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Sony Sony 連客服人員也不請台灣人嗎?

我必須很沉重的告訴你,目前在我的工地問問那些所謂的水電、木工、泥作、鐵工、粗工的老人們,年輕人學他們的技術有前途嗎?? 他們一致回答"沒前途"; 沒錯,只要肯做,在台灣不會餓死,可是當你五十幾歲過後沒體力了呢? 從前那個營建業、勞力代工、基礎工業百花齊放年代巳經距離現在很遙遠了,其實我們也不用談太多,我們就好好談談現在五、六十歲目前還在從事勞力工作的人,社會福利真的對他們好嗎? 工作認真在不同的職業、不同的環境下有時候得到的結果是很不一樣的; 請問有誰願意努力去當個勞力工呢? 各國其實都在缺基礎的勞動者,在進步的國家大部分的年輕人都是常避開勞力工作的,你跟我也許也是,不只是在台灣獨有的,但各國做了什麼努力保障大部分的勞動者呢? 而為什麼要保護勞動者呢?

從一個角度來看,勞動從事者很像公務人員,他們需要穩定的工作收入,他們必須安份守己做好本份的事情,一生能賺的錢都數的出來,不同的是,一個有國家幫忙的退休計畫,一個卻沒有,卻必須靠自己。但這兩邊都是國家穩定的重要基礎,所以為什麼我會說台灣的制度還不夠,造成大家對於從事勞力工作的未來沒有信心。
所以別在怪年輕人怎麼樣怎麼樣,其實很多不是年輕人的人也不怎麼樣,很多也還在擔心未來,我們都是廣義的弱勢勞工,但好運的是,在我們出社會時,全球的東西還在MIT。

malusa wrote:
我必須很沉重的告訴你,目前在我的工地問問那些所謂的水電、木工、泥作、鐵工、粗工的老人們,年輕人學他們的技術有前途嗎?? 他們一致回答"沒前途"; 沒錯,只要肯做,在台灣不會餓死,可是當你五十幾歲過後沒體力了呢?

因為沒前途, 所以寧可在家待業啃老, 不肯先暫時從事養活自己,再等待尋找更好機會?也許真的像你所說的五十幾歲過後沒體力可能會有問題
但因此二, 三十歲就待業啃老, 可能直到7,80歲都成為父母或社會負擔
這樣會比較好嗎? 你不覺得應該先騎驢找馬, 先養活自己嗎?
malusa wrote:
從前那個營建業、勞力代工、基礎工業百花齊放年代巳經距離現在很遙遠了

沒有很遠
這些行業仍然很缺人, 工作接不完, 待遇也不錯
我姐房屋修繕因為工程太小,
所以動用關係, 千拜託萬拜託, 人家才肯來施工
malusa wrote:
工作認真在不同的職業、不同的環境下有時候得到的結果是很不一樣的; 請問有誰願意努力去當個勞力工呢?

你的看法就是現在年輕人的問題和態度

在德國或日本, 還有我們父執輩那一代
可以換工作, 但不管做什麼事都要努力以赴, 把它做好
現在的人是寧可待業在家, 不然就業隨便心態敷衍工作
所以得不到別人的尊重
malusa wrote:
在進步的國家大部分的年輕人都是常避開勞力工作的,你跟我也許也是,不只是在台灣獨有的

很多年輕人都好逸惡勞, 吃不了苦
寧可失業讓父母或社會養, 也不肯從事勞力工作養活自己
但這種心態對嗎? 應該鼓勵嗎?
我覺得不該鼓勵呢!

你可能是這種人,我不是
我在工廠單調繁忙的生產線做過一段時間,我兼過家教,
我還待在梨山偏僻交通不便的某山頭鐵皮工寮照顧過果園,包過水果噴過農藥除過草各種雜事
我嘗試各種讓我自己和家人生活可以改善的方法, 也為了吸取人生經驗
而我從不以為恥
malusa wrote:
但各國做了什麼努力保障大部分的勞動者呢? 而為什麼要保護勞動者呢?

你如果比十幾二十年前的法規
你會發覺勞工權益又改善了許多
malusa wrote:
所以為什麼我會說台灣的制度還不夠,造成大家對於從事勞力工作的未來沒有信心。

所以這就是你覺得這就是現在的人,因為沒前途, 所以寧可在家待業啃老, 不肯先暫時從事養活自己,再等待尋找更好機會的合理原因?
這就是二, 三十歲就待業啃老, 可能直到7,80歲都成為父母或社會負擔的充分理由?
malusa wrote:
所以別在怪年輕人怎麼樣怎麼樣,其實很多不是年輕人的人也不怎麼樣,很多也還在擔心未來,

我還是難以理解
我可以為了改善自己和家人生活和吸取人生經驗從事勞力工作
(當時不知道是暫時或永久的工作,只知道要認真工作)
為什麼現在的年輕人就不行?
怎麼會難以理解呢? 當你把社會愈來愈多元性變成都是以前可以,為什麼現在不可以的思維時,當然不能理解; 以前當兵很辛苦,為什麼現在當兵不辛苦還是很多人不當呢? 這不就是社會文化的變遷嗎? 就好像電子產業,以前台灣企業拼產能,現在拼研發創意; 以前人生活比較苦的時候,生活水平不高的時候,一個村子裡外出北上的十之八九都是靠流汗錢,大台北區多的是這樣子的人,那時候人的想法如同你說的吃得飽就好了,而努力工作還真的是可以買層屋,也很能生,大台北地區移民多的是這種背景,也不用怕工找不到老婆,到現在工地還常常見到夫妻檔。

反觀現在,人民的生活水平、教育水準提高了,價值觀也不同了,年輕人看的想的也更多了,而整個社會氛圍何時鼓勵莘莘學子從事勞力工作呢?看看台灣的補教業多麼的發展,家長對於小孩的期望是勞力工作嗎? 再反觀同儕間的比較,當大家都上大學拿文憑的文化下,會有多少人願意去從事勞力工作,而不選擇服務業呢?有多少種田、作工的人找不到老婆,最後只能用買外藉新娘這種模式,而這種社會環境因素的變遷不是一篇文章就能說完的,而這種大家愛穿西裝打領帶的社會現象,又怎麼能怪現在的年輕喜歡到KTV當少爺呢?

如果硬是要說現在有啃老族、不肯畢業的這些例子就能怪這代的年輕人,未免也太過頭了; 換個地方看,現在不也是一堆老人遊民在閒晃,如果用這種例子來看,那上一代的人又好到哪裡去呢? 但以上的情況,我會當作是一個進步的社會必然的現象。

你說的沒錯,努力工作就能得到人的尊重,但以我上述的社會變遷,現在的人有多少人願意留在作業生產線領一個感覺好像能溫飽的薪水呢? 以為是短期的22K,結果常常幾年下來,薪水也破不了3K,你講的營建業技術人員薪資看似很好,但那也是有工作的時候才有,忙的時候常常好幾月連假日也沒有,而那些人因為沒有很固定的收入,往往連勞保都沒有,更別提往後的何時退休....太多問題了,實在很難詳述。

台灣對於勞工的保障理常是比過往好,這沒問題,但問題是眼前的缺工問題,作為政府不能把問題丟回給年輕人好逸惡勞,挑工作等等,而是要去面對人與產業結構脫節問題,不然要政府幹嘛呢??
你打過很多工,那是你個人的體驗,我打的工你也不可能有過,但這個有什麼好比的呢? 當我們在談一個社會制度要好好建立的同時,為什麼要去比誰以前怎麼辛苦、怎麼活的,所以別人理當要如此呢? 比你辛苦的人大有人在,而現在還在辛苦的人也很多,最近華隆紡織的那些勞工朋友怎麼被勞委會棄之不顧的,不也是例例在目嗎?

malusa wrote:
而這種大家愛穿西裝打領帶的社會現象,又怎麼能怪現在的年輕喜歡到KTV當少爺呢?

職業沒貴賤, 本來就不該怪現在的年輕喜歡到KTV當少爺
他們最少肯工作幫助家用或養活自己
為什麼要怪他們?
malusa wrote:
反觀現在,人民的生活水平、教育水準提高了,價值觀也不同了,年輕人看的想的也更多了,而整個社會氛圍何時鼓勵莘莘學子從事勞力工作呢?

我知道你不鼓勵, 但這不代表這樣是對的
我鼓勵每個人都要能獨立自主
最少養活自己, 能力強的話兼善天下幫助他人
而職業沒貴賤
不管是勞心還是勞力的工作好好的做都值得我們尊重, 都值得做
malusa wrote:
看看台灣的補教業多麼的發展,家長對於小孩的期望是勞力工作嗎? 再反觀同儕間的比較,當大家都上大學拿文憑的文化下,會有多少人願意去從事勞力工作

你覺得這種心態是對的嗎? 如果是, 那你就推波助瀾推廣不應從事勞力工作的觀念

我覺得這種觀念是錯的
職業沒貴賤
我們不應歧視任何勞心或勞力的工作者
只要努力認真的工作, 不管在那個職位都值得我們尊重
我一直認為這是正確的觀念, 也一直在教育影響我能影響的人
malusa wrote:
換個地方看,現在不也是一堆老人遊民在閒晃,如果用這種例子來看,那上一代的人又好到哪裡去呢?

這些人佔他們那一代的比例有多少?
現在年輕人待業啃老不肯畢業的佔他們那一代的比例有多少?
你真的覺得比例相當嗎?
很多行業老人體力根本無法勝任(你六七十歲時能做的很有限)
但很多工作年輕人可以做卻不願意去做
你這比喻合理嗎?
malusa wrote:
你說的沒錯,努力工作就能得到人的尊重,但以我上述的社會變遷,現在的人有多少人願意留在作業生產線領一個感覺好像能溫飽的薪水呢? 以為是短期的22K,結果常常幾年下來,薪水也破不了3K,你講的營建業技術人員薪資看似很好,但那也是有工作的時候才有,忙的時候常常好幾月連假日也沒有,而那些人因為沒有很固定的收入,往往連勞保都沒有,更別提往後的何時退休....太多問題了,實在很難詳述。

看看今天的報紙
很多行業缺工不是一天兩天, 是長期現像
工程太小還要千拜託萬拜託透過關係請求人家才肯來(親身經驗)
只要願意做, 真的做不完
不爽還可以自己放假
1個月4、5萬 建築工地很缺人
http://tw.news.yahoo.com/1%E5%80%8B%E6%9C%884-5%E8%90%AC-%E5%BB%BA%E7%AF%89%E5%B7%A5%E5%9C%B0%E5%BE%88%E7%BC%BA%E4%BA%BA-203314004.html

打一下高空
"不要問國家能為你做什麼, 要問你能為國家做什麼"
現在社會制度情況也許就像你抱怨的那樣
但你因此就認為年輕人不肯從事勞力工作養活自己的行為合理嗎?
你會鼓勵他們即使找不到工作, 但在制度改到滿意前, 寧可待業啃老延畢讓社會養,
也不要去從事勞力工作獨立自主養活自己, 不成為父母和社會的負擔嗎?

我真的不瞭解你的想法
我覺得啊 你一直引言我的文,卻沒有去看清楚or選擇性回答,且曲解我的意思!!
我何來覺得啃老族、挑工作的人是對的呢? 這些人不就是你一直在批評的,而比例佔多少?
應該先問問你自己吧。職業本來就沒有分貴賤,也不是我要討論的重點,
我的重點是,在現今的社會氛圍下,很多人不從事台灣的勞力工作,是因為觀念上被認為沒有前途的,
這是很大的問題,說白的一點,無利可圖。如果有利可圖,會有這麼多的年輕人到澳洲從事勞力工作嗎?
我同意人人都要能養活自己,就像你說的到KTV當少爺也是一種,如果用這種標準的話,
缺工跟年輕人從不從事勞力工作有什麼關係呢? 他們都去從事服務業,在你看來也沒錯吧!!!

社會變遷造成的產業結構,缺工等問題,不是因為年輕人不願意吃苦不願意從事勞力工作造成的,
這是整個國家政策問題,OK? 沒有人說好吃懶做是對的,別在曲解我的意思。在來我從事營建業,
四、五萬元的技術人員是常有的,但也不一定每個月都有,也不是每個案子都這麼好做,
工作很辛苦的,不然為什麼台灣的公共工程愈來愈多外勞,營造廠給的錢不一定像報紙寫的都這麼好,
實際狀況跟你想的不一定相同。

如果這種辛苦的勞力工作,政府如果沒有一個長期且安全制度保障這些人、
是不會吸引年輕人重頭學起,且願意學個幾年甚至當成一生的志業,那個四、五萬元的技術人員要辛苦多
久才會有,你又知道了嗎? 且能領多久,你又知道了嗎? 如果什麼都像報紙寫的月入四、五萬,生活有保障
台灣公共工程還會缺工嗎??

不該問國家為了我們做什麼,有誰那個閒工夫想問啊。。而需要問嗎? 房價高漲、生活教育等費開銷增多、薪水不如十幾年前、產業一直進步不了、有的沒有的一堆,有誰會想問呢? 人要好好的監督政府,等於是幫自己的忙。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