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剛剛上班無聊算了一下LCD面板的尺吋

假設單位面積lcd成本差不多的話,依面積比去算合理價格..15"已落底的價格為基準
單位面積的解析度暫不考慮,算下去的話液晶電視要降更多囉,純算面板面積,
因為對大量生產的成熟產品而言,面板面積是影響成本最多的因素!
供各位購買lcd螢幕和電視的參考!
當然通常愈大的面板愈新量也少,也會有有比較高的價格/面積比
可是產品已經成熟大量生產的話,就會和面積比差不多,看15~22吋就知..算出來的和行情差不多
看來42"還有很大的降價空間......
對角線長度(英吋)15"19"20"22"37"42"
寬高比4:35:44:316:1016:916:9
高度(英吋)911.8691211.6618.1420.591
寬度(英吋)1214.8361618.65632.24836.606
面積(平方英吋)108176.088192217.529584.979753.754
面積比11.631.772.015.426.98
依面積比之合理價格(nt)
依現在行情
45007335796590452439031410
2007-03-26 3:34 發佈
文章關鍵字 LCD面板 尺吋
以面積算法是理想狀態而言
大尺寸面積的產品若良率低時...
則其量產成本相對會提高.
不良品的成本會分攤到良品的成本上...
所以這點應該也要考慮進去...
若LCD TV 42" 降到三萬初頭
我想又會有幾家面板廠要關門啦!!
不過42"降到三萬初頭...倒是我這種重度影音者的福音呀....
不良率的確要考慮,不過通常,大尺吋的解析度/單位面積,比較低,所以單位面積的不良率比較低吧,不過尺吋加大之後,有壞點的機率就提高很多,所以大尺寸的不良率比較高是沒錯..

不過面板不良的話可以割成小尺吋的..或是大小混和切割(不知可不可以)
但是必須要考慮到要生產更大的面板,就必須要投資新的機台而新的機台都會更大
因此也就必須蓋更大的廠房也需要更大的土地,相對的人事成本自然也要提高
不可能用舊的機台生產大尺寸的面板,搞不好一片素玻璃只能切割一片,這樣會有太多餘料,不符成本
所以LCD產業是賺多少就必須投資多少的一種產業
PS:以現在7.5代線的玻璃大約可以切割8片32"、6片42",而一片這麼大的玻璃約要三萬的成本喔~~
餘料不能切成小尺吋繼續賣嗎?
我不是從事lcd產業,不知是否可以這樣?

shunglee wrote:
餘料不能切成小尺吋繼...(恕刪)


很難再利用
agree, can't just use area to calculate $.
yield rate is worse in larger panel.

peanpean wrote:
以面積算法是理想狀態...(恕刪)
37" 實機已經跌破 24390 這個數字了

愛買的 iMiro 37" 3/30~4/19 要賣 22896 ...

有人買嗎 ;) 有人買就不會從 24990 → 23990 → 22990 了吧 .....

也看過 42" Powervision LCD TV 賣 39990

買嗎?看過畫質就不會想買了
行至水窮處,與人云亦云。〔薪水是零元,還活得下去〕。
通常來講面板廠的餘料是指在切割站切割基板玻璃時所剩下的切邊,至於有瑕疵的片子,通常都是送到該廠的解析室去解析發生故障的原因,通常在那邊都會被切成小塊放入顯微鏡下觀察了,所以之後都會被當成廢料回收,所以當然不會有切割再利用的事情發生(因為機台作業尺寸及大小也是固定)。

至於大尺寸良率高還是小尺寸,這方面其實也要看生產數量跟產線而定;大面板有專屬的通病,小面板也是。
簡單就是一種幸福,幸福也許只是簡單

shunglee wrote:
餘料不能切成小尺吋繼續賣嗎?
我不是從事lcd產業,不知是否可以這樣?


又不是切豆腐....唉~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