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數與成交量,60天平均,紅色的部份是2009年

但是19年的資料量畢竟也不少,全攤在這個圖上 有點糾結,不易觀察
而且 價 x 量 = 金額,2D的圖上沒有把 金額的大小 作適當的表達,算是比較嚴重的缺點
以前曾經在 Google Earth 中,用Z軸來代表時間的長短,既然Z軸可以這樣做,那麼 X、Y 軸又何必一定要代表經緯度呢?
於是,就利用Google Earth的3D空間 來表達1990 ~ 2009年台股大盤的模型
以下是 60天平均 的 價、量、額 圖形
原點是在 高鐵台中站 上空1000公尺的地方
X軸: 指數 (點)
Y軸: 成交量 (=(成交額/指數)/10,000)
Z軸: 成交額 (億元)
可以把要觀察的年份、月份打開,有勾選的才會顯示
2009年的走勢曲線

每個月的第一個交易日會有標示


點選標示點,會顯示那個交易日的成交資訊

當然,也可以把所有月份的線都顯示出來

20090903
後來覺得 這樣還是不容易觀察,就用一些格線來表達 價、量、額 的曲面
台股模型中的點與線,都必須落在這個曲面上

加上 成交額的等高線

這是一個正立方體裡面的 價、量、額 曲面 範例

1990 ~ 2009 台股大盤模型 - 60天平均.k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