錢下WBT100 還有這麼多功能好玩
allai 大大實在功不可沒

不過這下,如想依狀況,更改紀錄模式參數,但之前的設定也不錯時....
G-tool 的命令區,不知能加入 自訂模式1 自訂模式2 自訂模式3 這功能。有PDA時更能輕鬆切換

看來又要麻煩allai 大大了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