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小弟手上有一隻今年1月購買的T68I,最近購入了一隻Sony Ericsson原廠的HBH-65藍芽耳機想來體會一下無線的快感,但是在搭配使用時,卻偶爾會發生當機或接不起電話的情形,左思右想並了解了一些資訊後,想到去作韌體升級看能不能有幫助。於是打電話到Sony Ericsson的北區客服中心詢問更新事宜,客服的余先生好心的告知,可以送到西門町獅子林的特約維修中心做升級,對我較方便(小弟住北投),而手機在保固期內,升級是免費的。

於是昨天下午2點興沖沖的將T68I送到西門町,店員表示『工程師』還沒來,但他可以代收,等工程師來了後會做處理,我跟他確認要不要收費,他看了我機背後的『經銷商(就是販賣的店啦)保固貼紙』後,表示還在保固期內,免費。

但是當我晚上7點滿懷期望的回到該特約維修中心,預備拿回小T時,一位西裝畢挺、戴黑框眼鏡,頭髮整整齊齊的『工程師』卻酷酷的告訴我,我的小T已經『過保固』了,如果要作升級要付300元的費用,當下真是晴天霹靂

原來我的小T背後有3張貼紙,一張是Sony Ericsson原廠出廠時的貼紙(最大張銀底黑字那張,上面有標明這支手機是某年的第幾週從工廠出產的),根據這張貼紙,小弟的小T是2002年第24週出工廠的,所以,過保固。




因為昨天7點多Sony Ericsson的北區客服中心已經下班了,故今早我再去電Sony Ericsson北區客服中心確認,余先生雖然連連稱是,不過對於保固認定的問題,他的答案還是相同,而是否可以網開一面,幫忙免費升級一下韌體,答案是不行。
由這次的經驗,小弟有幾個想法和結論
1. Sony Ericsson只認自己的出廠時間做保固,所以從出廠後到賣出前的這段庫存時間,風險是要由消費者自行承擔的。
2. Sony Ericsson似乎並不願意對消費者做直接的客服,所以就算成立了號稱直屬的特約維修商或是各區客服中心,對消費者而言仍是形同虛設,最好還是要送回小賣點或是通路商(像震旦、神腦)再經由管道層層回傳,也許較容易得到合理的保固。
3. 基於上一點,請大家多多保佑自己買Sony Ericsson手機的那家小賣店千萬不要搬家或倒閉,不然就是一定要去震旦或神腦、聯強等的直營門市購買。
4. 新手機一出最好就趕快去買,千萬別買到庫存的,而且到手後就要拼命操,拼命試,在最段時間內發現最多問題,然後趕快去更新或處理,以免到了保固後期,對保固時間的灰色地帶有認定上的疑慮時,原廠是不理你的,你一定要透過通路,層層回傳,浪費時間。另外還要祈禱Sony Ericsson不要太晚釋出更新韌體。
5. Sony Ericsson的服務和Nokia的真的不太一樣,小弟之前用8855時,沒事就去New York New York樓上的Nokia直屬維修中心找小姐麻煩,更新韌體就不用說了,什麼螢幕進塵啦,滑蓋鬆動啦,一概免費服務,絕不囉唆,而保固期就是以後面經銷商貼的貼紙為準……那隻8855是去年8月買的,而小弟今年8月就跑了3次Nokia直屬維修中心享受服務,從來沒聽她提過什麼出廠日期、通路出貨日期之類的問題。
6. 一般買東西(家電、電腦)的保固期都是這樣算的嗎?出廠日期?小弟真有點孤陋寡聞,這次算是長了見識了,以後買東西一定要注意。
其實,小弟並不是捨不得那300元,而是對這次感受到的服務精神和服務流程覺得不能認同。只不過是升級韌體(老話一句,本來就是他們做的有問題的韌體!而且還是搭配他們自己做的藍芽耳機有問題!難道消費者使用久了會對韌體有影響?),並不需要更換零件或是其他需要額外成本支出的維修動作,作為一個國際大廠的直屬客服提供管道,有需要對保固期限如此斤斤計較嗎?
只認自己的出廠日期,不承認通路商和銷售商的保固貼紙的做法,讓我感覺Sony Ericsson非常不信任他的顧客,也讓我有點受辱的感覺,好像大家都要亂貼貼紙來騙你似的,這是典型的沒有站在消費者立場去想的客服方式;誰那麼有空,整天來佔你便宜,講白點,你Sony Ericsson讓消費者在保固期上佔點便宜,又會有多大的損失?又不是全世界都在做T68I,T68I絕對是你家出產的,難道對自己出產的產品多付點責任,是很過分的要求嗎?
其實我很喜歡這支T68I,功能強,各方面的整體設計我也都用的蠻順的,對Sony 和Sony Ericsson東西也都一直有不錯的印象,但是經過這次經驗後,我以後對於買Sony或Sony Ericsson的東西一定會慎重考慮的,手上Sony 和Sony Ericsson的電話、PDA、數位像機等,也考慮便宜賣掉或送人用了。
以上所言,絕對屬實,而且是小弟這兩天的親身經驗,提供大家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