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用過幾隻SonyEricson的手機(W950, w810...),總覺得手機裡的翻譯看起來很彆扭,有些語法或用字都很像是大陸或是香港那邊的用法,之後和朋友討論也是得到相同的結果,想說是不是因為我們的語文能力下降了(現在會火星文的台灣人聽說特別多Orz)還是說台灣其實已經漸漸的靠向對岸了呢 : P
總之,就是覺得手機已經漸漸變成我們日常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試想,每天用手機的次數說不定還比見的人還多呢,身邊就有很多御宅族,買東西就上網買或用電話叫 Orz),而在這種情況下(天天耳濡目染),總有一天我們是不是就會被對岸同化了呢!!(不攻自破耶)
雖說現在企業已漸漸外移甚至植根在對岸了,大家也因此加多了更多與對岸接觸的機會,但我們是否仍應保留台灣自我的風格和特色呢(根留台灣呀),試想如果連這些都失去了,那我們還能夠保留些什麼呢。(難道要開發出一套台語輸入法?)
哈哈!!拍謝拍謝,很不小心就把事情搞的非常嚴肅了 : P
不過言歸正傳,個人覺得Nokia在手機本地化(Taiwan)這方面真的是做的挺不錯的,雖然功能上仍需要努力呀
: P
所以希望SonyEricsson 能在手機本地化方面更加加油,這樣也不枉我們這麼死忠的支持妳啦 ^_^
要說本地化也對也錯...
早期T28等...甚至更早的手機,
說明手冊可是繁體簡體英文各一本,
手機內建語言也有繁體簡體英文等...可選,
輸入法也很多.
甚至選繁體中文介面簡訊想打簡體中文或是想讀都不成問題.
可是被Sony併掉後,不知是成本還是程式越寫越大,
介面只剩繁體中文跟英文,
說明書省掉倒是還好,環保麻~
大家都知道,目前除了中國之外,東南亞華僑、美加紐澳華僑用簡體中文的人越來越多,
如果有生意上的往來這樣很不方便...
我是從那個時代就開始用筆劃輸入法,那時候筆劃輸入法真得很好用,叫我用注音很不習慣,
可是SE近期的手機在台灣賣的都是預設注音,每次還要手動切換很麻煩,
且現在打不出簡體中文沒關係,最怕讀的時候有缺字.
手機介面早期其實並非都是中國語法,據說當時易利信中文是在新加坡研發的,
感覺SE的手機可能是要做市場區隔,最近的中文已經比較像是台灣的語法了.
目前全球化是不可避免的趨勢,能溝通最重要,沒必要過度堅持,
不過好像不僅台灣有這問題
就像中國政府單位也開始要求當地節目主持人不要學台灣主持人的用語,
台劇一些劇情也要刪改

Uber輸入介紹碼5120b搭車享優惠. https://www.uber.com/invite/5120b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