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0

MIO 268新版圖資(3月底釋出)問題回報討論請集中在這一篇。

向cychiug敬禮
謝謝你,太利害了,感恩
我也談一些使用Mio268的經驗
1.上一版,設經由地時,你只能看到,起點到經由地之間的路徑
這一版,已經改善,可以看到起使點-經由地-終點的完整路徑規劃,不錯用
2.昨日從竹東到桃園的桃源仙谷
mio268規劃很合理,讓我很順利找到(約36公里從關西交流道下)
3.希望修正後的268就如cychiug所說的像飛一樣
4.mio268,美工實在有夠差比起G10,加油
r5299jerome wrote:
聽樓上大哥建議,將景點分類全關閉,仍有delay現象
快速行駛始時,畫面漏斗一直出現
畫面比例自動切換時也會有delay現象


這個部分是因為他更換顯示地圖的比例~可能因為速度不同時~他必須切換不同尺寸的地圖檔~所以造成的DELAY情形~

可以改善的方式~妳可以試試看設定「地圖自動放大的時速」~這樣他更換地圖的比例減少後~應該會好一些~

根本辦法~當然是要請MIO去增進切換的效能嚕~
Randolph wrote:
我覺得這段就省省了....(恕刪)


先聲明,我無意挑起大陸與台灣工程師的論戰,不過我要說明的是,台灣工程師在產業環境成熟度和經驗上(GPS/GIS這個產業),目前是都比大陸工程師成熟的。

我的講法,其實是針對台灣大部分的電子大廠的政策做反應,並不是針對大陸人,身為一個在這個產業這麼多年的軟體人員,看著台灣從產線、硬體到現在連軟體都轉移到大陸時,希望在GPS/GIS這個產業上,在台灣還有環境優勢的情況下,希望這些大廠們重視台灣的研發人員,這是我希望表達的意思。

如果因為我這樣的訴求,讓您覺得有什麼不妥或不舒服的,我感到抱歉。

至於你說的,我有什麼證據說明Mio軟體不是在大陸開發的?等等的問題,也許你真的比我瞭解,不過,我當然是以我在這個產業這麼多年的經驗來說,我想我對這個產業目前的現況也算是瞭解的情況下,提出我的一些「感嘆」之語。

我想,我最終目的還是希望,這些電子大廠,除了「利潤」考量外,也要考慮一下台灣的社會狀況和不同產業的狀況,不要一味的往大陸跑,這些大老闆們可以跑去大陸,可是在台灣的這些小老百姓們,卻跑不掉不是嗎?

當然,我的前提還是,這個產業,目前在台灣還是有競爭力的,可是,這些人才,目前卻不受到電子大廠的扶植,這的你又有比我有更深刻的瞭解嗎?我想,至少我是在其中的,也許你也是,或是你已經是派駐大陸的主管階層了!

你就當我是抒發個人感受吧!到也是可以省省了去回應我的「無知」說法了!不是嗎?
r5299jerome wrote:
1.我在高架道上車速...(恕刪)....
4.基隆路一段到永和,不讓我上基隆路高架,卻要我執行至辛亥路右轉再走水源?
從濱江街回永和,不讓我上新生也不讓我上建國高架,要我繞松江路接建國北路平面車道?
導航邏輯有點怪怪


老兄, 請問一下您永和的終點是設在哪裡?
我剛才試了一下我的228版268,終點設在永和的"中正路"
這樣怎麼規劃都會叫我上基隆路高架耶!!

怎麼試不出您的現象啊? 還有您說不上新生或建國高架,有起終點的例子嗎?
我很想評估一下我到底要用哪一個版本去導航.......

謝謝您!!!!
感謝 口木兄 及其他 仁兄 的加油與鼓勵,我想大家的目標是一致的,那就是希望自己手中的 Mio 268 不要被揚棄淘汰,畢竟,當初買他時,衝著的就是旗艦專業的導航機的廣告。

看到 Allai 兄在另一個 Topic 解說 GPS 的奧秘,令我不僅深感敬重,心中也激起一股思流。下面的言論不是要引起論戰,但或許可提供給現代 IT 人思考一下。
IT 單位目前除了在專業的 software company 外,IT 單位是不是都被定位為 support 單位,大家對 IT 都只是想成那只有寫寫程式,做做系統而已,沒什麼創造性,自然也就沒有什麼重要性,所以,很多公司都把 IT 只定位為 support,也不怎麼重視他,因此,一堆 IT 人在公司 IT 單位窩的很無趣。但,IT 人真的只是這樣嗎?這真的值得眾多 IT 人好好思考。
以 GPS 這個領域,我覺得 IT 就很可以揚眉吐氣!而不再只是聽 Hardware RD 的指令再做事!為什麼?整個 GPS 分為兩大塊,一是硬體接收機與訊號處理器,另一就是系統導航軟體。就 GPS 而言,哪塊較佔優勢,坦白說其實是一樣的,但是,若是仔細思考,應是系統導航軟體較 hardware 佔優勢!為什麼呢?各位想想看,整個 GPS 系統,哪個部份跟 user 操作最息息相關,答案是軟體介面與導航精準度,但這兩樣都是靠 hardware 來構成的嗎?不是,好的 GPS 系統靠的是 IT software 來處理訊號接收及硬體濾雜訊後的一切資料處理,而這部份 IT 人應跳脫 IT 基本有的 programing concept,結合 GPS 資料處理及數學相關理論 knowledge 去開發一套精準且強大的導航系統!因此,由 Mio 268 及其他家 GPS系統看來,整個 GPS 系統若由 IT 人主導並去訂定相關規格,我認為 GPS 系統可以做的更好,但這前提是這 IT 人必須要有好的 IT background 加上其他領域知識,才有辦法制定一友善、快速且精準的 GPS 系統導航軟體;反之,若由 hardware 人指導,那做出來的系統會有點跛腳跛腳的感覺。
所以,IT 人要加油,除了,IT 紮實功夫外,也要有創新力及多涉足非 IT 領域的東西,這樣做出來的系統才會盡善盡美。
參考 ITIL & ITSM 會吸收到不少知識喔~~IT不再是定位為救火團隊

http://taiwan.cnet.com/news/software/0,2000064574,20104177,00.htm
http://taiwan.cnet.com/enterprise/casestudy/0,2000062888,20088461,00.htm
回覆 essentia

起點:永吉路,終點:永和永和路二段
理想規劃:(268舊版)
1.永吉路市民大道-水源-中正橋(最快也最順,因為我就在市民大道口啊)
2.永吉路-松隆路-基隆路(高架道)-福和橋-永利路-中山路-永和路二段

268新版規劃
2.永吉路-虎林街-松隆路-基隆路二段.三段.四段(平面)-汀州路-永福橋(公館6點以後大塞)
-永貞路-中興街-永和路二段(繞很大一圈)


起點:濱江街,終點:永和永和路二段
理想規劃:新生高架橋-仁愛路-重慶南-中正橋
268劃:松江路-建國北平面-辛亥-永福橋--永貞路-中興街-永和路二段(繞很大一圈)




r5299jerome wrote:
起點:濱江街,終點:永和永和路二段
理想規劃:新生高架橋-仁愛路-重慶南-中正橋
268劃:松江路-建國北平面-辛亥-永福橋--永貞路-中興街-永和路二段(繞很大一圈)


濱江街如何走可以上新生高架橋?
我是真的想知道,因為這的確比較理想,可是要我自己走真的也只會走建國下來轉中正橋.

那天從北投往國軍文藝中心,不錯,268一路都是理想規劃.由洲美->環快->桂林路->柳州街->貴陽街
堪稱完美演出.

r5299jerome wrote:
回覆 essentia

起點:永吉路,終點:永和永和路二段
理想規劃:(268舊版)
1.永吉路市民大道-水源-中正橋(最快也最順,因為我就在市民大道口啊)
2.永吉路-松隆路-基隆路(高架道)-福和橋-永利路-中山路-永和路二段

268新版規劃
2.永吉路-虎林街-松隆路-基隆路二段.三段.四段(平面)-汀州路-永福橋(公館6點以後大塞)
-永貞路-中興街-永和路二段(繞很大一圈)


起點:濱江街,終點:永和永和路二段
理想規劃:新生高架橋-仁愛路-重慶南-中正橋
268劃:松江路-建國北平面-辛亥-永福橋--永貞路-中興街-永和路二段(繞很大一圈)





插花一下,我用路易通V3.1規劃的結果
起點:濱江街,終點:永和永和路二段
林森北路->重慶->中正橋

起點:永吉路,終點:永和永和路二段
市民大道->重慶->中正橋
新版大馬路規劃大致ok甚至感覺比舊版合理
但一進到巷內就完了

我今天在中和景新街,南華街一帶巷內導航
定位點一直在附近近幾條巷子跳來跳去
5分鐘裡面,系統重新規劃至少5次(衛星有5顆)
這怎麼導航啊?(舊版無此現象)

螢幕顯示前方180m右轉,語音播報前方100m
過3秒鐘,螢幕顯示急速降為35m,語音播報請右轉..

行進間左上角正常顯示即將右轉圖示.路名及距離,語音也正常播報
但畫面地圖卻跳回導航起點,藍色規劃線不見了,車子圖像在路旁(不在路上)休息

一個下午連續碰到好幾次這樣的狀況
這....怎麼導航啊?氣炸




  • 6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6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