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bile01是一個很開放的論壇,一定會有不同意見存在,這也剛好讓大家以不同角度看同一件事。也剛好讓想想一窺咖啡世界的人看不同想法,然後依照個人屬性選擇。
膠囊存在已經有不算短的時間,但普及率一直不高。方便與乾淨是最大的訴求,但相對的對一些人來說也損失對咖啡的瞭解。這不是對與錯的問題,這只是個人的選擇。
目前看到膠囊例如Illy, Nescafe生產廠商都是大廠。這些大廠需要的生產量都大,無法購買小農小產量(例如一批只生產幾袋到十幾袋,每袋60~70公斤)的精品級咖啡。這些精品級咖啡,包括由各產區所舉辦的比賽豆,大致上由美、日、歐洲中小型生豆商購買。這些中小型生豆商,透過自有銷售系統或透過網路(例如台中歐舍,美國Intelligentsia, Sweet Maria等等),賣給消費者。
真正讓消費者深入瞭解到咖啡不同之處是這些精品咖啡業者,不是這些大廠。在1997年以前,對耶加雪(Yirgacheffe)有花香,柑橘香的咖啡,好像是空中樓閣,想都不敢想,現在如果是柑橘香,已經是基本的款的耶加雪,只有花香還是不容易。夏威夷島嶼中之茂伊島所產的以葉門種子產出的咖啡,也是透過這些精品業者分享大眾。最近很火紅的Esmeralda Geisha豆,沒有這些精品業者,價格大概不會衝到每磅超過50美元(生豆)的歷史拍賣記錄。Geisha豆紅到讓全世界一部份的精品業者組團(包括台中歐舍)想去原始來源尋根-在東非的依索比亞(ETHIOPIA)。
有關咖啡的故事,以上只是一些粗淺說明,若想知道更多,只有靠自己平常多嘗試多收集資料。不過確定的是如果用膠囊,永遠都不會知道。
張小琦 wrote:
我到巨唐看過裝膠囊的盒子,不過都不是很實用,最後用了IKEA賣的壓克力盒,它原來是裝洗手乳的,由大到小一共有4個,另外兩個小的正在使用中,這邊只貼兩個。
我昨天也幫我的膠囊買了一個罐子, 是那種像小時候雜貨店裝糖的罐子! 裝起來也滿可愛的! 不過我最想要的還是nespresso網站中掛在牆壁上的鋁製框框! 我第一次看到那個是今年在荷蘭的nespresso專賣店中看到的! 我已經托我同事從瑞士幫我買, 應該明年初就可以到手了
張小琦 wrote:
另外請問大大,是否有買除垢包,因為用了一段時間會有水垢,需要清除
我在訂購機器時, 也訂了兩包清潔包, 那個還真的不是普通大包呢, 按照官方說法, 每半年到一年就要清洗一次! 我猜是要去除機器內部管線鈣化吧?
張小琦 wrote:
還有我附的杯子是透明的,底碟是黑色的,一大一小,為何在網站上買的會有不同的包裝
我比較喜歡你附贈的那套杯子說, 我還在考慮要不要多添購一兩組杯子! 請問一下小琦, 你的置杯處有放滿杯子嗎? 空空的! 有點難看說!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