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hu Tahai wrote:一般的相片紙,數位沖印的時候應該也只有300dpi;所以就解析度來說600*1200是夠的,但一分錢一分貨就是(色彩,調教,速度...)
請問600*1200這樣的掃描解析度算的上好嗎?
我的照片是3*5...(恕刪)
PS.底片掃描的話建議就要4800dpi以上會比較好
姑且安裝光碟看能否跳過墨水警告,安裝中途竟然還跳出磁碟空間不足,唉!結果還沒安裝完就跳出安裝墨水視窗提示,而且還關不掉,就在我邊整理空間、打算如果還是不行就放棄、解除安裝時,看到一個沒有印象的程式,本來直覺就想移除,點之前又想到,反正都要移除,姑且開看看,原來是光碟安裝了第三方掃描軟體,我試了一下,竟然可以略過墨水安裝進行掃描。
回正題,我拿了一張約15個人的學生合照掃300bpi,也是最高選項,結果放大顯示無法判別胸前的學號,存成bmp、tif、jpg都一樣,而我拿大鏡看照片是可以判讀的,所以這台600x1200應該還是不夠掃3x5照片。雖然我還是不清楚300bpi跟600x1200是什麼關係。
Ahu Tahai wrote:先說檔案轉換有損失很正常,特別是類比轉數位,或數位轉類比;不過你應該是哪裡沒有調到,不然應該是可以選600dpi(我用過好幾家的軟體都覺得很複雜,尤其久久掃一次,都要重新點過一遍重新了解;不過我也相信,一分錢一分貨,這種多功能事務機的軟體可能一用就用十年,就算是專門掃描的軟體,更新率應該都不高)
回正題,我拿了一張約15個人的學生合照掃300bpi,也是最高選項,結果放大顯示無法判別胸前的學號,存成bmp、tif、jpg都一樣,而我拿大鏡看照片是可以判讀的,所以這台600x1200應該還是不夠掃3x5照片。雖然我還是不清楚300bpi跟600x1200是什麼關係。...(恕刪)
還有就是前面幾篇講到300dpi,是指你去相片館沖洗照片,相片館會先把照片調成300dpi再沖印;所以再怎麼掃描,最好就300dpi(這應該不難理解).但是轉換會有損失,所以可以改高一點去掃描(600dpi),畫質可能會比較 "接近" 300dpi原有的畫質(還是不可能超越或一樣)
再來就是你掃描完的觀看的螢幕,用這個網站計算,12吋FULLHD的螢幕ppi也只有184ppi,除非你用手機看的,不然一般的電腦的ppi應該更低(要達到跟300dpi紙張一樣的情況,螢幕至少都要有200ppi以上;這就是傳說中的retina,放馬後炮一下,這個噱頭出來前我就覺得ppi大比螢幕大重要了)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