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果, 過一陣子要拿出來穿, 發現受潮發霉
國際大廠耶, 不是Hugo Boss 就是 GA, 每件都破萬,
怎麼能賣給消費者這麼容易受潮發霉的衣服,
還整天都開除濕機, 衣櫥狂塞克潮靈
只差沒有把衣服塞進"電子防潮櫃"而已
又沒淋到雨, 也沒滴過水, 連拆都沒拆過
怎麼會受潮?
那我是不是可以直接拿回去退貨?
這種情況還蠻常發生的, 尤其是最近梅雨季
零晨四點, 剛睡醒, 突發奇想, 沒別的意思
體積又小,功能又特多...,一隻可以陪吃飯,陪洗澡,陪上床拍慾照,陪上山下海遊玩的機子。
不過廠商應該提供更多的數據分析,當然,數據真不真實?提出來好不好看?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比廠牌,提出各家廠牌維修故障分析比例,如果某牌特別高,那就不是通例了。
比體系,代理商與原廠的維修故障分析比例,如果某代理商或是原廠維修體系“受潮“的比例偏高,那就不是通例。
比價位,不同價位手機“受潮“維修的比例分析,如果只有高單價的才會比例偏高,這也不是通例。
當然啦,一定體積塞進更多東西有一定難度跟要放棄些立場,不過要說清楚,讓人心服口服。
那些技師這麼忙,平均每幾分鐘要修幾隻手機的,才沒空管這些吧,只想趕快交件,情有可原。
但背後(至少原廠)一定有分析的單位去搞這些資料,只是消費者不知道看不看得到這些資料?
有人的地方就有恩怨,有恩怨的地方就有江湖。
也很少看見數位相機受潮或怎樣
真的很少看見電子產品在「短時間」內受潮而影響使用
如果真的是這樣容易受潮,我想我們必須要去抗議
要手機出廠時整盒或是整個手機用真空包裝
不然放在手機店裡受潮不就算在我們消費者頭上,買了不就算自己雖
沒人掛保證手機店裡的新手機不會受潮
有時候手機放了一兩個月,兩三個月,真的有未買先受潮的可能性
------
我覺得是現在維修手機的公司,因為報修單多到滿出來,沒時間一一處理
不如就一不做二不休的.......................「你受潮」、「不要跟我囉嗦,說你受潮就是你受潮」
................我受潮咧..............
『我』人站在『高』處看海『潮』行不行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