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台灣廠商追逐 iF 獎背後的另一層意義

matika wrote:
如果法拉利NB真的如此不堪, 也沒有必要一代接一代的推出, 市場可以證明,
倒不是少數人說了就算.

品牌的偏好不等於高檔的品牌形象.
牛頭不對馬嘴的回應.........

我所強調的是品牌形象,何時提到品質了?
閣下要不要搞清楚狀況再來回文?
舉出acer法拉力NB純粹在於這是目前台灣品牌NB上一款名氣較高,
算是豪華的機種。


用一個更簡單的說法:
當預算不是問題時,多數人要買NB,會選擇$ony, Panasonic, Fujisu
還是acer?
這才是台灣廠商一直無法做到的地方~
相同的處境不只NB,諸如LCD TV,PDP TV,DVD recoder......等

看出我強調的是什麼了嗎?
RR wrote:

牛頭不對馬嘴的回應.........

我所強調的是品牌形象,何時提到品質了?
閣下要不要搞清楚狀況再來回文?
舉出acer法拉力NB純粹在於這是目前台灣品牌NB上一款名氣較高,
算是豪華的機種。


用一個更簡單的說法:
當預算不是問題時,多數人要買NB,會選擇$ony, Panasonic, Fujisu
還是acer?
這才是台灣廠商一直無法做到的地方~
相同的處境不只NB,諸如LCD TV,PDP TV,DVD recoder......等

看出我強調的是什麼了嗎?
我當然有看出你要強調的事, 但也也認清事實.

日系品牌從來就不是打著便宜又大碗的品牌形象.
所以你把差異最大的因素"價格"給拿調, 那不是顯的更不公平.


那我是否也可舉個更簡單的例子:

如果我可以用買Altis的價格買到雙B, 那我買不買雙B?



每個品牌原本就有他focus的地方, 企業不是慈善事業, 他要養人, 股東要賺錢.
但也不是國產品牌就只是殺低價, 旗艦級的產品拿到國際上不會輸人太多...

Price wrote:
還有隨身遊戲機的王者 SONY PSP。


這裡有一點點小疑問
目前如果是強調隨身"遊戲"機
銷售量好像還是任天堂的NDS比較高
難道最近又有變化了嗎?
大家又離題了
我想樓主的想法是得iF獎等於提昇品牌價值嗎??
當然是否能增加銷售量跟價格
目前看來台灣的老闆以為得iF獎就自然都會有這樣的效果
這樣是很危險的思考

一直以成本為導向的思維裡
很難去想像客戶需要什麼
就像有人提Toyota跟Benz的例子
買到Toyota的客戶會很滿意買到便宜又大碗的車
而買Benz的財主也同樣滿意這台車能彰顯他的有錢
但台灣的老板跟高級主管的思維
還是停留在Cost Reduce
公司的產品要怎麼定位
不是很在乎
只會說全方位發展
全方位就等於說就是沒方位
只是隨波逐流而已
puffycat wrote:
但台灣的老板跟高級主管的思維
還是停留在Cost Reduce
公司的產品要怎麼定位
不是很在乎
只會說全方位發展
全方位就等於說就是沒方位
只是隨波逐流而已


恩~~
其實台灣已經漸漸了解行銷的重要,也有在進步當中,但希望別動的太慢才是....
因為韓國成長的速度不差~~~
個人以為,台灣很多社會風氣都屬於本末倒置的型態,尤其當牽扯到獎評的時後。

例如金鐘劇,
現在要角逐金鐘獎的電視劇,很多都是在半年前挑劇本、挑導演,
然後號昭媒體宣示要拍金鐘劇,拍完了、得獎了,找個冷僻時段播個兩次就收起來了。
原本應該是拍很多電視劇來播出、電視台再從中挑選風評好的來參賽,現在卻是反了過來。

說好聽就是概念車理論:呈現高品質與新思維而非合理成本與市場性。
但別人除了放上新的設計,多半都會有一個中心思想在支撐整個系列商品
像保時捷的青蛙眼,法拉利的血紅色....
反觀台灣很多參賽商品,充其量就是零碎靈感的產物,
問廠商這一項得獎作品後面有沒有一系列量產機種,
多半是沒有,或是得獎後才依樣畫胡盧推出平民機(閹機~),

這種由上而下的倒金字塔型、不得獎就別想提設計理念的詭異管理方式,
就算得獎後不會帶動系列商品(根本沒有系列商品)的銷售,當然只能夠說嘴啦~

sshan wrote:


Price wrote:
還有隨身遊戲機的王者 SONY PSP。


這裡有一點點小疑問
目前如果是強調隨身"遊戲"機
銷售量好像還是任天堂的NDS比較高
難道最近又有變化了嗎?


王者一直是nds啊
nds近來瘋狂缺貨
psp跟nds比起來只是零頭而已...

不過買遊戲機本來就是買自己想玩的最重要
哪台賣得好只是其次啦
哪個便宜就買哪個吧!NB對我來說就是消耗品,花太多錢我是不幹的~
RR wrote:
有十萬元的預算買NB,
你會去買acer法拉力還是$ony VAIO,
Panasonic的,
還是低調奢華的Fuji Lifebook?

哇!!漂亮~台灣有的買嗎??
matika wrote:
其實acer這款20" LCD也有得2006 if 設計獎噢~
品牌 -> 簡單講就是消費者 "使用經驗的累積"

很多人可能會覺得品牌是靠企業本身的操作
事實上, 企業對品牌的建立使不上多大的主動力
反而被動的定位瞄準市場, 然後讓該市場的消費者去建立品牌價值更有效

iF, G-Mark, 台灣的精品獎, 最佳外銷資訊獎.........
得獎產品在媒體或網路論壇被爆料瑕疵越來越多
(早年某廠的 smartphone 和某廠的 Pocket PC Phone 不是得過精品獎嗎?)

從這角度看, 得獎反而是品牌毒藥
因為得獎, 消費者的期待更高
從 "負面使用經驗" 的回饋反而減損該品牌的價值

產品如同知識, 不能解決問題的知識或產品, 如同廢物
問題可能是有形的使用效益或無形的心理滿足

服飾名品最能偏向心理滿足效益
但是 3C 產品朝這個方向去做, 只會徒勞無功, 3C 的重點還是在解決 "大部分" 消費者的問題

從法拉利系列去看產品組合的話,
這系列的 NB, 不是拿來佔有最高市佔率
他只是 Acer 拿來證明公司技術能力的 reference product -> 針對小眾
進而讓 "大眾" 嚮往-> 認同 -> 選擇 Acer 的其他的 NB
其他的 NB 才是利潤與市佔率的來源
RR wrote:

牛頭不對馬嘴的回應.........

我所強調的是品牌形象,何時提到品質了?
閣下要不要搞清楚狀況再來回文?
舉出acer法拉力NB純粹在於這是目前台灣品牌NB上一款名氣較高,
算是豪華的機種。


用一個更簡單的說法:
當預算不是問題時,多數人要買NB,會選擇$ony, Panasonic, Fujisu
還是acer?
這才是台灣廠商一直無法做到的地方~
相同的處境不只NB,諸如LCD TV,PDP TV,DVD recoder......等

看出我強調的是什麼了嗎?
我看到了"外國的月亮比較圓".....樓主的文章仔細看看..其實個人認為並不是很公允

大家都會選擇SONY的原因,跟"根深蒂固的品牌價值觀"沒有關係嗎?

現在40歲以上的人,聽到韓貨就是一個爛,SONY就是好,BenQ?那是什麼?

這種根深蒂固的東西,不是BenQ拿幾個獎就可以扳回來的


如果你問現在1x歲的小朋友

根據我的觀察,在他們的心中SONY並沒有那麼高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