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某天...Gmail還是Line傳來了一則推銷訊息『Benq 翻翻鏡』,點開一看發現是視訊鏡頭,最初吸引我看下去的並不是鏡頭的功能或是特色,而是『價格』,我原本預期打死上限大概是3.4000左右,其他廠商的競品在這價位段已經算是非常高了,但這款還要再高出不少,立刻吸引我往下仔細看功能與內容XD在實際看完介紹後,我其實還是抱持著這功能有值得這個售價嗎? 所以...我就報名了體驗會,實際現場把玩看看也就有此次的簡易心得囉!
產品好像11月才會推出,今天超級搶先體驗囉!
規格:
(預計11月正式上市,此為預購頁面上規格)型號 | Ideacam S1 Series |
感光元件 | Sony 800萬畫素 |
解析度 | 3264*2448 30fps |
麥克風 | 自動降噪麥克風 |
作業系統 | Windows / Mac / Chrome Book |
材質 | 鋁合金, ABS/PC 工程塑料 |
產地 | 台灣 |
保固 | 兩年 |
鏡頭外觀:
- 盒裝內容物
- 鏡頭本體
- 外圍補光燈
- 15X變焦鏡
- 無線遙控器
- 隱私蓋
- 支架
benq ideacam智慧翻轉鏡有分一般版本、Plus版本、Pro版本,分別是鏡頭本體、配重支架、隱私蓋,Plus版本多了15倍變焦鏡,能夠提供近距離拍攝使用,只要單手即可透過磁吸的方式快速的連接,Pro版本則是再多出了無線遙控器,再手持的時候能夠搭配不同功能來做快速切換。
- 上方按鈕
- 手持使用
- 鏡頭背面
- 磁吸連接
- 建議水平後鎖付
ideacam的特色其實就是有三種不同的使用方式,第一種就是最常見的中心會議模式,把鏡頭擺在螢幕上方,這時候就是拍人模式,會自動偵測調光,讓人臉肌膚變得紅潤,接著是拍物模式,將鏡頭往下轉動,這時候畫面會自動翻轉,讓你畫面方向會是正確的,方便展示,最後一種則是手持,能夠自由手持拍攝,透過上方的凍結與補光燈按鈕來拍攝想要的畫面~
(對,講這麼多只是要講上面的按鈕是幹嘛用xd)
鏡頭背面有著Benq的LOGO,下方有著插孔與支架連接,這邊的連接方式為磁吸的,透過磁吸與內部的感應器來偵測鏡頭的方向,以此切換不同模式,這邊稍微提一下支架,支架採用了與Screenbar類似的配重支架,但是多了一個鎖付的裝置,能夠提高穩定度,這邊有收到建議是水平的方式再鎖,這樣垂直拍攝時才會是正中央。
軟體介紹:
- EnSpire(網頁版)
- 軟體主介面
Benq Ideacam採用了免安裝透過網頁版的驅動方式,專屬應用程式EnSpire能夠方便快速的在不同裝置與平台做切換,並且可以登入帳號進行個人設定檔的儲存,算是挺新穎的方式。
(目前還在測試版本中XD)
- PIP.PBP切換
- 設定
- 來源設定
- 影像Profile
- 解析度選項
- 濾鏡
其中左上方能夠快速地切換訊號源,並且可以切換PIP/PBP畫面,讓你使用子母畫面或分屏模式,在與會議中能快速的跟與會者分享畫面,或是在教學時能夠同時分享簡報與桌面物品。
下方設定則是能針對影像來源、影像設定以及濾鏡的切換,比較值得提的是影像設定,能調整解析度、白平衡、亮度...等設定置常用、習慣,儲存後能夠設定至不同的設定檔做快速切換。

關於這邊這是能做前面帳號登入的切換登出,或是語系的調整,軟體版本的話...未來可能出桌面版做離線使用,不過我們目前的線上版的,應該打開就是最新的了~
- 畫面選項
- 梯形校正
- 校正前
- 校正後
接著講一下左下方的畫面選項功能區,這邊切換鏡頭的一些選項,例如縮放、轉向、垂直翻轉、鏡像、梯形校正以及輔助線,這邊先給大家看一下梯形校正的部分,體驗會這邊提供了一張範例圖片,在由上往下照的時候,由於角度關係會有點變形,這時候透過軟體來做梯形校正,能夠讓畫面呈現更加自然。
- 輔助線
- 距離
- 圓徑
- 角度
- 體驗
- 使用情境
接著往下看到輔助線的功能,EnSure搭配ideacam的15x變焦鏡,可以輕鬆地放大物品細節,這時候搭配輔助線(距離、圓徑、角度),可以讓使用者與會議者更清晰直觀的了解細節,特別適合工業設計的使用者或是專業用戶。
- 對焦模式切換
- 焦距
- 模式功能區
- 切換選項
再來看到右下方則是有著對焦模式的切換以及麥克風的開關切換鍵,都可以透過ideacam的無線遙控器來做快速的使用,對焦這邊也能透過旋轉無線遙控器來調整,未來還有可能推出搭配的不同配件來做焦距的切換,目前不搭配15x鏡時,焦距為9cm。
中間則是模式功能區,能夠切換不同的模式來做使用,不過這邊工程師說還沒開發完,有幾項功能還在測試XD 不過基本的相機、凍結拍攝、錄影皆可以使用,其中凍結拍攝的時候還能搭配左方的筆做編輯DEMO,也能快速的下載檔案來做分享,達到廣告說的,即拍即分享的功能!
總結

(放一張熱情的研發團隊)
老實說,我原本以為視訊鏡頭就是一個簡簡單單的鏡頭,能夠做會議使用、人像的追蹤就足夠了,沒想到加上了一點變化,垂直展示能夠如此方便,對於需要展示桌面的用戶來說,ideacam真的非常實用,只要將鏡頭往下一扳就可以,扳回來又變成人像,自動判斷。
像是部落客、文案繪圖、工業設計使用起來都很合適,像是我有時候想拍3C周邊,也可以將鏡頭整個拿下來,本身就能作為支架,手持或是擺放都很方便XD
體驗會也有提到,鏡頭顏色的部分,有著專門的Color lab來負責,針對中心調光,不論是否有背光都能有較好的視訊體驗,然後在垂直視訊分享時,也會定焦在靜物上,而不是動物,這樣不論拿著筆亂轉阿,或是比手畫腳的,都不會影響視訊體驗,算是挺特別的!
越說越想買

心得大概是這樣,幾乎...算是開箱文了XD 免費蹭一篇文章哈哈哈

阿,補充一下與帥哥設計師的Q&A
Q:為什麼不採用Type-C接口呢?
A:老實說有兩個原因,第一是成本,如果採用了Type-C成本勢必會提高,這時候終端售價也會提高,這樣會降低入手意願,再來是目前Type-A的裝置還是比較多,為了能讓所有裝置都能使用,我們還是使用了Type-A,未來有第二代的話,可能就會改用Type-C。
Q:那為什麼ideacam線材不採用分離式的設計呢?方便移動也增加替換性,像是screenbar一樣呢?
A:我們其實考慮過,不過因為空間的限制,如果要預留接口的大小有可能要重新設計,還有Ideacam不管怎樣都是需要線材連接,而且相對移動性的機率比較少,如果做成一體式的,能夠增加耐用跟穩定度,所以我們還是採用了一體式的,搭配編織線材提供2萬次以上的拉扯
次數!
Q:說到Screenbar,很多人都很愛你們家產品,但是跟視訊鏡頭其實很不搭,因為正中間需要留給Screenbar,如果把鏡頭放上去會不太穩,這樣怎麼搭配呢?
A:我們一般是建議把Ideacam放在慣用手的螢幕上,然後也再考慮推出搭配Screenbar的支架。(我:給你錢,快點出!)
感謝大家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