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SONY的「Feel」技術可望解決藍芽好賣不好用的難題

讓消費者更容易使用藍芽技術是今年藍芽全球大會(Bluetooth World Congress)的討論重點,不解決這個問題,消費者對採用無線技術總是心存疑慮。藍芽聯盟一直在尋求如何讓消費者快速設置藍芽連接,而不像現在動輒要花上幾個小時。最終目標是消費者拿出內置藍芽功能的設備,能夠在五分鐘之內執行並且與其他設備互連。

SONY公司的一個部門近日表示他們已經做到了,但其它廠商卻對此持懷疑態度。易利信旗下公司Ericsson Technology Licensing總裁Maria Khorsand在專題演講中表示,消費者對藍芽的接受度是「我們產業最需要迫切解決的問題。」

2002年全球總共生產了接近3,000萬套藍芽設備,這幾乎是WLAN晶片的兩倍,藍芽聯盟預測今年的出貨量還將上升,達到7,000萬到1.2億套,這顯示藍芽將成為成熟的產品。

但是,一個殘酷的現實是,「雖然很多產品已經推出,但消費者並沒有使用藍芽功能。」美國國家半導體(NS)無限系統部總經理Per Forsberg認為,「我並不認為藍芽已經在與無線WLAN的競爭中獲得了勝利。」

為了能提高藍芽產品的可用性,SONY公司推出了其專有的藍芽技術,名為「Feel」,可以用來為SONY公司的產品提供藍芽的快速且方便的連接。FEEL能在當手機及PDA接近個人電腦等設備時,在其間進行用戶認証及內容傳輸,使用的是無線標籤(tag)技術。

SONY掌上型電腦公司總裁Masanobu Yoshida表示,FEEL能夠讓用戶「立即連接,一個步驟完成,立即使用」,大幅方便了藍芽用戶。盡管這是SONY公司的專有技術,但Yoshida表示很樂意藉由授權方式將這個技術分享給其他用戶。CSR公司是SONY在藍芽開發方面的合作夥伴,該公司CEOJohn Hodgson表示:「我們可望在明年推出產品。」


資料來源:電子工程專輯
2003-06-24 12:57 發佈
呵呵,第一次聽到SONY願意跟其它廠商分享技術的說...



不過話說回來,藍芽對於一些大眾型消費者而言,真的是一門很複雜的設定學問
另外自己個人用的心得是,藍芽連線仍然不是很穩定,連線距離也差強人意
看來日後選購藍芽產品,都要盡量找Class 1的產品囉...
生平最恨只有一張嘴,而毫無半分建樹的人!

<!--引言開始 (您引用了全部文章,請適度引言)-->
PERON wrote:
呵呵,第一次聽到SONY願意跟其它廠商分享技術的說...



不過話說回來,藍芽對於一些大眾型消費者而言,真的是一門很複雜的設定學問
另外自己個人用的心得是,藍芽連線仍然不是很穩定,連線距離也差強人意
看來日後選購藍芽產品,都要盡量找Class 1的產品囉...
<!--引言結束 -->

在前一陣子的新聞中,Apple 正在設計 Rendervous Protocol(?)。使用 802.11 為基礎,每台可以提供無線服務的裝置(印表機、File Server等等)會主動 broadcast 本身提供的支援,Client 受到訊息後就會主動將該服務註冊,之後如果需要印東西(印表機)的話,就可以直接列印,不用安裝什麼驅動程式等等的步驟。
> .....2002年全球總共生產了接近3,000萬套藍芽設備,這幾乎是WLAN晶片的兩倍,藍芽聯盟預測今年的出貨量還將上升,達到7,000萬到1.2億套,這顯示藍芽將成為成熟的產品。

>但是,一個殘酷的現實是,「雖然很多產品已經推出,但消費者並沒有使用藍芽功能。」.....

花錢買了藍牙設備卻沒有用到藍芽的功能,正是我的寫照。
藍芽卡、藍芽 USB Dongle、藍芽手機可能是很多同好的標準投資,
我也不例外,只是小弟用藍芽的次數幾乎數得出來(一年多),
應該不超過10次吧,而且都不是用來做正事,殘酷的現實啊~
To be or not to be.
kermit wrote:
花錢買了藍牙設備卻沒有用到藍芽的功能,正是我的寫照。
藍芽卡、藍芽 USB Dongle、藍芽手機可能是很多同好的標準投資,
我也不例外,只是小弟用藍芽的次數幾乎數得出來(一年多),
應該不超過10次吧,而且都不是用來做正事,殘酷的現實啊~

3G手機出來以後, 應該就會好一點了.
因為目前GPRS上網還是太慢, 所以3G出來配藍牙, 應該就會比較好.
就如同如果用 Modem上網, 不會常常上網, 不過有了ADSL, 就會常常上網.

藍牙的東西應該一兩年後就會常常用得到.
Artige Kinder fordern nichts. Artige Kinder kriegen nichts.
大家好
小弟是開發藍牙軟韌體的工程師
其實藍牙在台灣跌跌撞撞發展到現在三四年多
今年是看到最多樣化產品的一年
很多人說藍牙要起飛了 因為出貨量怎樣怎樣
在小弟的眼裡看都漫空洞的
依小弟個人的歸納 藍牙的功能可以被分成下列三大類型
1. 低速纜線取代
2. 低速上網功能
3. 音源線取代
就讓我替大家一一分析

1. 低速纜線取代
為什麼我要一直強調低速呢, 因為藍牙真的不快, 就算你使用DH5 / DH1 or DM1傳輸 你頂多只能擠出721kbps的頻寬 事實上受限於Bluetooth CPU本身的能力及其他附載功能, 能跑到600kbps就偷笑了
各位大大想想 這種速度勉強跟USB 1.0平頭.... 他想取代誰?
小弟就在這邊告訴大家 是鍵盤 滑鼠 搖桿 印表機
這些產品也開始一個一個冒出來了

2. 低速上網功能
如1.提到的 Bluetooth真的很慢 所以絕對沒有802.11 a/g的優勢 就算等到Bluetooth 2.0出來了還是沒有 到時候了不起跟802.11b差不多而已 這塊只能當Bluetooth眾多功能中的一點小小紅花 對有Bluetooth的小小行動裝置來說是個方便 但是所謂"WLAN大戰Bluetooth"這件事是不會發生的 就算發生了Bluetooth也早就輸了 未來倒是有一種可能性 Bluetooth和WLAN找到共存的模式 其實這種技術的關鍵點在於軟體介面何時統一 當使用者想上網同時可以看到Bluetooth和WLAN的基地台並選擇想要連線的基地台 基本上Bluetooth和 WLAN就統一了

3. 音源線取代
這是藍牙初始地 第一對藍牙設備就是從音源下手 當年Ericsson很驕傲的推出HBH-10和T28專用的藍牙模組 正式打開了藍牙的世界 其實 這種藍牙耳機勢必會在短期內淘汰 為什麼? 藍牙的HSP採用的是GSM的64kbps PCM(縮短開發難度ㄇㄟ 直接拿GSM的CODEC) 音質之差呀.... 各位有BTW 1.3.2.7去聽聽MP3就知道我在講什麼了 好像回到了AM廣播的時代 怎麼讓音質提升? 有些人應該有想到 為什麼不傳mp3壓縮訊號? 其實準備要幹掉HSP的應用Profile已經現身 AV Profile (A是Audio V是Video, 請不要跟日本特產搞混了) 這個profile正是採用壓縮後的語音訊號(Subband coding 類似mp3) 但是有一好就沒兩好 為了要處理壓縮語音訊號 CPU, DSP或是外接的CODEC能力必須大幅提升 這也意味著開發難度大幅提升 但小弟已經看到數家公司努力在這塊領域發展 相信這個應用才是藍牙未來機會最大的地方

拉李拉雜講一大堆
其實小弟只是想一吐為快
藍牙畢竟還未到達他預計的目標
各家大頭還繼續在那邊高來高去
各位 別想太多
藍牙要發光發熱的日子還沒到
現在的應用很多可以說都是白老鼠應用
但是藍牙遲早會跟現在的USB一樣
遲早會來到....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