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覺有點怪, 拿到一個塑膠幣, 刷完之後放進口袋, 出站的時候還要去口袋零錢堆裡找這枚大小相仿的塑膠幣
不知道有沒有人一急之下拿錯了, 結果丟了50元硬幣進回收機!?
且出錯率似乎很高, 我們一共3人進站, 出站時就有一人投入回收後閘門卻打不開!?
到現在還不知道發生了啥問題?
其實,新加坡的硬式卡,他的押金制度,並不是說MRT吸收的...

而是捷運公司把押金已經計價算入車票售價中
舉個例子:
假設從哈伯港站到市政府站要票價SG$3.2
這個3.2元坡幣已經內含票卡的押金(SG$1.0),你到站後到票卡販賣機就可以以票卡贖回你的押金
這個應該沒有所謂人性的關係吧...

說真的,我也是不太看好硬幣式的單程票...新加坡的硬卡式的比較好...
不過再怎麼比,都比現在用的磁卡式的單程票好用很多...
不過,如果新加坡的押金制度場景移到台北捷運
淡水到台北要花票價NT$100,其中票卡的押金需要NT$50
這樣的結果,相信悠遊卡會更多人使用的...(可以減少單程票的發行數量、相對的也減少更多支出)
一般旅客可以退押金,又享受到便利性,我想,應該是種雙贏的局面吧...

以上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