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Apacer HA-202 閃銀殺手隨身碟試用者分享文章索引!

1.我比較想知道的是他附的那個軟體,號稱可以把個人桌面帶著跑, 請問如果我設定好資料後,帶到外面網咖或者公司電腦,這些機器需要再安裝程式嗎?

///不需要再安裝.程式在隨身碟上///

2.承上題,可否把在不同系統試用的結果稍微分享一下.

///這就是我說太XXX地方.簡易版???有人 知道嗎?///

3.個人的桌面可以保留那些資料,這些資料如果不用這個軟體進去的話光去讀HA-202(當隨身碟的方式),可以自由存取嗎?

///可以..........失去買這一套意義.///

4.跑這程式跟不跑這程式,那台公用電腦的效能有沒有變化?變化會很大嗎?

///會變慢.直到你拔離HA-202///


5.用了這個程式介面,那台公用電腦裡的程式集裡所有的程式都能夠執行嗎?

應該說能備份檔案.但是軟體不行.也就是說備份word檔案可以.word軟體不行
程式集裡所有的程式都能夠執行
////能不能使用要看你PC有沒有相關程式.///
說實在我看到這是使用報告根本就不是測試報告...............大家不覺得嗎?
原因如下:
1 根本就是使用報告.不是測試報告.大家不覺得嗎?<這是最主要原因>

2 拆箱分解圖和疊疊樂佔了整個報告的五六成以上.我也是這樣覺得

3 廠商花錢除宣傳也希望有實際效果.這樣內容都沒有意見嗎?
3.1 宣傳意義居多.實際測試內容幾乎沒有........這是我多言

4 對於同系統.不同版本也應該要有測試...........很像都沒有?
4.1 當容量累積到80%會如何??變慢還是.......................
4.2 移除還有不盪移除..............
理論上有兩台PC應該就很多可以測試??

我只是口水.希望不要造成大家紛爭...............
有得報告實在太唬人.是誰不重要
重要是內容
希望專業網站也能出版專業東西....................
color1 wrote:
2.承上題,可否把在不同系統試用的結果稍微分享一下.

///這就是我說太XXX地方.簡易版???有人 知道嗎?///...(恕刪)


即使是完整版,它本身也不支援Windows NT架構外的系統,千萬別把包裝背後的系統支援和Taango本身的支援搞混,那只是指ha-202本身,而不是指taango本身的支援系統,我在Linux下可以很輕鬆mount到ha-202,上頭為什麼要指kernel 2.4以上那就是2.4之後對usb有相當高度的支援,所以你確定你的認知是對的嗎?不然就更明白的提出你的問題,相信這些測試員都會給一個答案.

關於插入使用和不使用taango的效能測試,我會找時間直接把數據po上.
呃~久違了我的CCIE Lab,太久沒跟您們聊天,所以主人我的手指頭會有點生疏,接下來的時間麻煩您們多多指教。。。
Rino大大你不要急.我相信你很專業
我也只是說說.其實你能構測試數據我都有..............因為是同行.但不是競爭者.
我只是絕得數字可以更專業
因為我想提案跟貴網站合作...................看樣子沒有辦法


color1 wrote:
我只是絕得數字可以更專業

你提的觀點很好,畢竟這是01第一次辦這樣的活動,我們也希望能夠越辦越好,不過如果你一開始就完整的提出你的想法,會比只說一個"唬人"還來得好,光是一句"唬人"會覺得你是來亂的。


color1 wrote:
因為是同行.但不是競爭者

帥唷~要不要考慮也拿你家的商品來辦辦活動啊,好的商品應該要更多人來使用並且分享給大家知道。
請多多點擊贊助商廣告,有贊助商的支持才有穩定的Server和快速頻寬。
color1 wrote:
Rino大大你不要急...(恕刪)


我現在回應你的,和01沒有關係,我也只是01的會員,有幸參加這次的報告.

你說的我部分同意,不過對於我來說不同的場合會有不同等級的報告.

每個人的認知不同,而且”試用報告”對我來說是試用者以使用者的角度來做出一個報告.

每個使用者的使用方式不同,測試一定也會不同,你也可以提出”如果是你,你會怎麼做?”

是不是有更不同的方式來做評測,但是不是適合在勸敗文上?

隨身碟多數使用者在乎的是什麼?咱們不談主觀的外觀,

我想大家會注意的是讀寫速度和系統的支援度,如果你覺得”拆箱分解圖和疊疊樂”是沒必要的.

那我想在某些的系統支援度的表示方式,是不是用文字就能接受呢?難道要直接看在linux下mount指令,或是在gui下可以看到隨身碟內的檔案內容才能証明對該系統有良好的支援度?

我以我那時測試的3G文來說,當時若我出動了譜頻分析儀,PO在幾GHz有什麼多少noise的干擾,我抓封包下來計算error數有多少,比例佔多少?用一堆不是一般使用者會去懂的數據圖表來包裝一個專業,我想在某些地方用這種方式不如用更接近使用者的方式來的好.

有功力或門內的工程師或使用者,簡單的數據就會知道這產品的效能如何,至於其他的他們可以自己測試,記往~~不是每個看文的人都是專門的,看外觀不看效能的人也是很多的.

報告的定位和立場不是一個唯一的”專業立場型的報告”就可以賣東西的,所以把它們混為一談?會不會有點”專業包裝化”?這次的活動定義很容易看的出來的.
呃~久違了我的CCIE Lab,太久沒跟您們聊天,所以主人我的手指頭會有點生疏,接下來的時間麻煩您們多多指教。。。
color1 wrote:
因為我想提案跟貴網站合作...................看樣子沒有辦法

你原文編輯過,剛剛沒看到這一句話,我想說說我的看法。(合不合作沒關係,立場不同想法也不一樣)

其實這一個80與20的想法

如果你是廠商的業務單位,你最希望的是什麼?

我想一定是希望短時間內商品有最大的曝光效果!

那消費者想知道什麼和關心什麼?

一定是商品外型如何?好不好用,穩不穩定..價格.....

廠商和消費者本來就是站在不同的兩端,有著不同的需求...

我想你上面所提的數據問題應該是20%的網友比較想知道的(可能還更少),那剩下的80%比較關心的是商品到底好不好用的問題,就算提出詳細的數量他還是會問你那一個比較好。

我們也常常思考這個問題,到也不是說數據是不重要的,但是01的走向是一個比較大眾化的討論區,我們如何透過一個簡單又快速的方式讓大家知道這一個東西好不好,這才是真的困難的,要扯出一堆數字很容易,但是要讓人看得懂才是困難的(當然也要找到專業的人)您是業界的人,或許每天工作就是泡在一堆隨身碟中,當然對這些數據和規範是瞭如指掌,但是這是一個公開的活動,參與的玩家各有不同的專業和背景,所以不一定完成的文章可以滿足不同的人,不過我非常肯定這次參與的網友,畢竟他們的文章都在水準以上,另外01也是從社群起家,過往的測試或分享文也是由網友自己完成的,這樣的文章價值遠比新聞稿式的報導還來的具有參考價值,這也是我們盡力維持文章客觀和多元性的方式,以上是我大概的想法,跟大家分享一下,謝謝。
我是覺得同步軟體有幾個小問題.大家都沒有測試出來.我相信是很基本.幾乎隨身碟都有問題....
1 剛插入PC USB比一般隨身碟讀取時間較長..................................
2 容量較大是用Taango比較快.還是自己copy比較快.....大家可以試試看.
3 當容量大.複製時間較長.有人會誤以為是當機.

2跟3沒有世界首富幫忙.台灣也沒有能力能改善多少??
上述問題是一般客戶購買反應.也是本公司客服人員常常碰到問題.我只是提供給大家參考
有些客戶購買第二-三天就反應.可是各位測試大大都沒有人寫??

你們覺得這些問題是專業嗎?
一般消費者應該知道罷?
20/80有關嗎?

合作事情我已經被K一頓.有人說這些測試連基本問題都沒有秀出來...............

數據是不重要的,細節最重要.要實用不用專業
01的走向是一個比較大眾化的討論區,這是一定要....................

我也非常肯定這次參與的網友,畢竟他們的文章都在水準以上,另外01也是從社群起家,過往的測試或分享文也是由網友自己完成的,這樣的文章價值遠比新聞稿式的報導還來的具有參考價值
.這是一定要.
唬人用詞不當跟大家說聲抱歉
color1 wrote:
有人說這些測試連基本問題都沒有秀出來...(恕刪)


這點又是一個認知不同的問題了,方便性和時間的取捨,

不知道你有沒有試過不使用taango的自動執行功能.

又或者在沒有taango這東西存在的情況去比較?

實際上你這樣的問題我想不是沒有人發現,我也可以明白的說.

我在測試完taango後,我整支ha-202就format掉了,因我個人的習慣不需要這個.

我也同意在有taango下並啟動自動執行時,開始的讀取的確會拖到,這也是我format掉的原因之一.

但我個人認為這很正常,畢竟這像電腦開機一樣.

二套相同的電腦系統下A和B唯一不同的是自動啟動的軟體數不同A>B,

你再說A的開機速度比B慢,這會不會有點挑毛病?

例外~一個問題在每個人的接受程度很不同,等待時間的感受也很不一樣.

那你可以解釋為什麼我在拷貝大檔時就不會覺得它像當機嗎?

其他測試員對taango有什麼程度的認知,我不曉得,那也不關我的事.

就我的認知,剛開始讀取慢很正常,誰叫自己要用taango,所以速度慢這點我能接受.

就像賣夠爽的自動執行功能,我也是取消掉的,因為不論光碟隨身碟外接硬碟,都會因為這個功能在開始的時候變慢.

有使用taango的人也有啟用自動執行的人,就會發現二者是會同步啟動的,這樣更慢了.

至於其他報告上的定位認知問題,我不想多說了,或許你真的可以用你們家的產品做一個報告出來.

用你的方式,用你的認知,用你的專業定位這樣是不是更能呈現你所想要表達的問題點呢?

只是~~適不適用在勸敗文上,就是看每個看文的人他本身的認知了.
呃~久違了我的CCIE Lab,太久沒跟您們聊天,所以主人我的手指頭會有點生疏,接下來的時間麻煩您們多多指教。。。
返台休假只有短短的幾天,
很想買個1G以上有"檔案加密"的隨身碟,
看了八成測試文章,
實在太累了(等開圖檔及不斷重複的內容),
沒注意有哪篇詳細介紹"加密過程".....(實在沒看到請勿見怪)

想知道:
1.它是將每個檔案加密(保留檔名或亂碼)?
2.在資料夾上加密,無密碼不得讀取並進入?
3.一次性將資料夾內資料加密?但無密碼可進入看到檔名?
4.能否切割分區,將磁區加密?

建議:
測試文章太多,應篩選後再張貼,
會令人覺得只是為了"獲取免費的贈品"而寫,
廣告性太強,反而會懷疑產品的可靠性.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