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DAT有沒有做隨身聽版本?

抱歉問題很驢~

DAT不是錄音表現最強的規格嗎~ 那它有沒有做隨身聽版本? 不然怎麼帶出去錄?
2006-01-21 18:30 發佈
文章關鍵字 DAT 版本
我有看過DAT的隨身聽機種,但不含錄音功能
其實現在的Hi-MD有"無壓縮格式"這個選項
錄起來的檔案和CD音質的流量一樣
已經很不錯了
有DAT隨身聽也要有原版DAT帶子才會有好音質
把CD轉成DAT就像把MP3轉成WAV一樣不濟
謝謝大家熱情回應,我還有疑問:


1.DAT錄音品質勝過MD,但為何會較MD更小眾呢? 網路有篇報導說DAT是讓Sony金字招牌蒙塵的投資之一(蒙塵投資還包括Beta錄影機及哥倫比亞電影公司),但DAT的CP值不是很高嗎? 怎麼會這麼慘呢? 慘到幾乎連知名度都沒有? 還有為何SONY要宣布停產DAT? 怎不堅持下去? 這代表DAT正式玩完了嗎?



2.DAT的卡帶最長可錄多久? DAT隨身聽一台又在多少價位範圍呢? 現在還有辦法買到全新品嗎?
DAT不是因為品質問題而慘敗,當年在玩錄音帶時對這產品有特別注意,那時還考慮是買大盤式錄音機還是DAT,結果後來作罷,一台DAT最少四萬元,帶子也很貴,規格再高也難敵預算,那時錄音座有牌子的3~5K,高檔一點玻璃磁頭的8K,三磁頭的一萬多,大盤式錄音座(都只有中古但都很少用)都在一萬到兩萬之間,而那時CD也正開始流行,PHILPS的戰鬥機種5K左右,歐洲知名大廠的1BIT也是40~50K,當時的SONY在音響界並不是屬高檔之流,而且DAT資源很有限,自然推不動,最後也轉戰資訊電腦業,打算取代磁帶備份機,但很快被燒錄器打敗,也是價格問題,SONY有很多好產品都是敗在這方面
moby1215 wrote:
謝謝大家熱情回應,我還有疑問:
1.DAT錄音品質勝過MD,但為何會較MD更小眾呢? 網路有篇報導說DAT是讓Sony金字招牌蒙塵的投資之一(蒙塵投資還包括Beta錄影機及哥倫比亞電影公司),但DAT的CP值不是很高嗎? 怎麼會這麼慘呢? 慘到幾乎連知名度都沒有? 還有為何SONY要宣布停產DAT? 怎不堅持下去? 這代表DAT正式玩完了嗎?

雖然DAT品質好
但別忘了它仍然是接觸性的磁帶產品
會損耗
而且讀取須有循序性,無法像MD/光碟一樣要聽哪首就聽哪首
保存也是和傳統錄音帶一樣不容易

當然價格也是一個重要因素
但是我當初沒買是因為磁帶保存/播放這個考量而沒買的
moby1215 wrote:
1.DAT錄音品質勝過MD,但為何會較MD更小眾呢? 網路有篇報導說DAT是讓Sony金字招牌蒙塵的投資之一(蒙塵投資還包括Beta錄影機及哥倫比亞電影公司),但DAT的CP值不是很高嗎? 怎麼會這麼慘呢? 慘到幾乎連知名度都沒有? 還有為何SONY要宣布停產DAT? 怎不堅持下去? 這代表DAT正式玩完了嗎?


DAT 的 CP 如果高的話,那現在普及的可能就不是 CD 了......
DAT 採磁帶記錄方式,除了 Randolph 提到的接觸耗損外,保存不易也是問題之一,放久很容易發霉....。

2.DAT的卡帶最長可錄多久? DAT隨身聽一台又在多少價位範圍呢? 現在還有辦法買到全新品嗎?


我記額最長好像可到 120 分鐘.....(有錯誤請指正)
而且讀取須有循序性,無法像MD/光碟一樣要聽哪首就聽哪首
保存也是和傳統錄音帶一樣不容易

我記得它也有快尋功能,可以錄八個音軌,也可以錄兩音軌來增加四倍時間,不過這些在當年都已經失去優勢,現在要翻身是更難


DAT 的 CP 如果高的話,那現在普及的可能就不是 CD 了......
DAT 採磁帶記錄方式,除了 Randolph 提到的接觸耗損外,保存不易也是問題之一,放久很容易發霉....。


這是最大致命傷,也是因此被淡化出市場的最大原因,連SONY的PM都很難辯駁的問題

前一陣子還在外國網拍看到,隨身DAT PLAYER+DAT錄音座+幾十卷帶子,不到一萬元,差點衝動想下標,還好改買MD兩台,一台可錄音的放在家裡,一台純播放放在車上,MD的錄音品質真是棒,尤其用數位光纖來轉錄MP3,音質已非常可以接受,價格又便宜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