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微軟在她們的 Pocket PC 上裝了電話功能, 稱為 "Microsoft Windows Powered Smartphone 2002." 同時 Handspring 也出了 Treo, 也只是在 PDA 的 OS 上加入了電話功能.
照以前的講法如果能上網, 裝 app, 跟 PC 同步, 可當 PDA (Pocket PC, Palm, Windows Mobile) 就可以稱作 smartphone, 但如果是照這個基準那現在很多電話都可以當作 smartphone. 所以我只能以個人主觀的基準來解釋.
有很多小地方, 但基本上我認為至少要有:
* 能讓開發者願意開發軟體的 platform - 讓使用者有選擇.
* 雲端 - 讓使用者不限制於電腦前面.
* 接近電腦的功能, 但不是模仿 - (連下面一起解釋)
* 能 stay connected - 這個有點廣泛, 所以我據個例子. 對我來說如果今天去你去那個國家旅行或出差, 你能在不帶你的手提電腦情形下, 只利用你的電話在休閒 (照相, 上傳, 社交網站, etc) 和工作上 (email, 文件編輯, etc) 就能取得平衡就算是 2010 年的 smartphone.
但最大的差別就是讓使用者在功能 (app) 上有選擇, 也是目前 Nokia 急需要的: 更多的開發者跟好的開發平台. 有多的開發者, 使用者的選擇就多, 而不是只將就於 Nokia. Nokia 一直強調 N8 的社交功能, 但如果今天多了一個新的 web 2.0 社交網站, 我不知道要等多久才會在 Nokia 才看到.
另外 Nokia 在 OS 上有 fragmentation (分裂?) 的問題, 原因可能是出在 Nokia 是以硬體起家而不是軟體. 可以看看以前的 Nokia 手機, Nokia 讓使用者更新 firmware, 但等新的產品一出, 舊款就算是 end of life 而不繼續支援. 反過來在看看今天的 iOS 跟 Android 就很容易知道現在的潮流. 你兩年前買的 iPhone 3G 現在還是可以更新到 iOS4, 或者 HTC Hero, Sony Ericsson X10 (雖然有點慢...) 這與 PC 的 OS 不是一樣嗎?
以 2010 來講我覺得要稱為 smartphone 至少要以上幾點才夠格. N8 在兩年前說不定還可以算是 smartphone, 但現在只能算是 feature phone.
當然這是以市場潮流和我的角度來分析的, 並沒特別針對某些 OS.
以上是我的官方說法
私底下我認為需要每天晚上充電, 價錢高於美金 $599, 螢幕大到可以在碰到搶匪時當武器, 或掉在地上會讓你心痛的就算 smartphone. (尤其是第一項)
-------------------- 以上是針對 smartphone 的定義 --------------------
樓主如果我以上打的對你沒意義的話那其實 N8, iPhone4 哪個都可以 (iPhone 4 成像也不錯!). 選自己喜歡的硬體就好.
鋼杯 wrote:
個人認為智慧型手機的...(恕刪)
蛤那我不要送你了

我是覺得......自己喜歡就好
買來一堆功能用不到,或者買完才在罵那個多難用那個不好用.......
這樣不如買海豚機,接打電話就夠了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