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

GPS一些似是而非的觀念釐清

請問一下 allai 大大

有些GPS標榜有Instant Fix的快速定位功能
請問 Instant Fix 究竟是硬體裝置?還是軟體的加速程式?
真的影響很大嗎?
是否預先下載星曆可以達到相同的定位速度?
感謝你的解惑

ychang424 wrote:
有些GPS標榜有Instant Fix的快速定位功能
請問 Instant Fix 究竟是硬體裝置?還是軟體的加速程式?
真的影響很大嗎?
是否預先下載星曆可以達到相同的定位速度?
感謝你的解惑


那算是他軟體的功能
停供可以讓ephemerides 送至基頻IC
可以讓GPS快速定位
你可以參考我以前寫的東西就是這一篇文章的前面
事實上 我覺得很多GPS都已經做的到
或許各家有一點差異
但我個人覺得功能上都差不多
(Instant Fix這個名詞是SIRF 發明的)
只是目前這方面的應用使用者還不是很方便便是
因為要想辦法取得資料 並送至基頻IC
如何取得 這就牽扯到不同產品不同介面
當然要方便 就要花錢 (如使用GPRS到SERVER 下載資料 再灌入IC)
兩位高手回答的相當精采。

這個問題沒人回答,小弟就代為翻譯一下。
stonetp wrote:
請問有人看的懂這兩句話再說什麼嗎??
velocity precision: better than 5mph 10s after power-up, better than 0.5mph 20s after power-up

速度精度:開機後10秒鐘小於每小時5英里,20秒後小於5 英里/小時

stonetp wrote:
heading precision: available 35s after power-up with better than 22.5 degree above 1km/h velocity and better than 1 degree above 10km/h velocity

航向精度:開機後35秒開始提供,行進速度大於每小時1公里時精度小於22.5度,行進速度大於每小時10公里時小於1度
請問一下allai與SanOK大大,現在好像一些手機大廠都要把GPS內建進手機,
內建進手機的GPS與外接的在效能上會差很大嗎?而且內建入手機的
又好像有一種是A-GPS,是用手機的baseband來運算,不知這樣會不會
造成效能變差?

此外,手機內建的GPS晶片,好像就比較少是SIRF的solution了,有些是
Qualcomm的,有些是TI的,有些是Global Locate的,效能上能與
SIRF的第三代晶片相比嗎?謝謝。
我是GPS的新手,有大大無私教導奉獻
讓我獲益良多,謝謝您有您真好!!
allai wrote:
如果有價格考量
就使用比較式的測試即可
但是請你注意一件事情
請勿使用不同廠牌的GPS來比較信號雜訊比
那是不正確的...(恕刪)



請問AL大大,可以解釋這段話的意思嗎 ??為什麼不同廠牌之間不能用C/N值做比較呢

假使都跑相同的程式,例如SirFDemo或是PaPaGo R12(r12可以看c/n)
這樣子拿來做比較的話?
左非 wrote:
請問AL大大,可以解釋這段話的意思嗎 ??為什麼不同廠牌之間不能用C/N值做比較呢

假使都跑相同的程式,例如SirFDemo或是PaPaGo R12(r12可以看c/n)
這樣子拿來做比較的話?

你用什麼軟體看都一樣
因為軟體只不過是把GPS輸出的衛星訊號雜訊比的值 顯示出來而已

我指的不同廠牌
是指GPS IC
比如說你不要用SIRF的GPS IC 跟SONY GPS IC的來比較

chliusis wrote:
請問一下allai與SanOK大大,現在好像一些手機大廠都要把GPS內建進手機,
內建進手機的GPS與外接的在效能上會差很大嗎?而且內建入手機的
又好像有一種是A-GPS,是用手機的baseband來運算,不知這樣會不會
造成效能變差?

此外,手機內建的GPS晶片,好像就比較少是SIRF的solution了,有些是
Qualcomm的,有些是TI的,有些是Global Locate的,效能上能與
SIRF的第三代晶片相比嗎?謝謝。

如果把GPS定位解算核心放在手機的BASEBAND
內建進手機的GPS與外接的在效能上會差很大嗎?
基本上在手機上礙於設計或許接收感度無法比外接GPS的好

事實上應該一點影響都沒有
那就好像是你要算1+2等於3
你在用INTEL或AMD的CPU結果都一樣
以下幾點是我的看法 或許不完全對

1.可以少一顆CPU成本會比較低,雖說理想的狀況是直接把GPS RF端接入手機,但前提是手機BASEBAND比需具具有相同對等的介面,還有些方式是透過一顆簡單的GPS BASEBAND做從FRONT END端從GPS高頻訊號轉中頻在做AD信號處理再透過一些普通介面如UART傳送到GSM BASEBAND來解算。

2.這跟你所提的AGPS有關,因為手機本身便是通訊平台,故可以透過此通訊取得遠方協助的資訊,如星曆資料、修正資料等

3.效能的部分是基於硬體與軟體,SIRF III 的軟體寫得很好,當然其硬體規格也很不錯,而你提到的Qualcomm、T、Global Locate若是單機定位,我想可能還無法勝出,但是若以成本角度、或AGPS的角度或許那會比較適合手機廠商
感謝allai大,我今天才看到你這些對於GPS上,那麼精細解說…

不過部份的內容,對於我個人而言,已經是另一種高深的領域了…(老實說,我看不懂…)

就因為我不是很了解,所以我拿我最近用的GPS接收器的規格,來請教一下A大…(allai大人的簡稱)

或許上面的文章或需要爬文的部份,A大已經說明過了…(原諒我的任性)

我想說這樣也比較清楚、又貼近平時接觸GPS接收器時…

可以多了解一些專業的用詞、術語,又該何解釋??提出一個方向…

這也可以為未來,挑選接收器一個差考…

同時可接收及追蹤 20 顆衛星訊號
接收碼: L1, C/A 碼
快速啟動 (Snap Start) : < 3 秒 ( 在 < 25 分鐘未收到衛星信號 )
更新頻率: 1 HZ
天線型態:內建被動式天線,可外接 MMCX 天線
最低追蹤信號感度: -159 dBm
操作溫度: -20 ℃ to + 60 ℃
儲存溫度 : -20 ℃ to + 70 ℃
操作溼度 : 5% 到 95% 無壓縮條件下
位置精準度:無 DGPS ( 差分修正 GPS)
位置 5-25 公尺圓週率 / 無 SA 碼
加速度 0.1 米 / 秒 , 無 SA 碼
時間 1 微秒 / 同步 GPS 時間
定位時間 ( 平均時間 ) : 重新抓取 0.1 秒
熱開機 1 秒
暖開機 38 秒
冷開機 42 秒
藍芽傳輸介面 : 串聯式 (Serial Port Profile )
藍芽規範 : 第 2 類 ( 傳輸距離至少 10 公尺 / 無障礙物 )
頻率 : 2.400 to 2.480 GHz
調頻 : FHSS / GFSK
RF 通道數 : 79
輸入感度 : -80dBm
輸出准位 : 4dBm
介面端子 : Mini-USB (TTL 准位 )
NMEA0183 輸出版本 V.2.2
傳輸率 : 38400 bps
數據位元 : 8
極性 : 無
停止位 : 1
輸出格式 : 標準 : GGA,GSA,GSV, RMC,VTG./ 選用 : GLL, SiRF 二進位
加速度限制 : 最大 4g
高度限制 : 最高 18,000m
速度限制 : 最快每秒 515 公尺

P.S:A大,謝謝你了!希望我不會造成你的困擾…
殘障手冊申請中~
謝謝你願意和大家分享你的知識..對新手而言有很大的幫助喔!..感激不盡..
GPS收訊的強度要以導航軟體來看比較準, 還是有專門的軟體.
例如小弟P100(SirF III) 同時執行不同導航程式看裡面的衛星狀態,R12收訊明顯強很多 而導航大師弱了點


R12

G10

導航大師


  • 1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