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完了上一篇之後,深深覺得要寫出一篇水準不差的開箱文,真的不簡單。
光是要拍出可以看的照片就已經耗盡心力了,更不用說要拍出好看的照片,那可以說是萬中無一
的技術,以及經驗,才有可能達到理想境界。
這一次本來想挑戰好照片的,但照來照去就是這邊不漂亮那邊不好看,試了半天就是不行。
放棄吧………。

所以,這一次還是將就看看。
照片好不好看就不要計較了,因為我目前功力還是完全沒有辦法達到理想水平,頂多堪用等級而
已。
請多見諒。
==========================================
這一次要介紹的,是單純空機篇,而且是不開機純外觀鑑賞。
因為之前看到諸多前輩分享,似乎這款是有很多設計真的很與眾不同,於是自己就花了不少時間
去看看到底有哪些與眾不同的地方;最後僅測的結果只能說︰與眾不同。
有很多地方真的跟一般市面上其他廠牌設計的有所差異,甚至可以說標新立異的程度了。
開始吧,一樣是先照片再文字介紹︰

正面空景圖,我選擇的是黑色的造型。不過這款是有兩種顏色︰灰色與金色;之所以選擇
黑色,是被K1的金色給嚇到,感覺跟自己比較喜歡低調一點的風格不符。
他太過鮮艷了,有這刻板印象之後要修正真的很困難,所以選擇灰色,這看起來不會太過
跟自己差異的顏色。但後來一察才知道她的金色不是K1那種,也是比較低調的風格,反而
有更好看的感覺!
結果我又選錯了………

(顏色部份由「屋上提琴手」指正,特此感謝)

正面圖靠近一點看,可以知道他是鏡面設計,好處就是可以讓廠商偷懶一點(反正鏡面外觀
,自拍鏡就可以偷懶不裝),而且真的讓整體質感瞬間上升,使得很日常的行動電話,可以
成為宴會不失體面的配件。
但缺點…………,時時勤整理,莫使惹塵埃。
指紋跟灰塵可以是使用者天天要奮鬥的目標,所以原廠就給我們一個擦拭吊飾,目的為此。
有一好就沒有二好。

正面圖再拉下來一點,可以見到這網狀,完全不知道功能是啥……。
有誰可以指點一下嗎?


它的整體厚度大約是這樣,不算厚實,但也不算輕薄。
這該說他是穠纖合度嗎?


背面圖,很簡單的風格,就是喇叭孔,背蓋兩種物件組合而成。
不過我們把喇叭孔先看近一點看吧︰

可以見到她的喇叭孔位置有一個挖洞的設計,這樣子做的用意不是很清楚,畢竟我們再看
一張照片吧︰

很明顯的,她的喇叭沒有任何空間外露出來,背部是完全貼緊於地面之上,這樣子喇叭音
量就會限制再地面上,被吸收很多,再大的聲音也因此大幅度減半,造成遺憾。
對此不知道設計如此有何用意,只能套句前輩使用者的話︰「此設計的目的,就是要使聲
音不至於完全不地掩蓋,可以界由此特別設計的洞窟,形成一種回音,使音量可以簡易達
到理想的程度。」
對不起,因為我才疏學淺,只能按本宣科,無法有專業表現……。


因為是折疊機種,自然第一張跟第二張照片都是闔蓋圖,現在正式把它張開,看看他長得
是圓是方吧。
這是正面的開蓋圖。

這是背面的開蓋圖,可以知道他很長,而且螢幕跟鍵盤尺寸不會迷你。
此優點就是折疊機先天最大優勢︰鍵盤跟螢幕尺寸不會太小,造成使用者閱讀不方便。
當然,也因為如此,他也可以作到向電視明星一樣,帥氣的「啪」一聲,掀蓋聽電話,然
後再帥氣的「啪」一聲,闔蓋掛電話;不過請大家記住,那是電視電影限定,現實世界只
要常常做這兩個動作,基本上不用過保固期,你的電話大概就壞得差不多了(而且基本上
這是維修不在保固範圍的)。
轉軸可是比預期的還來的脆弱,請大家記住。這無論哪個廠牌都一樣,別耍帥太過頭了。

差點忘記了,他未開蓋長度大約比一般直立款式來的短一點,不過開啟之後就大勝許多了。
不過這就是折疊款式的先天優勢,現在想想也覺得有種勝之不武的感覺就是。


相機鏡頭,畫素為兩百萬,基本拍照足矣,畢竟畫素只是拍攝能多大張輸出而已,嚴格來
說不需要很大就可達到基本要求就是。
不過,他可沒有支援對焦功能,所以拍攝時更要講究技巧,要不然到最後只是一團漿糊的
這片,別說美感了,能不能看都是一個大問號……。

還有,他也沒有閃光燈以及自拍鏡,喜歡夜拍或者是自拍的需注意一下,免得到時候夜拍
結果說這機子差勁,這恐怕……(人家擺明就沒有夜拍功能,說他夜拍差真的太搞笑);
不過自拍的話,可以借用它的正面黑色版塊權充一下。

側面,此側面只有一個按鍵,功能基本上就是拍照使用,只要設定的好,可以進行不開蓋
拍照的動作,但除此之外好像就沒啥其他功能了。
某種程度來說這樣設計有點浪費就是………。


另外一邊的側面,這邊就案件種類相當豐富︰
功能鍵*2(同時也可以當成音量控制大小聲的按鍵)、智慧鍵、USB孔這四款配件設計在
此,記得沒錯的話,跟它的上一代K1有很大不同,至於為何設計於此原因不明,有待各位
協助解答。
先說智慧按鍵吧。他對於常常要切換使用環境設定的使用者來說,為一大便利;因為它可以
藉由此按鍵直接解鎖調整是否來電要發出音量還是振動甚至無聲,可以減少因開蓋而造成的
轉軸磨損,延長使用壽命。
這設計雖然很不起眼,但其實對使用者來說,可以說是很貼新的小技巧。
畢竟不是每一位使用者換款式都很快,有不少使用者只是想用的長長久久,甚至是天長地久
也不唯過,能減少消耗多少就減少多少,這一點值得為MOTO鼓掌。

接下來是USB孔,她的規格為通用的mini-USB,同時也支援到2.0的速度,所以傳輸檔案上
不用太過擔憂會不會造成時間上的困擾,只要不是什麼幾百MB的容量,都可以再短時間之內
完成。
除此之外,這個USB孔也是充電的輸入孔隙,所以之前的充電器材設計如此,不意外;而且
只要PC端有弄好驅動程式,可以直接藉由PC開機時順便協助充電,減少多餘電力浪費也不
壞,而且還可以讓使用者出門在外少帶一條充電器也不壞。
充電器也是佔空間的,就算當今簡化體積已經達到神乎其技的程度,體積就是體積,這一點
始終不會改變。

它的吊飾孔在這位置,看起來很深,可以多塞一點吊飾吧?
不過在下沒有吊飾,而且說實話,能符合這機型的吊飾還真不好找,或許是自己眼光比較高,
比較挑剔吧?總覺得他應該配比較現實一點的裝飾,不適合用可愛風格……。
嗯嗯,我想太多。


現在介紹打開的內部情狀。
這是聽話的聽筒,雖說拍得很差,但勉強可以見到聽筒本身有用網做保護,保護灰塵不置入侵
到聽筒造成傷害。
不過他沒有支援Crystal Talk 去雜音通話技術,所以在吵雜環境之中可能要考慮一下;雖說聽
筒音量不小(真的不小),但沒有Crystal Talk或多或少就造成落差了。
需注意。

打開了,可以見到它的轉軸樣子,這麼粗,應該是沒有問題吧?耐用度不能小覷吧?可以讓
我們用的長長久久吧?說實話,我不知道……。
而且它的轉軸有一個小缺點,這小缺點不知道各位愛好者會不會有這現象?

這是闔蓋正常的畫面。

這是盒蓋異常的畫面。
這其中就有差異了︰上蓋雨下蓋的接合處會跑離正常位置,結果就是闔蓋之後機子會歪歪斜
斜,一副就是組裝不良的樣子。
沒問題吧?這樣子的組裝可以讓我們用的天長地久嗎?
我沒有信心。一點信心都沒有。

記得沒錯的話,K1有一個小小缺點,就是螢幕闔蓋久了,會跟鍵盤產生親密接觸,結果就是
數字都跑到螢幕上面去,這裡就做了一個修正,增加了一塊還不算小塊的緩衝墊,讓螢幕最
終不會跟鍵盤合而為一,還可以保持處子之身(問題發言)。
還有,講話的麥克風也是在這區塊。
這也是折疊機的好處,因為長,所以講話收音的麥克風位置更靠近嘴巴,可以減少許多可能
的漏音,對方可以收話更清楚。
………應該(縮)

它有支援視訊通話,自然在內部也安裝了一顆攝影鏡頭,30萬畫素,適合大頭照相也適合當
通話的影像,但要當成照相機就………。
………太小張了。

鍵盤採用金屬蝕刻設計,一體性高,但相對的用久了會卡油脂………。
可以見到現在就卡了不少油脂吧?對不起,我天生很容易流汗……。

算了,繼續介紹鍵盤吧!

他有這些按鍵(由下至上、有左至右介紹)︰
數字鍵(也可以當成簡訊輸入按鍵,支援英文輸入、數字輸入、注音輸入)、通話鍵、上網快
捷鍵、掛斷/電源啟動關閉鍵、視訊通話快捷鍵(也可當成快速通話鍵,但一通話之後就是視訊
通話)五方向鍵、確認鍵、返回鍵、左功能鍵、右功能鍵
根據前輩用者所言,早期的K3快速上網鍵設計太過靈敏,結果不小心暗道就直接上網,徒增金
錢浪費;於是現在都改成「按壓兩秒才能連網」的設計,所以哪天不小心誤按也不用擔憂了。
為何如此?
有圖為證︰

手指與數字鍵的接觸(拇指)

視訊電話快捷鍵以及返回鍵與數字鍵的接觸(拇指)

五方向鍵與手指的接觸(拇指)
對,五方向鍵設計的太小,如果按壓到下方向鍵很容易跟上網鍵有所接觸,如果沒有做另外一
層措施,真的就莫名其妙的上網了……。

翻過來就是這樣︰卡榫、轉軸。
接下來要打開了!

背板。

很意外的,這背板好薄啊!
用這張照片做比較,就可以知道它的薄度了,就是如此。每一次看到這張照片自己都很膽顫心
驚,因為它輕輕一片,薄到你很容易忽略它的存在。
我的記憶力沒很好啊!


翻過來看,可以知道它是金屬設計,同時也可以見到它的掛勾。

對應的位置在這邊,可以見到它的長相。
說實話,好帥………


背面底端,跟上面不一樣,雖說也是掛勾,但方向完全不同。
同時也可以見到他有高速我們要如何放置下去,否則很容易造成掛勾毀損,最後失效就不好玩
了,要花錢的事情建議少做比較好。

底部一覽表。

使用的電池型號為BT-50。
記得沒錯的話,MOTO有出電池專門充電器,他有支援到這型號,有購買的人可以放心繼續使
用下去,不用再度破財傷心。

910安培,自己使用的習性可以撐過一星期,畢竟自己的生活就是開機→關機(一天大約八到
十小時左右),沒啥電話、不玩遊戲,所以這種電力真的好夠、十分足夠。
如果是高用量使用著的話又另計了。

SIM跟記憶卡的放置位置。

用另外一個角度來看這位置吧。
是的,記憶卡跟SIM卡可以說是放在同樣的地點。那就產生新的問題了︰要怎麼放記憶卡?

我們先看這張照片,他是說SIM的放置方式,防呆設計,如果沒有按照這防呆進入的話,卡片
保證塞不進去(對不起,本人之前有過經驗,沒有按照正確位置的畫室真的放不進去)。
相對的,如果正確的話,可以說是不費吹灰之力進去又出來……。

記憶卡就是要這樣放,先安裝SIM

最後才能放置記憶卡,如果沒有按照這動作,記憶卡就像空中樓閣一樣,別說讀取,就連正確
位置在哪邊他都會無法安裝完畢。
說實話,這樣設計省空間沒錯,不過對使用者來說,很麻煩。

按照慣例的疊疊樂!
感謝MOTO W231協力演出!他也是一款好的機子,請大家多多支持以及愛護喔!
機子外觀就到此告一段落,下一次會分享操作心得。
不過操作心得救請大家不要太過期待,因為自己到現在還是處在很多的五里霧,很多方式如何操作
都還不大會。何時交稿就形成大問號了……。
這一點請大家見諒。
總之,謝謝大家的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