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icosur wrote:整支都金屬那無線電訊號要怎麼走...(恕刪) Nokia 8910 和 BenQ M770GT還有 Nokia 8800 Carbon Arte在天線模組位置通通採用塑膠外殼要不然鈦合金會屏蔽掉 RF 射頻吧
鈦合金啊,Apple有出過PowerBook是用鈦合金好像出了不少問題,所以後來改成鋁合金然後之前用的鋁合金太軟,今年這次改款再改用新製程來生產機殼所以元兇是設計嗎,製程嗎,都有可能倒不一定用了什麼材料就能怎麼樣,那種話有時候都不是百分之百的實話用鋁鎂合金很好啊,但如果大家都覺得用敲的聽聲音最準然後把它誤會成塑膠,廠商說不定會覺得是負面宣傳 XD要耐刮其實也不一定要用昂貴材料,我覺得重要的是看廠商在不在乎如果廠商都盤算著,大家每一年要換一隻手機,可能就不會那麼在乎賣給我們的東西耐不耐用Sony在兩年前的S700/S600 Walkman 開始使用耐刮的塗層 (廣告上沒有特別說明)我個人是覺得很耐刮反而是Panasonic之前出MD用過所謂的Duralumin (類似飛機機身使用的鋁合金比例)號稱剛性高,但是刮痕之嚴重也不亞於ipod亮晶晶的背面
汰換率高的手機花那麼多錢去買,沒有什麼意義。除非是那些錢太多話不完的金字塔頂端族群。如果都金屬那無線電訊號應該是無法走,那就只能在外觀上做改變。823SH Tiffany モデル與 Tiffany 合作的超高貴 Sharp 製摺疊手機實機展示銀色塗裝的全機嵌入了多達 537 個共 18.34 克拉的鑽石售價日幣1298万円 ~ 限量僅 10 (-2,送給上戸彩、樋口可南子) 台
只是想說此用此材料做出的手機讓使用起來的人 見仁見智!!有錢的一隻手機接著一隻換 正所謂就是"汰換慮"高的問題因為內部功能比不上外部材料的層級 不是嗎??沒錢的一隻手機3.4年用 用起來就很有感覺 也就值得了..而為什麼會想說用鈦合金 不是別的 因為它夠輕..不然不鏽鋼就好了阿!! 便宜.耐用 何必多此一舉..只是整體比較起來"鈦"會比較好..而螢幕防刮問題 用藍寶石玻璃鏡面也就不能貼保護貼嗎??還是一樣可以貼阿!! 只是變的沒必要 因為本身防護承度就夠了..那我知道了 總而言之就是要有錢嘛! 有錢什麼都不是問題了~
講了那嚜多,我還以為有啥特別的咧......還不就那些~要特別的話就用「金門砲彈」做成的手機外殼,質感、堅固、耐用,並且充滿話題性與收藏價值!拿去做菜刀浪費了,菜刀一把賣多少錢?一把刀的鋼材約可做4~5支手機,一支賣萬把元差不多~想想歷史與英勇事蹟就在你手掌之中,冰冷的鋼材,握在你手裏......心,卻是熱的阿!
罪i糖~ wrote:我最近想想阿!!手...(恕刪) 你這個問題就像是經濟學上鑽石與水的關係!!水對人很重要既然很重要為什麼不賣貴一點??反正人一定要喝水不是嗎?鑽石對人不重要既然不重要為什麼不賣便宜一點?!
樓主的問題很好,因為他說的可能是一種產品的完美狀態不只是手機,如果連汽車、家俱 ... 等,任何生活上的東西都可以這樣做耐磨、耐刮、抗腐蝕、不變型 ...金屬的產品通通改用鈦合金、建材通通改用花崗岩、鏡面通通改用高硬度寶石...如果真能這樣,那真是太美好了 ...但是呢,事實上卻不可能如此,Why?這就要從幾個層面的問題來思考了1.材料同樣是由天然界採集的東西,怎材料有分便宜與貴呢?金屬越硬就越貴嗎? 不見得啊 ...理由很簡單,就是稀有程度金子軟可塑性高,鈍性高 ~ 即使過了一百年,氧化的程度也很低,但是就是產量少 .. 這種東西或許用來代表財物的東西最適合了,保久不壞很多人都會以金條儲存在銀行中保值,傳說中的寶藏也都會以金做為主要物品銀金屬是最佳導電材料,導電率比銅高,除非特殊需求,不然是不會拿來做成電線的所以,由此可知 ... 稀有材料 = 昂貴2.加工難道材料少就貴嗎? 那也不一定 ...很多人都知道,越是硬的東西越難處理難切割、高溫不變型 ... 不就代表難加工嗎?相信加工這類材料的機具硬度必需更高更覆雜,或是做沒多少件就得更換刀頭施工耗材多,相對的成本也就高,完成速度也很慢 ~~所以,由此可知 ... 難加工 = 速度慢3.產品什麼是好的產品呢? 耐用持久就是好產品嗎?答案一定是否定的,為何呢?站在使用者的觀點來看,好的產品無非就是好用與耐用但是站在商人的立場來看,銷售越好的產品才是好產品為了保固期,產量少的東西備料也是一大負擔沒有人願意做虧錢的生意所以,對公司而言 ... 銷售好 = 好產品4.價格常常看到討論區在寫,A:「你買電腦要 4xxxx 元喔,那麼貴,我在x森看才賣 18xxx 元啊 ...」,為何要這樣計較呢?是的,大部份的人就是喜歡貪小便宜 ~ 一樣都能用,誰想要多花錢品質呢? 大多數的人是不會在意的 ~~ 你覺的一個家庭主婦、年紀大的長輩們 ... 懂的什麼是原廠什麼是副廠嗎?售價越親民,越容易被消費者接受 ~ 並非人人都站在金字塔頂端所以,對消費者而言 ... 價格低 = 高接受度並不是相同的東西用高檔的材料只要加材料的差價連帶製作成本、保固成本 ... 等通通算進去,價格絕對是三級跳 ~~同樣是外套,一樣是保暖,便宜到路邊攤 100 元,貴到專櫃 10000 元,你也是會挑自己能接受的產品 ~~ 量力而為,每個人的價值觀不同這樣的答案,滿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