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raphire 4的箱子。 (Intuos 3的箱子已經不知道被扔到哪裡去了... 想看的麻煩看別人po的Intuos 3介紹文...)

Graphire 4開箱照。

小灰跟小白並排。

小白。

小灰。

小灰的燈。 (按下按鈕的時候燈會變綠色)

小白的燈。硬是比小灰的美多了。


小白的筆。上面按鍵的預設功能是雙擊(用了就知道,拿數位筆準確連點需要一點練習的!),下面的則是右鍵。小白的筆超美的,而且比小灰的細、好握好按。

小灰的筆。個人覺得上面的兩個按鈕都很難按(按的時候筆頭會飄走,很難對準),不過橡膠的筆身握感相當不錯。

小白的滑鼠,表面是烤漆喔,質感超棒的!

雖然有滑鼠可以看得出廠商的貼心,但是不管是小灰還是小白,附的滑鼠其實都很雞肋,會用到的機率很低,而且要放在數位板上才能用。
你總不會捨得拿數千塊的數位板來當滑鼠墊用吧?

小灰的滑鼠。多了兩顆按鍵在左右兩側。跟小白的滑鼠設計是一樣的,左右對稱,左右撇子都能用。

小灰左邊的按鍵。預設功能分別為左Ctrl,右上Shift,右下Alt,最下面是Space。旁邊的觸控條(也可以設定只能用筆操作)的功能為垂直捲動。其實這個觸控條還滿方便的,除了平常上網可以上下捲動,在Photoshop跟Illustrator裡面可以快速放大縮小(雖然我還是比較習慣按Z來做局部放大)。不過,唯一遺憾的地方,就是雖然左右各有一個觸控條,卻沒辦法將其中一個設定為水平捲動。

小灰右邊的按鍵。預設功能跟左邊的完全一樣,只是按鍵排法是相反的。注意,4x5的Intuos 3只有左邊的按鍵喔!

小白的按鍵。筆可以放在上面的凹槽(會卡在裡面,不會掉下來)。上面的預設按鍵功能分別為按鍵4、垂直滾動、按鍵5(天曉得是幹麻的


小灰中間感應區的塑膠版如果用濫了可以拉起來撕掉換過,或是換成透明的,拿來描圖用。

小白外面的塑膠殼則是可以拆卸,或是在中間擺照片。

小白的背面(Made in China)。四角是外表塑膠殼的卡榫。

小黑的背面(Made in Taiwan)。沒啥特別的,畫面右邊的卡榫可能是固定表面塑膠殼用的,不過我沒拆過就是了。

小黑背面疑似可以拿來裝手機吊飾的孔


小黑小白再度並排。小白稍微厚一點點。

疊疊樂。


這是小灰的控制台。相對之下,小白的控制台就簡單很多,只能設定簡單的筆觸壓力功能和滑鼠、數位板按鍵的功能。
由於時間的關係,小白我只有稍微玩一下下。基本上,小灰小白的筆和滑鼠都是不能通用的,不過小白的筆頭似乎可以用小灰的筆頭更替。筆觸方面,小灰的感應區表面材質較小白的滑,不過這不是什麼大差別。差比較多的是,小白的數位筆感應高度大概只有小灰的二分之一,稍微抬高一點就感應不到了(也許是透明硬殼厚的關係),而小灰的數位筆可以感應到約1.5公分的高度。另外一項差比較多的應該就是壓力感應能力了。稍微用Phtoshop畫了一下,噴槍工具可以明顯看出小白的壓力感應沒有小灰敏感,不過這點對於沒有數位繪圖需求的使用者來說就無所謂了。
附送的軟體方面,Intuos 3系列有送Corel Painter Essentials 3, Photoshop Elements 4和Nik Color Efex Pro2 IE,而Graphire 4有附Photoshop Elements 3,Corel Painter Essentials 2,Nik Color Efex Pro 2 GE跟Jot notes,再次可以看出廠商的用心(雖然都是頗雞肋的軟體...附送的光碟我到現在都沒拆過

至於要買Intuos 3還是Graphire 4,我想最主要的取決因素是尺寸跟壓力感應還有周邊的需求。尺寸的話,Graphire 4最大號是6x8吋,而Intuos 3最大有到12x19吋,而且有寬螢幕專屬的尺寸。壓力感應方面,如果只是業餘使用或是學生,Graphire 4已經很夠了,沒必要多花1.5倍的錢去敗Intuos,而且Graphire 4也比較好看。周邊方面,Graphire 4沒有可以選購的周邊,不像Intuos系列,一直以來都有各式各樣的數位筆可以選購。
先寫到這裡,有問題我再補上,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