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工業設計值錢的原因...

有些東西...只要打上LOGO...就會值錢...(謎之音:你心裡想的是...就可以騙錢是吧...)
工業設計值錢的原因...

那麼...有些東西"好像"只是造型不一樣嗎...細節設計不同...
真的對使用者來說有價值嗎???我發現有些東西真的有...

這兩支都是排名前面的國產隨身碟...
工業設計值錢的原因...

看看背面...是的...外觀上T牌比較好看一點...但是只有這樣子嗎???
工業設計值錢的原因...

打開蓋子...設計上的差異就很明顯了...
工業設計值錢的原因...
T牌不用擔心小蓋子會不見...而且要使用時不需要解開頸繩扣...而且蓋子跟本體之間的扣緊度也不錯...只要不是當作流星槌來甩...正常情況是不會飛出去的....

再來看看頸繩...這T牌的頸繩從上一代開始就是這樣的...佩帶的舒適度是最棒的...
工業設計值錢的原因...

再來比較大小...碟碟樂...笨注音...是疊疊樂...
工業設計值錢的原因...

體型的大小...影響旁邊是否容易插別的USB裝置...
工業設計值錢的原因...

有個差異點忘記拍...
A牌的綠色燈號是在讀取的時候會閃亮...亮度不高...
T牌在插上去之後...亮度高的紅燈號就亮起...讀取時閃爍...當你在電腦上選擇安全的移除裝置之後...燈號就會熄滅...這才是最棒的地方呀...

多一點點錢...多一些便利與舒適...這就是有些東西值得勸敗的地方呀......
(謎之音:你不是兩個月前才開始用隨身碟這種東西的嗎...)
2004-12-05 23:13 發佈
文章關鍵字 工業設計 原因

xlkoala wrote:
多一點點錢...多一些便利與舒適...這就是有些東西值得勸敗的地方呀......

不要忘了,也多一點點爽度啊
請多多點擊贊助商廣告,有贊助商的支持才有穩定的Server和快速頻寬。
所以啊,我還是一直認為台灣還沒資格談設計、細工,
勉強可以說是改良,基本上還是停留在製造、粗工。
這是文化的培養,不是一、二年就可以趕上的。
不然幹嘛現在大家還是要買日製的東西,不怕買貴,只怕買不到
只要藝術和流行存在的一天
工業設計就會一直流行下去
以前都覺得電腦是種工具
到了現在,電腦也可是是種表彰品味的藝術品了
這是第二篇...本來想說要不要另外開主題...
但是想說我又不是專門在討論數位音樂產品...所以音質部份就草草帶過

首先看看這兩個不同的設計...iPod Shuffle跟PD-03...
大廠無螢幕簡約設計跟台灣品牌一般型的設計(有點像錄音筆)

老實說,iPod Shuffle的耳機跟頸繩方向相反,如果掛上頸繩之後臨時想把iPod Shuffle放口袋...會擔心折到耳機線

PD-03經過幾個月的使用,外觀不免有些折舊...同事剛入手的iPod Shuffle當然很亮...
不過我主要想比較的是,操作的方便度...所以按鍵的設計就很重要了......

就是這個立體設計...我就算隔著口袋(單層布)...也可以用觸覺來操控它...
我對PD-03最不滿的一點就是按鍵觸感不足以明確分辨按到的是哪個鍵...
加上那個Jog搖桿容易誤觸...有時只想調整音量...聽一半的歌曲就跑到下一首去了rz

(Nikon 4500此時對焦不聽話...我是先等相機定好焦距之後,移動相機角度才拍到的)

傳輸介面...基本上是見仁見智...但是PD-03連接電腦的時候需要拔電池


以iPod Shuffle原廠耳機...播放第一首歌前奏時...我第一個念頭是...誰說音質不好的呀...
不過...隨著人聲的出現...總覺得女聲聽起來單薄了些...(已經被CM7寵壞了嗎)

回家插上CM7...發現低音比PD-03明顯些...但是高音的表現不夠純淨......
我也不想倚老賣老,年輕有為的人我當然會尊重,但是看到胡搞瞎搞的小毛頭還真是生氣
其實台灣許多企業主就是這樣
只想把現有主流產品做一些改良......卻也不見得越改越好...
就希望大撈一筆...

即使是大廠......
許多的設計居然還外包給設計公司.....
卻不知好好培養自己的設計人才..
yuren0105 wrote:
其實台灣許多企業主就...(恕刪)


中小企業就是這樣,RD人才養成投入少,只想快速回收成本!

不過看巨大機械成功案例!
現在工業設計慢慢也進入這些公司老闆的心中.
不過還是差別人一大節...
earl258 wrote:
中小企業就是這樣,RD人才養成投入少,只想快速回收成本(恕刪)


工業設計的英文應該叫做ID(Industrial Design)
其實中小企業養ID往往不敷成本,你可能一年才推沒幾樣產品,ID人才總不能晾在那邊啊
ID部門設置一定要企業到一定程度才有可能,
發展初期的企業採外包是可以理解的,而且ID部門成本高(好的美工人才難尋)
若很難反映在售價上的增加上,也別怪台灣人了
若是考慮成本的話, ID 外包會是一個很好的想法.

但是, 沒有 ID 就幾乎快要跟利潤絕緣了.

現在市場上的商品有多少種, 消費者有多少的時間跟精力去做比較?

第一眼的分數沒有拿到的話, 翻案的機會真的是不大.
沒辦法!!有些沒什麼優點的產品只要有知名的logo或是圖案價格就能高許多!!(因為品牌觀念會感覺品質比較好)
但是我比較建議大家去多比較創意.外型.功能.價格......................你就會發現真的好東西!!

(有的像是迪斯耐系列產品.也沒比較好卻比較貴................因為圖像使用也要權利金阿.所以不是產品本身價值貴.是貴在幫廠商付權利金)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