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

MD不死~只是逐漸老去...

不是的
不管md做的再怎麼好音質還是不會比cd好
因為md的atarc是壓縮過的
更何況還有sacd在上面壓著呢
至於md為什麼只在日本風行呢
因為sony搞自閉
sony老是不學乖,喜歡搞自閉,之前的vhs vs beta (大帶小帶)
他們的beta就是搞自閉而輸掉了這場戰爭
後來md也是,所以在其他國家就不風行了
現在他們的psp用的umd格式又跟大家不一樣
除非umd有出pc燒錄機而且不貴
不然psp要定位於隨身數位電影機是不可能的
誰要買一片spiderman 2 dvd又買一片 spiderman 2 umd?

riitei731130 wrote:
SONY是不是把所有最新技術都放在MD上呢?使MD在所有隨身聽中音質最好。

請問為什麼MD只在日本風行其他地區卻沒有。
發覺幸福於平淡生活中

riitei731130 wrote:
SONY是不是把所有最新技術都放在MD上呢?使MD在所有隨身聽中音質最好。

請問為什麼MD只在日本風行其他地區卻沒有。


MD是有許多SONY的新技術,所以也許是SONY隨身聽裡音質最好的,
但應該不是所有隨身聽裡音質最好的.

MD沒有在世界上推起來,其實是市場上競爭後的必然結果.
畢竟大多數的消費者較中意便宜又大碗的東西.


ATB wrote:
不是的
不管md做的再怎麼好音質還是不會比cd好
因為md的atarc是壓縮過的
更何況還有sacd在上面壓著呢
至於md為什麼只在日本風行呢
因為sony搞自閉
sony老是不學乖,喜歡搞自閉,之前的vhs vs beta (大帶小帶)
他們的beta就是搞自閉而輸掉了這場戰爭
後來md也是,所以在其他國家就不風行了
現在他們的psp用的umd格式又跟大家不一樣
除非umd有出pc燒錄機而且不貴
不然psp要定位於隨身數位電影機是不可能的
誰要買一片spiderman 2 dvd又買一片 spiderman 2 umd?


但是一旦sony最新 MD 支援 WAV 格式後,情況會不會改變呢?

剛好買入一台可播放 SACD 的機器,不知道是硬體不夠好,還是
聽力不夠敏銳,感覺上和播放 cd 層的效果是差不多的(都用2.0輸出),那
是否代表SACD音樂片的CD層轉成wav格式一樣有SACD的解析力?

假如出可以播放SACD的隨身聽(5.1輸出),可能不會有多少吸引力,
看5.1聲道耳機的銷售量就好了,因為耳朵只有兩支,而且
欣賞 5.1 聲道時,空間真的很重要。

kenlu wrote:

剛好買入一台可播放 SACD 的機器,不知道是硬體不夠好,還是
聽力不夠敏銳,感覺上和播放 cd 層的效果是差不多的(都用2.0輸出),那
是否代表SACD音樂片的CD層轉成wav格式一樣有SACD的解析力?


對不起,我自己沒有 SACD 播放器,但是根據我的了解,並不會保有 SACD 的解析力,
這是因為您如果用電腦的光碟機抓音軌的時候,實際上是抓到 SACD 光碟中的一般 CD
層(目前的 SACD 大多是 Hybrid 格式的),所以並不會有 SACD 的解析力。

不過也許可以用數位輸出的方式接上電腦錄音也不一定,這樣就可以保有 SACD 的解析力了。

jerrypc wrote:


kenlu wrote:

剛好買入一台可播放 SACD 的機器,不知道是硬體不夠好,還是
聽力不夠敏銳,感覺上和播放 cd 層的效果是差不多的(都用2.0輸出),那
是否代表SACD音樂片的CD層轉成wav格式一樣有SACD的解析力?


對不起,我自己沒有 SACD 播放器,但是根據我的了解,並不會保有 SACD 的解析力,
這是因為您如果用電腦的光碟機抓音軌的時候,實際上是抓到 SACD 光碟中的一般 CD
層(目前的 SACD 大多是 Hybrid 格式的),所以並不會有 SACD 的解析力。

不過也許可以用數位輸出的方式接上電腦錄音也不一定,這樣就可以保有 SACD 的解析力了。


您好!可能是我說的不夠清楚 ...
我是用可以播放SACD層的DVD Player 來與純 CD Player 讀CD層,
外接相同的AV綜擴來比較的。而把AV綜擴同樣用二聲道來輸出。
但一般而言SACD唱片的CD層幾乎都有超水準的表現。
請問sony使用ATRAC3plus在Hi-MD機器播放是否會比CD、HDD...等不同儲存媒介隨身聽音質好嗎
有一個問題大家可能還沒注意到,就是MD片子的保存期間到底可以多長?
有人十年前的MD 片到現在還可以正常讀取的嗎?
1GB 容量的片子內容會不會跟 DVD 一樣自動消失呢?
還是可以保用50年?

可以的話就可以準備把 MO 冷凍起來了...
這樣真的呆
所以改成用 “CD-ROM” 對Pc入歌
然後透過OCDB抓歌曲資料、再傳進MD
這樣就跟iTune一樣呆了拉
cosmoscross wrote:
銘機啊!
可有著老機的好味道~
現今MD也沒多少能比上它的聲音了!


是阿.....
至今在MD業界中工認音質最好的還是Sharp

手上一台Mt770....剛好是尷尬時期
買了沒多久就出了Mt880(NetMD)

不過採光纖對錄...音質比MP3傳輸好太多了.....

至於片子....我倒現在20片都用不完.....
一直重複用.....
上課要錄音時採LP4模式...一片就可以錄五個多小時了......

taisun wrote:

是阿.....
至今在MD業界中工認音質最好的還是Sharp

手上一台Mt770....剛好是尷尬時期
買了沒多久就出了Mt880(NetMD)

不過採光纖對錄...音質比MP3傳輸好太多了.....

至於片子....我倒現在20片都用不完.....
一直重複用.....
上課要錄音時採LP4模式...一片就可以錄五個多小時了......


這個標題又出現了,從我沒有帳號到有帳號.

我用的也是 MT-770,當時並沒有想要使用Net MD.
最近新購了AKG耳機K24P(是目前等級2的個人收藏).
以前用S牌 E-888,便聽出這台MD隨身聽擁有不凡的低音--以及固定程度的高頻,
不會像P牌CD機,開了XBS+,讓原有朦朧音色更混濁.

但是壓製MD片實在太麻煩了,最近又有mp3 player加入生活,
常常Sharp就在冬眠.
最近狠心把CD選了幾個代表,慢慢燒到MD裡.開始重新用AKG體驗Sharp音色.

唉,雖然現在有很多好耳機好機器(好長相)代表,每個人心目中也有好音質的定位,
但是..我聽到的聲音,真的很暴衝(汗..)(就是一瞬間體驗到所有感受).
怎麼說呢?!就像原有的認知:

一首歌唱音樂,人聲是在中間,但是距離這歌手有多遠視機器與耳機狀況不定,
鼓的High-Hat等物是在上方,有時候會偏右偏左的,通常mp3都把這個聲音壓爛.
吉他等花樣在兩旁.他們多遠,也是有不一定狀況.
大鼓在一樓,像是大廳的鎮樓擺設.
地基--是貝斯啊!!
重低音不是碰碰鼓聲就了事的,
沉穩貝斯的鋪陳,哪是一般機器耳機可以體現.

可怕的是AKG加Sharp他們做到了.
沒有一個聲音被覆蓋,比如說重低音就犧牲高頻.
人聲距離比較遠,不會像有人在耳朵旁唱歌--壓制耳朵.
還有Sharp獨特的高頻調製,不像是尖銳的玻璃杯一敲就碎,而是..
而是..

這個問題我想了最久,沒有答案.我只能說,也不圓潤啊,但就是存在.

好希望Sharp出品Hi-md.因為四極耳機有點過於偏激--雖然我也對那繁複的音場設計
相當好奇,結果身旁沒有一人使用.


  • 2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