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光世代期間,因為住家社區有電信機房可供中華電信放置設備,所以FTTB方案出來沒幾個月就體驗到光纖到大樓的快感。直到10年前,搬入新社區有FTTH光纖到府後,速度不斷地飆升。但人不追求那速度後(沒有在p2p這些有的沒的),也就沒什麼要求了。 60MB, 100MB到現在的1000MB,似乎也用不太到,就停在300MB,直到最近一年才升速到500MB。

升500MB當天,有線和全屋通安裝測試有跑500MB,安裝的工程師也說,我這設備可以了,其實也不需要全屋通,就再也沒有去思考其他問題。還約略記得當天被他笑那一整排的Cat 8線是在爽自己的。
其實一直覺得網路不是很順,尤其在房屋的對角。最近一個月來,發現連在最近的廳內,都會延遲,小惡魔作祟下,就看了一下分享器,過程也考慮過很多方案,但人一懶就不想搞太多東西,因此就想說買一個Wifi 6 mesh的路由器。

(身為Netgear20年老用家,謝謝你帶給我的回憶)
最初,我覺得Netgear R8000應該只是Wifi不夠力,所以一直專注在AP這一塊,但為了進可攻、退可守,我還是選擇了不用花太多錢的Wifi路由器,看東看西最後選了Linksys MX4200,不是天花板等級,也沒有太過時。
最初,裝上去時先設定了AP模式,讓Netgear R8000負責路由的工作,還可以再戰個幾年。沒想到,一切設定好後測速所得到的數值,真的是掉下巴了。堂堂500MB上下載的頻寬,給我跑出如此拉肚子的數值,我真是中華電信的好客戶,頻寬都沒在使用。

這期間我也是了使用CAT來測試有線,這才發現原來問題不是在 Wifi的規格太老,而是路由器真的老了。後來,我將Linksys MX4200改成路由器模式,並且直接跟中華電信的數據機連結,直接就跑出了正常一點的數字。這時候我才知道,這下Netgear真的要再見了。
下面是Linksys MX4200的表現,還有進步空間,但已經很接近完美。我認為時間的關係,頻寬的使用率應該比較高,造成upload沒有很漂亮,加上牆內的現仍是建商提供的CAT5e,所以,能有這數字也心滿意足。改天手賤再來將牆內的線拉掉換成CAT7,應該會提升一點穩定度。

所以呢,如果已經升級到300~500MB甚至1000MB的朋友,請務必先回頭看一下,你的路由器、Wifi有沒有太過時,否則物理限制下,你有再大的頻寬也是頻頸。
這邊分享一下,錢都跑到沒用的地方是怎樣的畫面,一整排的CAT 8。這邊可以準備換一條DC線給Linksys,讓他吃更好的電源。
