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K wrote:
於是我拿去台中朋友的小店家
後來原因是...主機板某原件燒毀...的確是因為流汗然後導致電路短路...(恕刪)
連朋友的小店都這樣說了其中一隻...
那...說不定真是每隻都受潮了...
只能說他可是"友情修理"了,
若不是"友人"的話,說不定也是一句"受潮",要換板子(當然在外面換可能比原廠便宜啦...)
說句實話,我最長的一隻手機,使用了三年多,
最短的一隻,可能不到一週,算算應該也用過不少隻了吧?
怎沒人說過我受潮?
很多情況下,其實不淋雨沖水,也會受潮,
如夏天從冷氣房出到外面,眼鏡就會起霧. (若是手機,說不定就是會產生水氣了)
很久以前穿雨衣騎車,是沒被雨淋濕,不過雨衣內還是有濕氣. (若手機繫在腰上,誰知會不會就真有溼氣在內?)
一次說受潮,也許是乎弄,但每次,連友人也說受潮...這...也許要看一下個人使用習慣及環境了...
舉電腦做例子,似乎也還不大正確,why?
若是用DIY來說,保固是每個單體的保固,
也就是說,若因不慎燒了主機板上某個零件,相信該沒那一家會說收您50幫您修吧?
(收50說不定還得說是暴利,因為若電感或電容說不定只值幾毛錢哩...)
個人淺見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