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粗淺的想法,基於不用同眼光去評判。
前提是,對於一個消費者,心裡定是希望產品符合"心目中"的完美無暇,但一個大眾化的產品,如何面面俱到滿足每個人?大家都有預設的心理去看待自己將購買/已購買的商品,包括產品的功能、外觀、價格及任何你注重的地方;每個人的焦點不同,所以發現的問題也不同。
5800這部手機,從出現到上市,一直都是我很想買的手機,但看到了先鋒部隊針對指出了我們在產品出售前,看不到的缺點(漏光等),使我對購買5800考慮更多。
身為消費者可以思考與取捨的,不是嗎?我不是在嘲笑那些先買的人為白老鼠,他們給了我們不同的觀點,理當感謝他們的不滿意。
我想參加測試的人或是撰寫測試報導的人,可能經常接觸到各式手機,或是產品的優點蓋過缺點,他們提供第一手訊息,所以對於細節、缺點比較容易忽略,過他們過於苛責,或是貼上官方的標籤是不公平的。反觀廣大的消費者,可能買一隻手機就要用半年一年,所以相對會比較的苛求,也比較容易有放大鏡的情結。
我注意到每個人回文都會寫到:花這麼多錢買瑕疵品。價格的確是衡量的一種標準,不過誰能定義價格之於商品的標準?就像走進餐廳,一樣是牛排,卻可以賣不同價錢,值不值得自在人心。
商品的瑕疵,至今還沒有一個完整的統計,廠商也尚未做出滿意的回應,我覺得要做到真正客觀,就要拿出消費者的睿智,不是上網發表情緒文章幹罵NOKIA,打電話給客服做發洩情緒的動作。
(題外話,我想做過客服的都知道,接電話不可能直接跟高層有關,品質好壞只能保留,或是聽對方無理取鬧。)
當然,相信會吵的孩子有糖吃,登報或是連署固然不失為最後的方法,團結就是力量,但是實際上沒人說明了漏光會影響手機的什麼功能,哪些人因為這樣的瑕疵而導致無法操作。我瀏覽了許多爭議文,都只說可以放入指甲,"可能"入塵,爽度的問題,並不客觀,因為消費者自己都拿不出有利的證明產品是有問題的。
有些人拿車的組裝做比喻,我覺得是蠻不同的,雖然心情相同,可是車組裝不好會出人命,手機組裝不好頂多手感或視覺效果不好。
過去NOKIA滑蓋的翹翹板問題,維修退換也頗具爭議,結果無疾而終,但爭議之後的機種都有改善問題,下一次要不要當先鋒部隊,你自然會選擇。
回顧NOKIA一向為人詬病的就是售後服務,我想老手或NOKIA愛用者心裡有數,這樣的事我也不是第一次看見,但我下一隻手機還是買了NOKIA,我不是苟同妥協他們的服務態度,而是相信他們不需要讓我常跑維修處。
我個人的手機是N81,曾經有一次騎機車從口袋中掉出來,卻只是外表一點磨損,但N81的滑蓋買來後,用過幾次就鬆了,你說手機好壞,端看你怎麼定位它。
目前因為漏光無法接受5800的板友,可以轉賣造福想買的人,或是繼續抗爭維護權益,一樣造福廣大的使用者。
就如同許多板友說的,大家都有發表文章的權力,也有選擇看與不看的權力,但是我想現在最需要的就是理性和有建設性的文章探討,不是筆戰抱怨。
開一個玩笑結論:就是越期待越容易失望,越早買越容易犧牲。但我個人還是會買5800,因為相較之下便宜嘛!

最後也感謝大家看完我小小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