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SE公司的行銷策酪是最主要的原因吧!
不知在什麼時候 看到一篇PChome報導(眼尖的大大應該也看過吧)
Sony公司自從2001年與Ericsson合併之後
三年內一直採精兵策略
01'=T68 02'=T68i.T100 03'=T610.Z600.Z200
04'=T630.K700i.K500i.S700i.P910i.J200i
共12款手機 合起來也是差不多一家手機大廠1年所推出的分量
以上 每支都是經典 品質也有口皆碑 大部分在這幾年所生產的手機
也都是人人稱讚的MIJ 目的是為了在消費者心中建立起一定的地位
而在2004年開始 高層確定SE這個品牌可以在市場上生存下來了
就改變了初期以精品為主的防守策略
另以進攻市場的機海策略
光05'年就推出了13款手機
06'年至今也出了12款了吧?
看以上的數字可見些許端倪....
削價策略不只是為了應映目前市場手機技術上的精進
也是為了公司本身的策略...以銷售量來置價...當銷售量到一定程度
便削價來增加買氣(當然 品質不良的問題也會有關係)
另一方面也應映同款不同色系的推出 做一番調整
個人覺得暑假打工族的購買力也要算在裡面
但是 在現在SE公司的策略上來說 為趕上N牌與M牌
低價策略是有所必要的
不過 個人感想是 品質還是消費者重金砸的下去的原動力阿!!

組裝可能在異地. 這點對於別的產品有硬性規定, 3c則是由chip 組成 根本沒辦法做硬性規定.
一堆人買made in japan 的nb 就覺得很好, 君不知made in japan, made in taiwan made in china 都是我服務的工廠兩條生產線中做出來的. 一個品質要求比較高而已. 未免發生筆戰, 比較深入的就不談了
像最近這批起火的dell, sony laptop電池cell 每個都是made in japan.. 台製和大陸制的副廠都沒這麼多問題.
個人認為最主要的降價因素是因為之前利潤太高, 一上市永遠是最貴的. 你想要搶爽度, 你就要付出相對的代價. k800 剛剛去問已經有12900的價錢了.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