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手機自燃,別開玩笑了吧!

喵仔 CaT wrote:
快去跟SE盧叫他是要...(恕刪)

是啊..是啊...這個可以凹很大....

光賠一隻太便宜SE了...能凹盡量凹吧

還好人沒怎樣....
喵仔 CaT wrote:
快去跟SE盧
叫他是要賠償多少
他不陪找記者
找記者報死他
跟他說有心靈上的傷害
嚇到不敢用手機
看要上法院直接叫法官判還是他自己要出錢
=========分格線============
唉....沒想到版大拿去送修了 真是不明智
可以凹很多錢啊


可惜,送太快了,不過已經有跟客服反應,現在等他們的回應

yia wrote:

光賠一隻太便宜SE了...能凹盡量凹吧

還好人沒怎樣....

以後不管用哪隻手機我想都會有陰影在
喵仔 CaT wrote:
快去跟SE盧叫他是要...(恕刪)


這樣的心態不大好吧!老實說,直接跟原廠反映跳過代理商,在原廠親驗看見證實之後協助處理會比較妥當,至少在原廠找出問題癥結點所在後珍對此問題作處裡看此問題是否為個案還是說其他同型號的手機是否也有可能有同樣的問題,評估後會否將市面上同型號的手機做全面回收,這樣才不會有可能造成下一個發生此問題的受害者,倘若原廠真的有誠意解決的話就算了吧,畢竟人平安才該感到慶幸,而非採用趁火打劫誇大其辭的去告對方,獅子大開口般的索賠!甚至利用媒體來當成工具般的成就自己向對方索賠!如此行徑實在是非常不道德的行為!

有此想法實則有欠妥當,所謂得擾人處且饒人,希望版主能三思,除非廠商不願意負責且又不道歉的情況下,要揭發原廠此行為也還不遟。但在此再次強調,如原廠真有誠意解決,那麼還是就此罷了吧!
Vicknado wrote:
這樣的心態不大好吧!...(恕刪)


我也不想把事情鬧大,只是現在手機已經送到代理商(聯強)了,不知道SE會持什麼態度來看待這件事,有心解決,這是我樂見的,不然我也只能摸摸鼻子自認倒楣囉!不想耗太多時間再這上面

geniusgia wrote:


喵仔 CaT wrote:
快去跟SE盧
叫他是要賠償多少
他不陪找記者
找記者報死他
跟他說有心靈上的傷害
嚇到不敢用手機
看要上法院直接叫法官判還是他自己要出錢
=========分格線============
唉....沒想到版大拿去送修了 真是不明智
可以凹很多錢啊


可惜,送太快了,錯過了大好機會,不過還是有跟他們反應,現在看他們的回應


yia wrote:

光賠一隻太便宜SE了...能凹盡量凹吧

還好人沒怎樣....


的確是太便宜他們了,以後不管用哪隻手機我想都會有陰影在




其實台灣並沒有像美國那樣的懲罰性賠償的判決習慣
所以就算訴請精神賠償,也會滿少的

再者,台灣的民風會覺得這種行為是敲詐,
一般不太會挺

其實,鋰電池不是沒有風險,當然廠商盡量不想提,
鋰電的風險來自於生產鋰電本身 儲存環境 加工方式 使用環境與方式

通常以原廠產品使用日系等級電芯來說
匯出問題,九成都是使用者儲存以及使用的過程導致的,
只有很微小的機率是電芯本身的品質問題
(就算日系電芯也是有可能正常使用,自己出問題的,但是比例上是微乎其微,
就像飛機會墜機,但是比例上比起車禍或是船難,機率是小非常多的,
若是拿日系電芯跟大陸電芯相比,就像拿飛機的死亡率跟汽車死亡率相比)

一般只要不傷人
都會被大事化小小事化無
賠手機,賠些錢就會處理掉
畢竟這是鋰電池先天的問題(目前沒有商用型鋰電池是絕對安全的)
除非是生產廠商設計的瑕疵,或是零件原料瑕疵(像以前會有筆記型電腦商回收整批電池),
才有可能大規模回收並賠償

這種偶發單一事件
沒有傷到人的,也不需要造成消費者恐慌,
舉個例

難道摔飛機就要關掉機場,或是上新聞說搭飛機都很危險,你看,
我們摔了一架飛機?

應該的作法是,尋求合理的賠償之後,萬一是哪家航空公司的問題,
就要那家公司改進 而不是造成恐慌或是因為摔了飛機就要航空公司賠到死


購買好品質的商品是我們確保自己權益的方式
還有,多了解資訊捍衛自己的權益,這樣才有助於市場正常發展
這傢伙從今天起禁入八卦版,再犯,就請大家圍勦,謝謝~
對阿...事情鬧大了就不太好了....叫他賠你2支k800i情侶機啦...這件事就算了~~
記得要原廠召回這款手機...免費換新機喔..K800i....
趁機凹一筆?凹多大筆?100萬夠嗎?還是5千萬才叫誠意?......
東西有瑕疵,廠商是一定要善後的!
可是有些人的心態....?!....
誰說會開車就要會認路...>_
koji927 wrote:
對阿...事情鬧大了...(恕刪)

這種個案我想SE是不可能回收
在台灣我不期望對方會拿出什麼誠意來

geniusgia wrote:
我也不想把事情鬧大,只是現在手機已經送到代理商(聯強)了,不知道SE會持什麼態度來看待這件事,有心解決,這是我樂見的,不然我也只能摸摸鼻子自認倒楣囉!不想耗太多時間再這上面



恩 其實面對廠商來說
一般消費者多半會因為資訊不透明的不平等地位吃虧,
有時候廠商最長的作法是,為了確保自己的權益,
先推責任給消費者(說是你使用不當,找理由說你有摔到或是用不合格的充電器)
然後提出較低但是消費者可以接受的解決方案
比如包個紅包或是換一隻手機

消費者的心理因素 花費時間 失去手機造成的不便 廠商多半是不太理會



事實上
大多數消費者也沒有那個閒工夫跟廠商這樣玩
除了少數的希望從事件上敲到廠商一筆的消費者外,
通常都是廠商盡速處理掉,讓消費者接受廠商提出的條件



我想聯強的作法應該會很快的賠償新手機
至於有沒有慰問金我是不知道了

聯強會像索愛去反應
但是索愛在台灣是非常強勢的廠商
我想聯強吃虧的比例較大(要付出人力物力解決這件事)



大致來說
鋰電池出事情的事
一般對消費者比較不利
只能被動接受廠商提出的說法及條件
因為第一時間物證都會被收走
也沒有第三方檢驗單位可以公正判斷
完全是球員兼裁判的生產商及代理商的說法

再者,一般副廠電池遇到這種事,就更糟了
絕大多數副廠電池甚至連生產者是誰都不知道,
產品責任險則都是玩假的......
完全只有廠商操弄的份
這傢伙從今天起禁入八卦版,再犯,就請大家圍勦,謝謝~
austin.lee wrote:
恩 其實面對廠商來說...(恕刪)

言之有理,物證給他們,鑑定原因隨他們愛怎麼講就怎麼講
我相信在他們手中是討不到便宜,我能做的就是讓更多
消費者警覺到有此事發生,以後不幸自己碰到,該如何採取
更恰當的處理方式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