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回 post 文,敬請指導!
十月,把手邊第三代 20G 的 apple iPod 給脫手,目的就是為迎接 Rio 的到來.
終於,透過美國的朋友幫忙購買寄回,在手邊也玩了一段時間,也和大家分享一下使用心情:
跟所有 Rio 的產品一樣,同樣內置 20G 硬碟的Krama 造型確實與眾不同,有點胖胖的,方方的,橡膠材質的把手看起來除了有趣討喜,也多了一點防滑的實用。
以 20GB 的容量來說,80x80x30 釐米的體積實在不算大,重量也出人意料地只有156公克。 LCD 螢幕很大,足足有2.0"。內建的鋰電池要透過專用的變壓器充電,不能用USB插槽。實際用過,電池大概可以撐上13小時(小弟每天新竹台北通勤,來回的飛狗路程+一夜好眠,動能依舊毫無問題)。
先來一張全貌:Rio 主機加上座充!
下圖是 RIO 特有的電腦連結的軟體介面:除了使介面是英文的,關於音樂標題或是專輯名稱的資訊,不管是中文還是日文等 double bite 語系也都顯示正常,當初的顧慮減輕一大半.
介紹螢幕顯示前,先來兩張上下包括電於以及音源發送的近拍:
USB/座充接巢/電源:
電源以及耳機孔:
螢幕顯示也一樣正常,不管是哪一種語言:
Karma 的大螢幕非常清楚,藍色的冷光也不讓 iPod 專美於前。瀏覽歌曲的系統也特別設計過,有個選單鍵用來存取……選單,然後用滾輪在各種功能間切換、做選擇。播放功能使用了紅色、四方向,類似搖桿的按鈕;而音量則交給側邊兩顆獨立的按鈕負責,所有按鍵都有非常清楚的圖示。
座充近拍:
RIO 有座充,還延伸的裝置的可用性。使用者不但可以利用座充來充電,還可以透過連接線(AV 介面),把 Karma 直接連到音響上。我的 Sarvin 也可以直接用,省了買FM Transmitter 的錢哩!
誇張的是,座充上面還有乙太網路的接頭連上區域網路。如果你的網路上有 DHCP 伺服器,可以分配一個位址給它,用簡易的 Web 界面存取座充與隨身聽,安裝軟體並分享檔案。對把 Rio 當作是一個隨身聽來說,這實在有些過頭了,而且設定上實在不輕鬆,用 USB 介面可能會好些。
整體使用的感覺,USB 2.0 的速度很快,不過因為以前的iPod 我是接在Apple Pismo G3 500,靠1394的傳輸其實也不算慢,很難比較之間的差異:不過,100 首 300MB 的MP3,不到 60 秒就可以傳輸完畢。Karma 使用的硬碟是日立(Hitachi)的C4K40,轉速4,200轉。
Rio Karma 包括了 Sennheiser MX300 型耳機,我也沒有花錢買第二組的打算了。
多少錢?原廠定價是 399 美金,可是 Amazon.com 只賣 249,加上運費,其實 10 張小朋友就可以搞定了!
這台Rio價錢和iPod第四代的差不多.. 螢幕稍大, 主機稍小, 用的時間長一些
但是我實在是看不出來有什麼決定性的因素可以讓我想換掉的, AV介面似乎要看音響, 不是每一台都有外接的..

請問這台還有什麼其他的功能或配件嗎? 像是有無內建錄音功能, 或是車充線之類的...
只是好奇.. 無意冒犯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