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Intel 推出 Thunderbolt Share 功能 只要一條連接線就能傳輸檔案、共享螢幕滑鼠鍵盤硬碟超方便

這看起來就是兩台PC接一條線就可以用了 好像不需要周邊?

KHeresy wrote:
Thunderbolt...(恕刪)
陳拔
陳拔 樓主

是的,不過兩台都要有 TB4/TB5 介面,其中一台要有 Share 認證授權才能裝軟體

2024-05-17 8:32
這個概念就像是當年的SCSI一樣,想要一條線串接天下,但是,後來因為費用,所以才會後來的IDE大行其道。
實際還是要看市場的售價,能不能被接受
一條線就能做一堆功能,重點是也要週邊配合吧?當然有錢買的起的就不會在意了。
Thunderbolt都出多久了

但遲遲未見普及化
很可惜
USB3.2:10Gb/s = 1GB/s
USB4:40Gb/s = 4GB/s

Thunderbolt 3:40Gb/s = 4GB/s
USB4/Thunderbolt 4:40Gb/s = 4GB/s
Thunderbolt 5:120Gb/s = 12GB/s

PCI-E 3.0 x16:160Gb/s = 16GB/s

高速周邊才有需要 一般使用者USB3.1 USB4就可以

T4線材太貴 一公尺約兩千元 三公尺約三千六百元
然後每個裝置都要接一條
(鍵盤滑鼠走USB訊號掛在Thunderbolt Share後面 不知道能不能受控轉移使用權)


用法大概就是整組高速周邊連接Thunderbolt Share
透過Thunderbolt Share讓兩台電腦熱插拔共用 透過軟體切換

而整組看起來是Thunderbolt Share後面
接螢幕 接鍵盤滑鼠 連外接硬碟 連外接顯示卡這些

另一台電腦熱插拔接進去 只要軟體控制就能用這些裝置了

-------------------

不過外接顯示卡來說 要做到顯示卡就能傳輸處理資訊
顯卡上的USB4連接埠直接 接收與傳輸訊號
而外接盒只要供電
才能有效推展外接顯卡使用

不然現在T3外接盒 是PCIE轉T3的轉接卡
不僅供電 還要轉換訊號
再加上4GB/s的頻寬 裝任何卡上去都只有1060左右效益
一萬多的外接盒數萬元的卡 只有1060效益
這效益現在的內顯都快追上了

-------------------

TB3顯卡外接盒
電腦訊號 -> TB線 -> 顯卡外接盒TB轉PCIE訊號 -> PCIE顯示卡接收訊號處理 -> 顯卡螢幕訊號 -> 螢幕線 -> 螢幕

我說的顯卡外接盒用法
電腦訊號 -> TB線 -> PCIE顯示卡TB/USB-C埠接收訊號處理 -> 顯卡螢幕訊號 -> 螢幕線 -> 螢幕
外接時 顯卡從PCIE接收訊號轉為TB/USB-C埠接收訊號
外接盒只透過PCIE插槽供電 不透過PCIE插槽做訊號轉換
這樣外接盒只供電就便宜了

TB5 12GB/s頻寬 雖不到PCIE 3.0 x16的16GB/s高
但比起過去外接顯卡TB3/4才4GB/s頻寬 不管再強的卡都只有約1060效益來說
TB5給的頻寬應該可以提昇到1080 2080效益 遠比內顯強

上班 高效能低內顯筆電處理公務
下班 回家接上這個外接顯卡就能大幅提升效能 玩更好特效表現的遊戲
一條線統合大部分周邊


現在USB想一條線也可以用HUB達成
只是沒辦法用到外接顯示卡或螢幕輸出
即便可以用 頻寬不夠大互相影響
主機上需要多個USB-C埠分擔坪寬才行

主機 第一埠插外接硬碟 頻寬滿 還要再插周邊就要啟用第二埠了
一條線全轉移就沒辦法了
Thunderbolt Share 功能很方便,謝謝分享。
早就可以無線傳輸了為何要再走回有線?
要共享螢幕鍵盤滑鼠的意義在哪?
如果兩台都是自己在用的,為何需要用兩台浪費電?
如果是不同人在用,共享之後也只有一人能用.
我個人感覺就是英特爾冷飯新炒沒什麼東西可以宣傳了.
感覺Thunderbolt Share超級方便,希望之後可以越來越普及~
- Manu
有那麼快的速度,當然要有新的應用才對。
做得到把別台的運算力整合進來使用,我就有興趣了。
像是把第二台的CPU 當作本機的2nd CPU


PCIe Gen 4 頻寬 2 GB/s 4 GB/s 8 GB/s 16 GB/s 32 GB/s
玩遊戲時的顯示,看來送過去再傳回來綽綽有餘。

沒興趣再多花錢搞遠端連線。
有高速傳檔需求的,早就上10Gbps ,還可以疊加多插幾張卡。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