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能低

以我所知的狀況
雜牌手機(非主流品牌,貿易商自己代理進口)
一支成本約3000元(不同規格價錢不同,含備品機、備料、維修公司的錢)
通路商進貨一支約3300元(賺一成)
賣給店家一支約4000元(約一成到一點五成)
店家一支賣個5000到7000元是很正常的(賺一成到三成)
當然,品牌手機,像nokia這種,進貨價格比較硬,店家利潤較薄
但是
絕對不可能『一支賺1000』


如果你相信他說的,那就相信吧!

相信家裡有開通訊行的都瞭解
通常手機的盤價都是現金含稅盤(資訊商品報價未稅居多...所以採購時都會問這是含稅未稅)
為什麼要說含稅的問題...因為手機通訊行開發票的情況...不多...(一般通訊行)...就出現了洗發票的行業
還有通訊行現在主要都靠手機門號和二線手機維生和盤購(盤購含REBATE)
門號補貼大家大概都知道有幾千塊(依照續約和新申請有所不同..當然門號商也不同)
而二線手機通常大陸製造..大陸的義烏和深X那邊有通訊城...千隻報價都低到驚人...品質我覺得勉強可以接受
(兩百萬畫素觸控手寫+MP3+藍芽=成本約台幣2400~2800..藍芽耳機成本約一百五..甚至不到...電池一顆三十)
所謂的盤購是指..通常通訊行會賭某幾隻手機..(某甲賭N95...某乙賭K810I).會在賭的那隻手機上下比較多單...單
多成本自然低(還有廠商背景)..當某甲缺K810i就跟乙調貨...如果有策略聯盟價格就自然低囉...如果手機降價...他
殺價自然也比別人兇...因為庫存多(沒有人會賭N95...因為降價空間過大...降了多會死人)
日前跟朋友聊天(盤商)一線手機利潤大都在3~5%左右如果以一萬元來算...當然賺不到一千
一隻逼近兩萬六的或許可以賺到超過一千...但是要是洗發票可能可以拿到更多一點...

所以假設它成本在兩萬六以下...可以洗成未稅手機,或是門號手機(門號別人配..但是你買手機...這說起來有點複雜)
以上是我知道的提出來.....老實說可以從通訊行和資訊賣場...這幾年倒閉的程度就可以知道...有些手機廠商是真的
賺幾百就跑...資訊更慘...一塊主機板賺五十就跑的廠商很多.......一塊低價主機板一台DVD燒錄機可以殺價超過兩
百的店...肯定是有問題........

我想MOBILE 01裡面一定有在PCHOME和YAHOO的廠商......這兩間都是喜歡廣告商品賠錢賣的廠商.....所以
拿它上面的價錢去倒算肯定不對...當然這是在他促銷活動的原則下......我想應該支持服務好價差尚可的店家
永遠比買到便宜服務一肚子氣的店家好
四無君 wrote:
聽樓上某幾位大大說的...(恕刪)
贊成 四無君 的想法!
我覺得真的是要在業界作過,才知道事實
手機每個店家都在賣,A店賣的N95跟B店賣的N95,是一樣的,問來問去底價都是差不多
店家想在手機上多賺錢?機率比較小(所以就會有所謂報天價的店家,想試試可不可以撈一筆)
手機賺不太到錢(較熱門、大廠的手機,不要說賺不到1000元,有的甚至只有500元)
但配件呢?台灣的配件小廠多到像小強一樣,且成本超便宜;店家的利潤幾乎都是從配件來的呀!
*再者,要在不同的店家買到相同的副廠配件,機率並不是那麼大就是了;所以店家當然可以說他賣的副廠配件比其他店家的副廠配件好!
副廠傳輸線一條成本兩位數,賣你200~350都有人接受(沒辦法,原廠部品太貴)
皮套、果凍套、電池等等就更不用說了,價格隨店家開,單看顧客接不接受
消費性電子產品普及的結果,就是微利時代的來臨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