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

MD不死~只是逐漸老去...

min_is_perfect wrote:
MD的外型已經被MD片限制住了吧
MP3的外型超多種的啊
香水瓶 碗豆 米老鼠...

大多很俗艷
質感好的如鳳毛麟角

而且MD通常都過萬 MP3過萬的 通常也都蠻有質感的
例如SONY的HD5和AP1 APPLE的IPOD IAUDIO的X5L...

硬碟式的會有不知道何時掛點的危險
個人絕不考慮硬碟式的攜帶型影音播放機

要是用1G的快閃碟來跟HI MD比 速度快 體積小 MD這種機械性的裝置也比較容易壞 而且待機也不會贏

MD的構造已經相當可靠
損壞率很低

我以前的MZ-NH1一顆電池可以連續播放二十多小時
也不會輸快閃碟

還有
1G的快閃碟多少錢?
一張Hi-MD多少錢?

我舉個例
我買一部NH1花9000
用五張Hi-MD放古典
六張Hi-MD放流行音樂
兩張Hi-MD放日文課資料
加起來9000+2600=11600元
而且後續每擴充1G 只花200元
出門隨便抽我要的帶出去

如果換成快閃碟,要買幾隻?花多少錢?
1G要買13隻.4G也要買3隻
以4G nano為例,得買三部,加起來要快兩萬元
每擴充1G 至少2000跑不掉吧?

或許有人會說,買個1G就好,把歌放在電腦裡呀~要聽啥再換
但是不是每個人都有閑功夫一天到晚在更新播放機的內容
而且如果是出遠門,又沒NB,怎麼辦?

MD就沒這個問題


相對的 要是快閃碟用成無失真壓縮 再加上高級的晶片 真的會輸MD嗎

音質可能不會輸
但是$$$$會大輸

當然不是每個人都用得到MD
但是沒必要因此把MD看扁
它還是有無可取代的優點
MD推不開 只能怪SONY腦子太硬
當初CD時代 如果他願意將MD價格普及到跟CD PLAYER差不多(貴個1~2000也可)
想必現在肯定是人手一台

SONY大概是沒料到MP3普及的速度太驚人
當它覺悟到MD市場已經推不開 開始作MP3 PLAYER也太遲了
MD失敗的原因很多 但我想最主要還是敗在便利性
早期要用1:1的速度COPY MD
後來有了Net MD(速度我忘了 也不是很快)
到最近的Hi-MD 只可惜你出來的太晚
不然1G只要兩百多實在是很吸引人
當初$ony將MD定位取代TAPE的數位錄音機,產品設計類似與TAPE系統相當,但是比TAPE提供更佳的音質、快速定點找尋、光纖傳輸,碟片保存性更佳。如果說MD因為機械結構問題較快閃碟耗電?我想這句話並不公允。

畢竟,MD技術發展十年以上了,難道$ony不會為它的電源管理作任何改進嗎?
換句話說,現行的MD機種連續運作時間長達數十小時以上,顯示$ony的用心。
光憑這一點,便可與一般MP3快閃碟一較高下了。

的確,MD 是貴許多,市場上消費音樂者仍屬學生族群居多。想當年夢想擁有一台MD是多麼困難的事情呀!現在出外工作,稍微有點閒錢,才有能力消費。當然,現在有錢的年輕人也很多,因此,為何IPOD會賣得嚇嚇叫。一台IPOD動輒也要萬把元!

有次搭捷運,看見一位仁兄提著一堆行李,又拿著一台IPOD(一代機),心中暗自竊喜,那麼大一台IPOD拿在手裡,又手忙腳亂的整理行李,覺得非常好笑,如果是MD 直接放在口袋裡,不是非常方便嗎?

IPOD,這類MP3系統操作比MD方便嗎?不盡然吧?同樣得從CD轉檔,轉檔、編輯後傳入隨身聽裡。其實花費的時間相當。如果真的要說有差別,的確,MP3隨手可得,不見得自己購買CD來轉,這一點,$onic Stage 顯然有些限制且不便。但是,仔細衡量兩者花費的時間,其實差不多啦!

唉,兩者欲一較高下的面向太多,各類論壇也吵得沸沸揚揚的。容我再提一點,就是「錄音」功能了。以IPOD為例,還需要買外接麥克風裝置才能錄音,多花一筆千元鈔,IPOD已經很大一台了,更不用說mini版的,接上專用麥克風,顯然又是龐然大物。然而,MD,如果不願意買高檔的麥克風,那麼隨便找個一、二百元的麥克風,錄音品質就已經嚇嚇叫了。

其次,若說錄音後的保存,的確,IPOD可經電腦燒成光碟,或放在電腦硬碟存放。然而,光碟、硬碟保存仍有疑慮,不時可聽見電腦硬體版裡,有人嚷嚷著光碟、硬碟掛了的字眼。MD 正因為當年設計初衷,因此,保存上沒有問題。舉一例子,我也見過有人使用TAPE錄音補習內容,每堂課換一卷帶子,從來沒有想過要轉成CD,多麻煩呀!直接用TAPE機就好啦!MD 的情況也是相同。

轉檔?如果轉成WAVE 這兩類機器差不多啦,電腦配備再高檔還是得花點時間。其次,就算轉檔功能再強大,但是哪有人有那麼多時間花在轉檔上且整理檔案,相同時間作其他更為重要的事情,不是更好嗎?我指的是一般情況而言,當然,我也不排除,有這種需要的是人士,要求更好的設備。

廢話一堆,請各位見諒了!




公司那邊錄音資料全部都是用MD保存的
十年前的資料拿出來聽一樣跟新的一樣

不過是用專用的機器錄的(類似DVD PLAYER).不是隨身聽錄的
所以不能保證隨身聽也有這種保存能力...

Kaede0430 wrote:
公司那邊錄音資料全部都是用MD保存的
十年前的資料拿出來聽一樣跟新的一樣

不過是用專用的機器錄的(類似DVD PLAYER).不是隨身聽錄的
所以不能保證隨身聽也有這種保存能力...

我手邊有我買第一台MD(1995 MZ-R3)錄的片子
R3也是隨身聽型的機器
聲音依然清晰美麗喔~

MD的規格不管隨身聽或是座機都是一樣
只要能達到相變化的居里溫度,穩定性就不用擔心
如果是CD->MD與CD->MP3
那兩個是差不多麻煩
如果都是網路抓的mp3,那當然mp3碟會方便不少

不久前買了支iAUDIO U3,花了很長的時間CD->FLAC,也是很麻煩

SonyEricsson T630/K800i iAUDIO U3 HP iPAQ 4700 Dahon MU SL ^_^
看人許多大大的回文,其實蠻感動的
想當初我也是MD愛好者之一,一台"AIWA"陪伴了我好久
不過個人感覺,台灣的市場追求新潮流的趨勢變動太大
很難有所謂的固定愛好者的支持!
我也有一台AIWA AM-F70
還壞過讀寫頭(無法寫入)
送去AIWA的特約商修還花了3000元
不過現在也是壞掉了,AIWA也老早成了sony的副牌...
SonyEricsson T630/K800i iAUDIO U3 HP iPAQ 4700 Dahon MU SL ^_^
大家好.....一直是01忠實潛水伕
看到這個題目就忍不住給他新註冊發表一下感想

大約10年前就花了25k在光華商場買下第一代可錄式md walkman
型號好像是mdz-1還是什麼的....(老了記不太清楚型號....)
私人音樂庫md片最高紀錄曾經有將近50片的庫存....
actrac-3 (是不是這麼寫?)錄音品質還真是不賴
我的老朋友目前還好好的還在辦公桌旁待命上場.......(2年沒上場過了)

md可真是好東西阿


傳說中的機皇出現了!

edwardhoy wrote:
大家好.....一直...(恕刪)
  • 2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