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後新家打算使用智能家居,電燈、開關、人體傳感器、感應器、智能插頭這些。
看了網上的資訊還是無法分辨到底哪個牌子好,因各都有優缺點的文章。
目前考慮UniFi 的UDM +AP兩入 或是 TP-Link Deco X75 三入。
請有經驗的大家給個意見,謝謝~
a6314756 wrote:
之後新家打算使用智能...(恕刪)
可以考慮SCR50AXE + NWA50AX
雲端網管平台,不用整套也可以用。
又不貴
網友透天開箱
以apple tv或homepod mini為中樞
用AQARA為主要裝置
家裡拉零線
開關用陸版86*86面板規格
淘寶找120轉86面板找18元一個的
AQARA包含智能家居了
美版的AQARA也不錯 但是貴 而且目前沒空調伴侶P3
陸版就隨意買
網路設備基本整屋mesh就可以了
如果你有考慮UNIFI PROTECT那就unifi
不然以現在的mesh都很穩定
個人推
Mikrotik的rb5009加NWA50AX
如果以synology surveillance station當主要監視系統
用wireguard延遲比用QC快是在能接受範圍內
門禁系統用AQARA 門鈴G4搭配她家的智能門鎖....就可以達到用iphone看誰來然後自動開門
unifi只能綁定在自家的生態圈...如果支援homekit泛用性就另當別論了
jaisonlian13 wrote:
可以考慮SCR50AXE...(恕刪)
可以裝商用設備UINIFI或ZYXEL等穩定應該比較好吧,又可以裝在天花板不占空間
https://www.zyxel.com/tw/zh/products/wireless/802-11ax-wifi-6-dual-radio-poe-access-point-nwa50ax-pro
適用於小型企業的Multi-gig WiFi 6無線網路基地台
Zyxel NWA50AX PRO
AX3000 雙頻 Multi-gig PoE WiFi6 無線基地台
https://tw.store.ui.com/collections/unifi-network-wireless/products/unifi-ap-6-lite
Access Point U6 Lite 輕巧型無線基地台
支援各種安裝方式且造型精簡的雙頻 Wi-Fi 6 無線 AP
產品特色:
5 GHz 支援 WI-FI 6 規格,2.4GHz 支援 WI-FI4 規格
高達 1.5Gbps 的高速聯網
針對壁掛或吸頂式安裝的最佳化天線設計
1 個 GbE RJ45 網路埠
可使用對應 UAP nanoHD 的保護彩飾殻及安裝架
https://www.tp-link.com/tw/business-networking/ceiling-mount-ap/eap610/#specifications
EAP610 V2.20
超高速 Wi-Fi 6: 同時提供 574 Mbps(2.4 GHz)和 1201 Mbps (5 GHz) 共 1775 Mbps Wi-Fi 速度。†
高效率 Wi-Fi 6: 連接更多設備,享受更快速度。
集中化管理: 雲端存取和 Omada app 提供超便利和簡易管理。
無縫漫遊: 就算用戶四處走動也不影響影片串流和語音通話的品質。§
Omada Mesh:基地台之間無線連接,延伸訊號範圍且擺放更加彈性。§
支援 PoE+ 受電: 支援乙太網路供電 (802.3at) 、DC 變壓器(包裝內附)或被動 PoE 供電,彈性的選擇安裝方式。
簡練的外觀設計: Φ160 mm × 33.6 mm 優雅的圓形設計,適合多種場合擺放。
安全的訪客網路: 提供多種驗證選項 (SMS/Facebook Wi-Fi/ Voucher...等) 以及豐富的無線加密技術。§
蔡x翰想你1235monkey猴子
Unifi、Zyxel nebula系列、Fortinet AP、Aruba....之類的AP才是王道
然後依照不同類型的裝置設定不同的SSID
例如:
智能家居一個獨立的SSID,例如Home-IOT
開2.4G就好,除了影音設備會用到5G,其他幾乎都是2.4G
頻寬設定20MHz,設定單WPA2加密,開啟Multicast/IGMP,關閉MU-MIMO/快速漫遊
然後,再開一個專門吃舊WiFi規格的舊設備,5G訊號的SSID,例如Home-Old5G
頻寬設定80MHz,設定單WPA2加密,開啟Multicast/IGMP,關閉MU-MIMO/快速漫遊
最後,才是專門給新設備用的SSID,2.4G/5G訊號混用,但會自動跳5G訊號
(如果AP夠密,可以考慮單開5G訊號漫遊就好,如果AP不夠密,5G死角多,還是得靠2.4G)
SSID名稱設定為Home-New,頻寬設定80MHz,設定單WPA3加密,關閉Multicast
基本上,依照不同類型的裝置連線到不同等級的SSID,裝置連線就會很穩定
為什麼要這麼麻煩?因為WiFi規格是很混亂的
像是WPA2跟WPA3,舊設備跟IOT通常只吃WPA2,所以絕對不要用WPA2/WPA3通吃設定
以及,知道現在所有設備吃2.4G訊號時,依然是吃WiFi4-802.11n規格嗎?
因此,WiFi6 AP的2.4G訊號所謂的802.11ax的大頻寬彷彿虛設,更別說未來WiFi7 be規格
如果有設備連線到WiFi6 AP的2.4G,狀態是顯示WiFi6 AX,尤其是影音設備,麻煩分享
既然那些ITO都是用舊WiFi規格,自然就不要跟新的設備混連線,才會有最大效率跟穩定性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