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於灰頭土臉】
上次那台KVM在使用一段時間之後,
發現問題其實蠻多的,
尤其會影響系統穩定,
因此趕快拿去退貨。
接著,又在網路上找到另一款,
雖然功能不若之前那款那麼多,
但也只是差了音源切換而已。
音源切換其實也沒很重要,
辛苦一點自己拔來拔去就好啦!
這款KVM可支援兩個USB裝置,
還有鍵盤及滑鼠的PS2接頭,
轉換為USB方形接頭輸出,
且這款KVM只要599元。
由於有前款KVM作為比較,
所以可以比較清楚差別。
在使用上,並不會像之前那款感到有點慢,
滑鼠及鍵盤的輸入都可以即時反應。
而在訊號干擾的部分,
這款機器在三台電腦及兩個螢幕上測試過,
除了有一台主機有輕微水波紋外,
其他兩台及兩款螢幕都不會有水波紋,
在訊號隔離上作的很好。
在切換的反應上,
由於會將KVM上的裝置模擬成USB裝置,
在切換時會有大概1~2秒的裝置插入的安裝動作,
在此段時間會無法使用鍵盤滑鼠,
比較起來兩款的等待時間,
這款的等待切換時間算是比較明顯。
在切換熱鍵上,
使用的是scrll,scrll,1 or 2切換,
跟先前那款組合鍵不太一樣,
且切換後會有一段訊號偵測期,大概3~5秒,
此時會無法用硬體按鈕或是熱鍵切換主機。
在切換或是主機開機時,
KVM都會發出嗶聲,
約過了3~5秒後會發出第二嗶聲代表確認安裝好裝置,
此時就可正常使用。
整體而言品質比先前那款好,
拿到手時的重量就不一樣,
明顯重了很多。
且附贈的線材也粗很多,
可以由後面的開箱照看到。
接下來就是開箱照:
▲外盒裝,比先前那款差,但這東西講求內在的阿!
▲封面上有打上其功能,且有型號標示。
▲附贈的線材,很粗,感覺品質就不錯,
不過也因為很粗,不太容易整理線。
▲線材比較,左邊兩條是一般螢幕及USB裝置的線,
右邊兩條是附贈的線材,可以從線材粗度看出差異。
▲本機前方,有兩個USB 1.1裝置接頭且有清楚標示,
中間兩個是鍵盤及滑鼠的接頭,
上方有個綠色按鈕的是硬體切換鈕,
而燈號的話則有四顆LED,各為PC1及PC2的燈號。
▲後面為螢幕接頭。
▲左右側邊各為兩台主機的接頭,螢幕及方形USB接頭。
▲一時無聊把它拆開來看看,
無奈上面的PCB版是銲在下面那片上頭,
因此也無法拆開來看。
▲最後,來張所有線接上去的大合照,
這台機器比先前那台KVM大了1/3左右,
因此也比較不容易藏起來,
尤其是連接了較粗的連接線之後。
整體而言,這種機器還是不要太多功能比較好,
因此挑選功能簡單且穩定才是比較適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