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自己是個很喜歡數位產品與享受數位生活的人,但是又很難接受與眾相同的盲從追求。所以每次要買個東西總是考慮很久,直到決定這東西在家中的位置與角色之後才會下手。
會想寫這篇文章全因為剛從日本自助旅行回來,我竟然到表參道HILLS買了一部電風扇回來。

其實早在去之前就想到日本買一部電扇,實在是厭倦台灣可以找到的電扇外型,厲害一點的又很貴...第一天去了新宿的BIC CAMERA無功而返,第二天在安藤設計的表參道HILLS地下二樓發現了這台Stadler Form designed by Matti,就決定把它帶回家了。
在TAVOLI和BOSE之間抉擇了大概半年,上個月才拜託在美國的死黨幫我帶這台BOSE MUSIC SYSTEM回來,除了考慮它的組裝簡單〈其實是不用組裝〉,可以聽MP3這功能更是一大誘因。

雖然這是我家裡最不常用的電器〈也是我覺得影響空間與生活品質最大的電器〉,但是在一次老爸來枯坐沙發兩小時打瞌睡之後,才決定到家樂福用分期買了這台說大不大說小不小又不怎麼便宜的的液晶電視。為了把它的重要性減低,不給他專屬的位置〈可移來移去〉也不給他像樣的電視多媒體櫃,只給他一個軍用木箱,DVD播放器平常也收在櫃子裡,那個紅色汽油桶是他的位置。

買東西是個學問,就像我打算要買部折疊車功課也做了好久。最重要的要能放進車後廂〈VW NEW POLO〉,最好有避震〈我住竹圍,超想騎河邊腳踏車道〉,當然如果可以與眾不同那就更好了。最後我買了BIRDY...
關於我的車與相機,這部份下次再說吧...祝大家端午節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